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搏动性耳鸣是指因为患者的头部、颈部、血管或其他器官结构发生异常而导致形成非正常性的异常声音,且异常声音能够通过耳部周围的邻近组织而传到患者内耳,从而使患者耳部能够感觉到拥有一定节律性的声音,临床上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搏动性耳鸣。搏动性耳鸣在临床中拥有较高的发病率,根据相关资料报道称,在临床中所有类型的耳鸣患者中搏动性耳鸣患者约占4%-5%左右。搏动性耳鸣大多数与血管有关,耳鸣节律与血管搏动节律一致,统称之为血管性搏动性耳鸣,依据血管类型可以分为静脉性搏动耳鸣和动脉性搏动耳鸣两种。最近几年,相关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一个导致静脉性搏动性耳鸣的重要原因就是体内的乙状窦发生相关病变。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搏动性耳鸣病例被首次提出后,随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报道了搏动性耳鸣患者通过介入治疗而成功的病例;也有相关文献指出,临床中所有搏动性耳鸣患者中,约有21%-25%的患者是因为乙状窦发生相关病变而导致的。目前临床中仍未明确有关搏动性耳鸣的致病机制,因此,针对乙状窦相关性搏动性耳鸣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也没有统一的共识和标准。在此,探讨因乙状窦发生相关病变而导致的搏动性耳鸣的相关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及意义,同时,对改善搏动性耳鸣患者的预后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人性化护理在产房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名产妇视为研究主体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60名;对照组产妇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实行人性化护理,对比2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房产妇分娩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良好,能明显缩短各产程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产后2h出血量;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癫痫的病理机制及治疗方式,分析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的有效性。方法:2023年2月-2024年4月开展研究,从医院神经内科现有病例信息中遴选出50份,且以上信息的诊疗结果均为癫痫,结合随机原则对信息予以组别匹配,研究组、对照组为该研究内执行比较的组别,组内对应的治疗措施分为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常规治疗,评估可见临床指标、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经治疗后对癫痫发作情况的缓解作用,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研究组经治疗后体征状况达标的总例数及统计占比,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有效减少了癫痫患者的发作次数及单次持续时间,对于体征恢复有一定作用。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癫痫选择药物及认知功能训练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本院收治的小儿癫痫患儿,收集时间段为2020年1月-2020年12月。计算机随机建档法分为两组,各30例。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单独使用奥卡西平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左乙拉西坦治疗,对比不同用药方案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GFAP、S-100β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小儿癫痫选择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联合用药方案,相比单独使用奥卡西平可提升治疗有效性,并能降低神经系统损伤,用药安全性理想,值得借鉴及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中老年癫痫患者的疗效与认知。方法 针对院内2019年2月-2020年12月治疗的72例神经内科符合中老年癫痫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缓释片对患者开展治疗,治疗组通过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左乙拉西坦片对患者开展治疗,比对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通过三个月的治疗及随访,治疗组病患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较小。结论 神经内科中老年癫痫病临床体现较为复杂,且可多种类型同时存在,通过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左乙拉西坦片方法对患者开展治疗,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对认知能力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广泛运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