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脑电图(EEG)检查在病毒脑炎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50例病毒脑炎的病人进行EEG检查及跟踪观察。结果:250例患者中EEG诊断界限28例,轻度异常58例,中度异常128例,重度异常40例。EEG大多为弥慢性异常。其中有44例在弥漫性异常的基础上出现局灶性改变,临床伴有抽风发作者EEG出现尖波,棘波,尖棘慢综合波等改变(异常率占90.40%)与其他文献报道相符合。结论:EEG检查对病毒脑炎的诊断治疗及病情转归,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

  • 标签: 脑电图 发热 病毒性脑炎
  • 简介:患者,王××,男性,48岁,患者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恶寒、头痛、腰痛,在当地医院按流行性出血热治疗,症状有所缓解。1天前无明显诱因症状加重,意识不清,故而来我院治疗。查颅脑CT正常,查脑电图为“α型意识障碍脑电图”。实验室检查血常规:EBC7.7×10~9%,N70%,L20%,

  • 标签: 脑电图 病毒性脑炎 诱因 颅脑CT 恶寒 意识不清
  • 简介:目的:探讨病毒脑炎(病脑)患者脑电图(EEG)与临床及CT之间的关系。方法:将临床确诊的62例病脑患者进行EEG与CT检查,对其EEG异常的阳性率、异常程度与病程、临床表现、CT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发病10天以内EEG中、重度异常39例(78.0%),与10天以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EEG可表现三种形式:以弥漫性异常为主(51.5%);弥漫性异常伴局灶慢波(32.3%);局灶性异常(16.2%)。EEG与CT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EEG检查对病脑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动态观察病情、判断预后有重大意义。CT不能取代EEG。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EEG CT
  • 简介:目的:观察病毒脑炎病人的脑地形图特点及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自2005年2月至2009年3月间对收治资料齐全以儿童为主的53例病毒脑炎进行BEAM首次描记及追踪观察。结果:53例中轻度异常17例(32%)中度异常24例(45%),重度异常12例(23%)。发病3~5天内阳性率57%,6~8天阳性率88%。BEAM首次描记时间在一周后阳性率及异常程度最高。结论:病毒脑炎BEAM改变总体表现以广泛不规则高功率0频带为主,混有部分高功率6及杂乱波为主。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病毒性脑炎 临床表现
  • 简介:病毒亚急性海绵状脑病是少见病,国外报导较多,我国自80年代初报告第一例至今为止,文献报导尚不足30例,但对脑电图的连续观察国内尚无专文报导,作者在96—97年在日本川崎医科大学研修期间曾遇到本病一例,并做了脑电图连续观察,其

  • 标签: 病毒性 动态脑电图 海绵状 亚急性 脑病 周期性
  • 简介:信息技术应用在管理过程中,充分体现了GLP管理思想,保证产生的研究资料全息性,真实、完整、可靠,不易消除,可追朔性和多重关联性,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药物非临床研究过程和研究资料的证据价值,也可独立进行资料的证据性校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传统的管理方法具有优越性.

  • 标签: GLP 信息系统 美FDA ICH 非临床研究 计算机信息
  • 简介:大鼠经口灌服双氟哌酸三个月,40与200mg/kg/d组未见明显毒性反应,体重增长超过对照组;血细胞学与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650mg/kg/d组的动物食欲下降,甚至拒食,体重减轻,试验过程中2只(2/20)动物死亡。血常规与血化学检查14/16出现肝功异常。死亡与存活动物可见胃壁细胞,主细胞消失,表现为胃萎缩,肝细胞增大、细胞疏松,睾丸出现不同程

  • 标签: 长期毒性试验 主细胞 大鼠 化学检查 毒性反应 经口
  • 简介:本文报告了速效咽喉灵冲剂小鼠急性毒性和大鼠60天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速效咽喉灵冲剂对小鼠灌胃给药的LD50>120g/kg/天;大鼠60天长期毒性试验对动物一般状况、体重增长、外周血象、肝肾功能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等未见明显毒性

  • 标签: 速效咽喉灵冲剂 急性毒性 长期毒性
  • 简介:1胆乐胶囊能有效地抑制饮食致豚鼠体内结石形成,并能明显降低动物体内游离胆红素和胆固醇含量。2能明显抑制由二甲苯致炎后的小鼠耳肿胀。中和高剂量组其肿胀抑制率均大于50%,并具量效关系。3对2,4-二硝基酚所致家兔发热具有明显解热作用

  • 标签: 胆乐胶囊 工业研究 最大耐受量 药效 毒性 肿胀抑制率
  • 简介:(一)急性毒性:小鼠口服4g/kg,腹腔注射1g/kg;大鼠口服2g/kg,观察一周均未见动物死亡。(二)长期毒性:大鼠、狗连续口服不同剂量的药物6~8月,饮食、活动等均未见异常,肝、肾功能,血象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病理组织检查,无药物性病变。(三)三致毒性:致畸试验阳性,88mg/kg与利福平相似出现胚胎毒性

  • 标签: 毒性研究 利福喷丁 长期毒性 大鼠 急性毒性 致畸试验
  • 简介:目的:覌察止痒胶囊长期给药对Beagle犬产生的毒性反应.方法:止痒胶囊内容物825、157、30mg·kg-1口服给药30天,及停药后15天检查一般状况、血象常规、血液生化、心电图、主要脏器体重比及其病理改变;结果:157、825mg·kg-1用药30天可使肾皮质出现不同程度灶性脓肿改变;825mg·Kg-1另伴有灶性肾小管委缩,但停药15天后均恢复.结论:30mg·kg-1为安全剂量,157mg·kg-1以上剂量为中毒剂量;但停药后均可恢复.

