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探究不同浓度、不同速率对下肢CT静脉血管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1.5速率的选择14例患者,2.0速率的选择14例患者,2.5速率的选择14例患者;造影剂浓度1:5的选择14例患者,造影剂浓度1:6的选择14例患者,造影剂浓度1:8的选择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低速率血管造影剂浓度低,可能导致血管内造影剂分布不均,影响图像质量,易误诊,因此,合适的注射速率对于提高图像质量至关重要。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发现2.5mI/s的注射速率在各组中均能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而且2.5速率患者能耐受,故选用2.5速率;1:5造影剂用量大,1:8浓度低,故选用1:6的造影剂浓度;延迟扫描,没有延时扫描造影剂混合不均,易造成误诊,延时以后造影剂混合均匀,误诊率低,故应加上延时扫描。结论: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1:6的造影剂浓度,2.5的速率,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同时,对于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 应结合临床病史和其他影像学检查手段进行综合判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简介: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要求,各地在7月1日前必须公布低价药地方清单。随着这一期限的到来,各地低价药推行迎来井喷期。6月9日,湖北、河南、上海等地相继公布了各自制定的低价药清单,使之成为低价药问世以来政策出台最为集中的一天。’近几个月低价药政策紧锣密鼓推进:4月中旬,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对低价药品的部门协作、价格管理、采购、储备等政策提出了总体设计,随后配套政策相继面世;4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针对价格管理发布了《关于改进低价药品价格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取消低价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改为控制低价药品的日均费用;6月初,国家卫生计生委针对采购办法发布了《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采购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立医院进行分类采购。这些政策的出台在业界掀起不小波澜。那么,上述低价药政策在历史上是否曾经出现过?这些政策又是如何演变成现在这种设计的?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可以分为3个阶段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