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患者术后舒适技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方法对45例脊柱侧弯进行胸椎侧弯畸形后路内定矫形+植骨融合矫形术的患者在术后出现疼痛时运用舒适护理采取的满意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进行脊柱侧弯截骨矫形内固定手术,术后经治疗和护理伤口愈合良好出院。结论患者术后大多存在不舒适的感觉,通过责任护士与患者的沟通以及观察患者的表情和行为,再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可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达到最佳状态或减低不愉快的程度,引导并协助患者学会控制疼痛和减轻疼痛,增强信念,树立信心,从而尽快地解除疼痛。给患者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是我们医护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促使我们护理的责任心更加浓厚,高度体现了护理技术的价值所在。

  • 标签: 特发性脊柱侧弯,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针灸辅助治疗特发性突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特发性突聋病患14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病患84名,女病患65名,所有病患均为单耳发病,平均年龄为(32.5±6.3)岁。所有病患均符合该疾病相关治疗标准,排除其他器官器质性病变可能性。对所有患者予以基础药物联合针灸治疗,分析治疗后,患者的听力提升以及不良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对比,患者的平均听力有所提升,治疗总有效率为85.91%.结论利用常规药物联合中医针灸治疗特发性突聋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 标签: 中医针灸 特发性突聋 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是个免疫相关性疾病,西医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以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主,然而治疗过程中可能会面临治疗抵抗、疾病复发以及免疫抑制剂相关的不良反应。随着对IMN的认识不断深化,中医治疗IMN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综述中医对IMN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中医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 标签: 特发性膜性肾病 中医 病因病机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GnRHa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纳入2020年8月-2021年8月于我院妇科门诊诊断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儿30例,给予GnRHa治疗后分析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不同时段,大部分患儿生长发育指标有明显差异且激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少部分患儿疗效不佳。结论:GnRHa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儿大部分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儿性激素水平,改善预期成年身高,患儿用药安全性较高(未有严重不良反应)。

  • 标签: GnRHa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性激素水平
  • 简介:摘要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是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文章针对临床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研究,从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大方面分析了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研究进展,从而形成了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治疗情况的深刻认识,旨在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青少年 特发性脊柱侧凸 治疗
  • 简介:摘要:特发性矮小的病因目前暂不明确,临床中仍是排外性诊断,国内外广泛认为特发性矮小是多基因病。传统上,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GH - IGF-I)轴是生长中最重要的信号通路,该轴的缺陷可引起特发性矮小,最近的研究表明,许多因素独立于生长激素IGF-1系统调节生长板。本文介绍了4个基因CYP26C1、ACAN、ANKRD11、rs11205277、将有助对特发性矮小的理解及指导治疗。

  • 标签: 特发性矮小 基因突变 对生长激素反应 
  • 简介:摘要鼻出血并非独立的疾病只是一种临床特征,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急诊之一。出血部位大部分均来自鼻中隔前下部little氏区,有文献统计有42.7%-95%(kernan氏)。因该处由丰富的血管构成,且血管位置表浅,血管周围缺乏结缔组织收缩的缘故。鼻出血原因极为复杂,分别为全身和局部两大因素,但临床上经常遇见反复小量鼻出血患者,病史或长或短,经常在体力或智力劳动时,情绪波动出现,出血均来自little氏区,检查时发现该区粘膜不光滑、充血、血管扩张,结薄膜或血痂、轻度糜烂等改变,全身系统检查、化验检查和局部检查均无明显的异常改变。这类患者约占全部鼻出血患者的16%-26%,为“特发性鼻出血”或“习惯性鼻出血”。

  • 标签: 鼻中隔黏膜剥离术 特发性鼻出血 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美能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88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通过美能片治疗,对照组通过地氯雷他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发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理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能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更理想,不良反应也能得到控制,可推广于后续工作中。

  • 标签: 美能片 地氯雷他定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患有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依照患者前来我院的就诊序号将其划分为两个小组。对比并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纤维蛋白原(FIB)、24h尿蛋白定量(U-TP)、血小板(PLT)、D-二聚体(D-D)、血浆白蛋白(ALB)、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T)的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小板、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的水平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下降明显,血浆白蛋白上升明显,同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的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都要比对照组有明显的好转,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两个数值在两组的治疗对比中其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有助于患者的气虚血瘀证治疗,并且该方法效果明显且安全有效。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特发性膜性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患有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依照患者前来我院的就诊序号将其划分为两个小组。对比并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纤维蛋白原(FIB)、24h尿蛋白定量(U-TP)、血小板(PLT)、D-二聚体(D-D)、血浆白蛋白(ALB)、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T)的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小板、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的水平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下降明显,血浆白蛋白上升明显,同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的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都要比对照组有明显的好转,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两个数值在两组的治疗对比中其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有助于患者的气虚血瘀证治疗,并且该方法效果明显且安全有效。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特发性膜性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平肝熄风止颤针刺法治疗特发性震颤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20例特发性震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10例)和观察组(n=10例)。对照组为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平肝熄风止颤针刺法。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情况、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0.00%(P<0.05)。观察组出现眩晕、心率减慢、反应迟钝、血压降低的总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0.00%(P<0.05)。结论:采用平肝熄风止颤针刺法治疗特发性震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较少,利于稳固患者生命安全,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平肝熄风止颤针刺法 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 特发性震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脊柱侧弯又称为脊柱侧凸,是一种发病机理尚不明确的脊柱三维畸形,特发性脊柱侧弯是其中较为特殊、常见的一种,发生在10岁至骨骺闭合前的青春期的被称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虽然治疗方式较多,但多数患者及其家属更倾向于保守治疗,以手法治疗为典型代表。本文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发病情况入手,总结手法治疗现状,旨在为此类患者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手法治疗 现状分析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的疗效,以进一步指导相关临床工作。方法对34例IVT患者进行RFCA治疗,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LVT)采用激动标测的方法或起搏标测与最早QRS波相结合的方法标测靶点;对右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采用起搏标测的方法标测靶点,标测靶点后放电消融。结果34例患者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时均诱发出室性心动过速。30例治疗成功,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4例失败,4例随访期间复发,再次RFCA治疗成功。结论RFCA能够根治IVT,成功率高、安全,可作为治疗IVT首选方法。

  • 标签: 心动过速 室性 导管消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特发性肺大泡综合征不同诊断方式的影像特征以及鉴别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所有的特发性肺大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25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和CT扫描,分析不同检查方式的影像特征。结果:两种扫描方式的影像学特征相似,25例患者的影像特征以单肺或双肺无纹理圆形透亮区表现为主,且两种扫描方式出现概率为100.00%;此外,大部分患者的病灶范围超过了胸腔的2/3,且周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炎症表现,同时没有明显的肺部疾患基础;肺泡表现为巨大囊泡状,一部分患者能够可看到条状分隔影;部分患者能在肺大泡边缘观察到萎陷的肺组织。结论:本次研究所使用的两种扫描方式,最终图像影像特征相似,为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可以联合两种方式进行检查,从而最大限度的为临床提供可靠有效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特发性肺大泡综合征 影像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特发性室性早搏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5.7~2016.2收治的11例特发性室性早搏患者,均行射频消融治疗,探讨其效果。结果72.7%右室流出道为室早起源,9.1%为左室流出道;射频消融成功率为81.8%,2例失败原因为心外膜PVB。结论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早搏效果优良,术后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 标签: 射频消融 特发性室性早搏 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0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