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网络团体心理治疗”和“电话热线”远程心理危机干预方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心理危机干预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雅安地区设置的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医学隔离观察点抽取208名正在接受医学隔离观察的人员,按隔离点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网络团体心理治疗”和“热线电话干预”对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比较干预效果。 结果 数据显示“网络团体心理治疗”组的焦虑减分在干预1周后及2周后均要高于“电话热线”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网络团体心理治疗”组的抑郁减分与“电话热线”组在干预1周及2周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9,P=0.07)。结论 “网络团体心理治疗”在新冠肺炎医学观察隔离者心理危机干预中改善焦虑效果优于电话热线干预,改善抑郁效果与电话热线心理危机干预相当。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晚期癌症安宁疗护患者采取心理危机干预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间100例晚期癌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安宁疗护)和观察组(在安宁疗护基础上采取心理危机干预),各50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74.00%,(P<0.05);观察组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问卷(Minnesota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MLHF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癌症晚期患者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可以使患者积极地面对死亡,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新冠肺炎流行期开展分级分类心理危机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入2020年1月-2020年4月间疫情影响人员187名,对其进行分级分类心理危机干预,对比干预前后其心理状态与睡眠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疫情影响人员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干预前,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为疫情影响人员采取分级分类心理危机干预可以缓解焦虑、抑郁心理,改善其睡眠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危机干预护理在晚期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期间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癌症患者进行研究,时间(2021.6~2024.6),研究对象人数:78例,平均分为两个小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安宁疗护,观察组(n=39)接受心理危机干预护理,对照组(n=39)接受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7.43%,显然高于对照组79.48%,P<0.05。结论:在晚期癌症患者接受安宁疗护期间,对其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护理可以使患者的负面心理得到有效的改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心理危机干预护理的应用具有较高的价值与作用。
简介:[摘要] 医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既有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共性趋势,又有其职业定向的个性特征,心理健康问题堪忧。而心理危机应对是积极响应十九大健康中国战略中打造和谐向上社会心态的重要环节,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颁布。在新冠疫情期间,医学生面对学习过程呈现出紧张焦虑的情绪,借助“医教家”应对模式,探索高校医生生心理健康服务的全新方向,立体化、专业化应对医学生心理危机。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护理风险防范与危机管理模式。方法:选择医院急诊科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规范化护理风险和危机管理模式,对比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风险事件病情评估失误1例、发生2.86%,对照组病情评估失误、医疗操作失误6例,发生率17.14%,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7.14%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急诊由于病情发生突然进展迅速,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加强急诊急救患者治疗研究,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显著价值。但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易导致护理风险发生。采用规范化护理风险管理以及危机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急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使患者更加满意急救护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