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由于电视教材的真实性、直观性和可重复性,受到形态学教学的青睐。我们自己制作了名为“组织学系列电视教材”的电视教学片,并将其作为教学媒体引入组胚的实习教学,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观察到使用本电视教材提高了教学质量,优化了组胚教学。具体做法是:首先通过显微摄像录制为素材带,然后由电教中心进行编辑,制作了名为《组织学系列电视教材,实习教材》的电视片。约380分钟,共17集,每集约20~25分钟。上课开始15分钟内先播放实习内容与示教,课时结束前播放小结与检测。由于我们用于制作电视教材的切片标本与学生观察的标本完全相同,真实而直观地反映了学生观察的镜下所见,利于学生在镜下寻找和判断,提高了学生独立观察切片的能力。电视教材上的示教,减轻了教员的重复工作量。与其它电视教材相比具有以下优点:①增加了超微结构部分;②增加了小结部分;③增加了检测部分;①利用电视技术的负效果加了立体感。本电视教材在我校三个年级和其它学校应用以来,受到学员好评,问卷调查显示:73.3%的学员认为电视教材能最真实地反映镜下结构383.3%的学员认为电视教材对指导他们看片的帮助最大;65.5%的学员认为如实习时教员完全不讲解,他们最依赖的教学媒体是电视教材。
简介:随着成人教育事业的不断开展,越来越多的只受过中等教育或高中毕业后就从事医务工作的人员再走进医药院校进行提高。如何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搞好教学,是一个值得摸索和重视的问题。与本科生比,这一群体普遍具有年龄偏大、基础参差不齐和记忆力差的特点。但由于他们都有一定的工作经历,以实际工作和提高的需要出发再来学习,因此他们格外珍惜学习机会,勤奋好学,且他们的理解力较强。据此,我们在教学中除了讲清基本概念和重点问题外,还格外注意指导他们的学习方法,教会他们如何记忆。如:1.归类记忆法:将具有共性和规律的结构归为一类,可达以点代面、举一反三的效果。如所有分泌蛋白质的细胞、分泌类固醇激素的细胞、具有吞噬消化功能的细胞等。2.对比记忆法: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如微绒毛和纤毛、胶原纤维、肌纤维和神经纤维,通过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点,使概念清晰、印象深刻。3.推理记忆法:根据一些细胞或组织的功能,分析推断其结构特点。如浆细胞的功能是分泌抗体,因此它肯定具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H.E染色时,其胞质就嗜碱性呈紫兰色。这样避免了死记硬背,使死板的形态课变活了,容易记住。4.排除记法;在实验课中适当运用排除法辨认一些不易分清的结构?
简介:围绕如何培养学员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运用专业外语的能力方面,我们除注重理论课和实习课外,还特别注重第二课堂的活动。目的是在有限的教学时程内,使学员既能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又能使上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有讲座,组织学制作技术,组胚知识竞赛和翻译英文论著。知识竞赛由学员组队参加,最后评出集体和个人1,2,3等奖。知识竞赛的题目涉及到组胚学各个知识点,专业英语等,甚至包括教员从本讲过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通过组胚知识竞赛,帮助学员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对组胚学习的兴趣,对全面深入的掌握组胚知识有很大帮助。第二课堂的翻译论文活动,提高了学员的专业英语水平,在教员指导下已发表论文摘译10余篇。通过组织学制片技术,培训了学员的动手能力。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发现了一些掌握组胚知识坚实的学员,他们中一些人因此而选择了终身从事组胚专业的道路。调查显示,最受学生欢迎的第二课堂活动是知识竞赛,其次是组织学制片技术。在丰富多采的第三课堂活动中,学员的科研能力得到提高,而且丰富了知识,拓宽了眼界,提高了专业英语水平,达到培养人才的预期目的。
简介:目的探讨Ⅰ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一次性大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Ⅰ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结果一般情况观察:大鼠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明显。体重:实验组在1、2、4、8、12周和对照组同期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内1、2、4、8、12周两两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尾静脉血糖:实验组在1、2、4、8、12周和对照组同期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诱导前与1、2、4、8、12周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腹腔一次大剂量注射STZ(55mg/kg)可以严重损伤胰岛,引起与Ⅰ型糖尿病相似的症状。
