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通讯作者张倩(197710-),女,汉族,籍贯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职务及职称主治医师,从事专业医学影像诊断。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多发骨髓瘤(MM)的X线平片、CT及MRI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对MM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骨髓穿刺或临床证实的29例MM的X线平片、CT及MRI表现。结果29例MM中,X线平片阴性4例,CT阴性2例,其余病例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及骨质破坏。结论MM的X线平片、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临床、影像、实验室与病理相结合可显著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骨质破坏 X线平片 CT MRI
  • 简介:小儿多发抽动症(Tourette’ssyndrome,TS),是指以运动性抽动和(或)发声性抽动为特征的一类神经精神疾病[1]。临床表现为反复、快速、非节律性的刻板动作或发声,如眨眼、咧嘴、扭颈、耸肩、鼓肚、撅臀、跺脚以及喉中不自主怪声等,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时期,通常在5~10岁最为多见,男孩多于女孩。本病的原因尚不明确,有学者认为可能与神经生化代谢[2]及遗传、精神、环境等因素[3]有关,并与患儿的体质有极强的相关性。中医认为不同年龄的群体具有不同的体质类型和体质特征[4],抽动症的发病可能与某类型体质的小儿有一定的相关性。多发抽动症成人的发病率远低于儿童,其原因可能在于成人与小儿的体质基础不同,一些临床研究结果亦提示本病与小儿体质有相关性[5]。我们在临证治疗小儿多发抽动症过程中“,因质制宜”,取得了满意临床疗效,现将其辨治思路分析如下。

  • 标签: 小儿体质 多发性抽动症 “因质制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多发抽动症的主要特征是突然的、不自主的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眨眼、搐鼻、努嘴、面部肌肉抽动作怪相、摇头、耸肩、喉中作响、秽语、踢腿蹬足、腹部鼓缩等症状。多发生于2—12岁儿童,有文献报道男孩发病率较女孩高出3倍。近年来多发抽动症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本病病程长,症状时轻时重,易于反复,治疗较困难,对患儿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李宝珍老师业医30余年,是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先后师从王士相和李少川两位儿科大家,尽得其传。

  • 标签: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中医药疗法 李宝珍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多发骨髓瘤的临床特征及比较不同化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MM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化疗方案及疗效评价。结果:30例MM患者以骨痛为首发症状的有21例,其中腰骶痛最多见,误诊6例,误诊率达20%;实验室检查:贫血25例,白细胞减少7例,血小板减少4例,肾功能不全9例,尿蛋白阳性12例,尿本周蛋白阳性8例,化疗3个疗程后白细胞及血色素较前明显升高,肌酐较前显著降低;30例骨髓检查均提示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浆细胞1.5%-55.5%,均有原、幼浆细胞及浆细胞形态异常。21例X线提示有异常改变,部位主要在颅骨、肋骨及骨盆等。治疗以VAD、TD+亚砷酸、MP等化疗方案为主,各种方案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MM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首诊常以骨痛、贫血及肾损害等为主,不同化疗方案比较无显著差异,宜进一步增加样本含量明确疗效差异。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临床特征 化疗 疗效分析
  • 简介:依据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五脏的生理病理特点及其与疾病的关系,从肝、脾、心、肺、肾五脏功能失调角度探讨小儿多发抽动症的病因病机、临床辨证特点,并依据不同症状,归纳遣方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五脏辨证 辨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多发颅内动脉瘤外科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共外科治疗23例多发颅内动脉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及术式进行分析。结果23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15例得到随访,随访期限8个月~4年,平均17个月。按GOS评分标准进行评估,恢复良好9例,轻残3例,重残2例,死亡1例。3例术中蛛网膜下腔粘连严重,脑脊液释放少,术中脑组织牵拉较重,术后脑组织肿胀给予去骨瓣减压。3例术后3~9个月发生脑积水,给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论多发颅内动脉瘤需要谨慎对待,采取适当的手术方式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多发性颅内动脉瘤 外科治疗 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