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持久的缺血而坏死。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血液白细胞增多、心肌酶增高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甚至发生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严重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发生于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时。多无明显诱因,常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生,部分病人可因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用力排便、寒冷刺激等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死亡时间多在发病后的短时间内。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绵阳市院前急救指挥调度系统使用在提高急性心肌梗塞急救水平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期间,绵阳市120指挥调度中心安装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前后2年内受理的市民呼救急性心肌梗塞疾病信息。记录两组指挥调度效能——派车时间、现场送院时间、医院处置转归和患者二次转院例数等。结果使用急救指挥调度系统后派车时间、到达现场时间、医院处置转归都得到了明显改善,院前死亡率明显下降,急性心肌梗塞治愈、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急救指挥调度系统服务体系对于提升接处警的效率、提高急性心肌梗塞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及优化急救资源、规范院前急救流程以及实现信息共享有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急诊早期救治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6-2011年间收治的9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其中,男性50例,年龄在45-78岁之间,女性48例,年龄在48-86岁之间,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98例患者中,观察组53例,显效29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0.6%,对照组45例,显效24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7.8%。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帮助较大。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急诊早期救治的过程中,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老年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012收治的89例急性心肌梗塞老年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就诊情况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患者为家属送至我院就诊,观察组53例患者由医务人员进行急救护理后送至我院就诊,观察两组患者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生命体征变化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死亡率1.9%(1/53),并发症发生率9.4%(5/53),住院时间29.3±6.5d,对照组死亡率3%(3/36),并发症发生率22.2%(8/36),住院时间43.7±5.4d,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科学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能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hs-CRP与心肌梗塞的关系,评价心肌梗塞、不稳定心绞痛患者hs-CRP的检查结果,为心肌梗塞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塞患者44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49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同时随机抽取此阶段45例使用冠状动脉造影后证实无冠心病的患者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均检查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且患者均给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心肌梗塞组患者hs-CRP为14.72±5.13mg/l,明显高于不稳定心绞痛组、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三组患者的hs-CRP差别更明显,对比差异为P<0.0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检测hs-CRP可以更敏感地反映患者的疾病类型,有助于疾病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