简介:近年来,胃肠激素对生长发育和肿瘤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探讨人胎结肠及直肠内胰多肽(PP)、生长抑素(SS)免疫反应细胞的个体发育及两种细胞的相互关系.本实验收集9~28wk因故中止妊娠人胎33例,取结肠、直肠组织,Bouin液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制成4μm厚的连续切片.取相邻切片按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法分别显示PP-、SS-IR细胞.结果显示,9~11wk人胎结肠及直肠内可见PP-IR细胞,单个分散于尚未分化完全的绒毛及肠腺上皮;18~25wk结肠内PP-IR细胞数量有所增加,直肠内PP-IR细胞数量未见明显变化;26wk后结肠及直肠内PP-IR细胞均明显减少.SS-IR细胞分散存在于9~11wk胎儿结肠早期绒毛上皮中,数量较多,11wk直肠内也可见;结肠及直肠在15~26wk时各胎龄组SS-IR细胞数量无明显增减,26wk后明显减少.与结肠相比,直肠中PP-IR细胞数量略少,而SS-IR细胞较多.将各时期胎儿结肠及直肠的PP-、SS-IR细胞(以有核阳性细胞数/视野)进行计数,表明PP-IR细胞数目比SS-IR细胞稍多.胎期结肠及直肠的SS-及PP-IR细胞有多种形态,有开放型,也有闭合型.PP-IR细胞胞体略小且免疫染色强度稍弱.两种细胞多单个分布,少数聚集成群.细胞发出突起伸至肠腔、腺腔或邻近细胞.主要分布于绒毛及肠腺上皮,偶见位于固有层.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法未见这两种免疫反应物质共存在于同一细胞内.结果提示,人胎结肠及直肠内PP-IR细胞和SS-IR细胞随胎儿的发育而发生变化,PP和SS分别表达于两种细胞.
简介:目的使用NADH—TR染色探讨家兔屈伸趾肌群在增龄过程中肌纤维型的改变。方法健康家兔24只,根据家兔年龄段划分为:幼年组(4周)、青年组(12月)、中年组(24月)、老年组(36月)共4个组。取肌腹中部横切片作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四唑氧化还原酶(NADH—TR)染色。结果4周组能分辨出Ⅰ、ⅡA和ⅡB三型肌纤维;36月龄组的Ⅱ型肌纤维尤其是ⅡB型肌纤维构成比减少,Ⅰ型肌纤维呈增加趋势,出现小角化肌纤维和肌纤维类聚现象。结论随着增龄家兔骨骼肌三型肌纤维的分布逐渐改变,骨骼肌萎缩以Ⅱ型肌纤维为主。
简介: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优势在于能得到极为清晰美观的组织形态,其中修复待检测物质的抗原性(抗原修复)是一个关键步骤。抗原修复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染色结果。用pH值6.0的枸橼酸(柠檬酸)缓冲液进行微波修复或高压修复目前使用最广,是国内外绝大多数实验室的首选方法。该方法能有效修复大多数物质的抗原性,得到阳性强、结果美观的图像,重复性好,颇受广大实验工作者的欢迎。但经过长期实践和总结发现枸橼酸缓冲液用于抗原修复有一个比较隐蔽的缺陷:它能使某些膜受体的阳性分布区域向细胞质内扩大。比如NMDA-R2A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脑内的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免疫电镜显示它应当分布在神经细胞的突触后膜上。但使用枸橼酸缓冲液对大鼠中脑石蜡切片进行抗原修复后,阳性结果分布于神经细胞的整个胞质(图113);这与NMI)A-R2A的实际分布有明显出入。由于细胞质阳性的图像比较美观,并且这种阳性的成因也有解释的余地,因此常常被实验人员误认为是正常的。我们尝试了其它一些修复方法,综合比较后认为乙二胺四乙酸(EDTA)溶液对于NMDA-R2A这类膜受体的检测是一种更好的抗原修复液,并对其使用方法和效果探讨如下。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水杨酸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43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将所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水杨酸软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水杨酸软膏联合中药内服外敷进行治疗,治疗一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IL-2、IL-8、NO、NOS、TNF-α含量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TNF-α、IL-8和IL-2、NO、NOS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TNF-α、IL-8和IL-2、NO、NOS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血清TNF-α、IL-8、NO、NOS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2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35%VS67.45%)(P〈0.05)。结论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取水杨酸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的提高患者血清IL-2水平,并减低患者血清中IL-8、NO、NOS、TNF-α含量,提高治疗安全性,有利于患者病情快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