  • 标签: 止痒胶囊 長期毒性 BEAGLE犬
  • 简介: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是第三代吡酮酸类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的特点。急性毒性:小鼠和大鼠口服LD50大于5000mg/kg。小鼠静注和肌注给药的LD50分别为223.88mg/kg和大于1000mg/kg。亚急性毒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环丙沙星3个剂量组(100、250和500mg/kg/天)和溶剂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每天口服一次,共给药2月结果表明环丙沙星各组的给药初期摄水量均高于对照组,雄鼠250和500mg/kg组体重增长

  • 标签: 亚急性毒性 肌注给药 大鼠 溶剂对照组 抗菌药物 酮酸
  • 简介:肝病冲剂系由十味中药组方创制的新方剂型,具有扶正祛邪,疏肝解郁等功效,临床应用于病毒肝炎已获满意疗效,为此,我们对肝病冲剂的利胆作用进行了探讨。1.急性利胆试验:麻醉下大鼠胆道插管,引流并收集胆汁;另插胃管分别给药。肝病冲剂0.5,1.0g/100g,鹅去氧胆酸0.01g/100g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给药前后胆汁分泌

  • 标签: 利胆作用 毒性研究 鹅去氧胆酸 胆汁分泌 疏肝解郁 中药组方
  • 简介:蒲公英消痔栓系我院老中医经验方,由蒲公英等十一味中药组成,临床用于治疗各型痔疮及肛肠疾病,均有良好效果。本文对其药理及毒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一、抗炎作用选用wistar大鼠,连续给药四天,以10%鸡蛋清0.1ml足趾致炎,比较其致炎前后大鼠足趾的厚度,结果表明:药物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

  • 标签: 消痔栓 肛肠疾病 经验方 毒性研究 大鼠 抑制作用
  • 简介:作者对狗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萘丁美酮毒性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口服40mg/kg/d和20mg/kg/d的动物,其行为、精神状况、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及血液学、生化等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但160mg/kg/d和80mg/kg/d的动物出现明显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刺激症状,有的甚至出现溃疡、出血、穿孔死亡。故向临床上提供参考剂量为成人每日1g。

  • 标签: 萘丁美酮 溃疡 出血 穿孔 胃肠刺激
  • 简介:检查心电图是新药犬长期毒性试验中必需指标,清醒状态下检测,经常出现不规律的心率不齐,T波倒置,低平,双向,R波电压变化等,按人临床诊断方法应为异常,但这是犬的生物学特性所致,非病理改变.

  • 标签: 心电图 生物学特性 心电图检测 长期毒性实验 药物
  • 简介:噻苯咪唑(Thiabenzole,TBZ)是一种广谱驱虫药和抗真菌药,能抑制多种霉菌的生长繁殖。青岛海洋大学于国内首次合成本品,旨在作为水果保鲜剂。本文观察其急性毒性,皮肤粘膜的刺激和过敏反应。1.急性毒性LACA种小白鼠,一次性灌胃TBZ,以简化机率单位法计得LD50为2677.8±285.3mg/kg。2.皮肤刺激试验采用斑贴法,将10%,15%,20%的TBZ软膏分别敷贴在完整

  • 标签: 急性毒性 过敏试验 简化机率单位法 噻苯咪唑 皮肤刺激 斑贴法
  • 简介:目的:考察SeV18^+hFGF2/d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仙台病毒载体)的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Wistar大鼠,120只,雌性各半,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剂量为1×10^8、4×10^8及4×10^9CIU·kg-1的SeV18^+hFGF2/dF和磷酸盐缓冲液.肌肉注射给药,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4天,停药后继续观察4周.本报告总结了给药后对大鼠生理、生化、脏器病理指标的影响,检测了给药后动物抗体的产生情况.结果:反复给药后对动物的生理观察指标未见影响;对动物的血清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血液学指标检测可见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GB)、红细胞压积(HCT)降低,淋巴细胞百分数(L)增高,网织红细胞计数(Ret)增高等;胸腺和脾脏的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增大,但各脏器组织结构未见与给药相关的异常改变.反复给药后动物可产生抗体,抗体可中和病毒的活性.结论:大鼠对SeV18^+hFGF2/dF肌肉注射给药耐受性良好.

  • 标签: SeV18+hFGF2/dF 基因治疗 安全性 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