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真菌细胞壁(1-3)-β-D葡聚糖体外检测的影响因素。方法实验组将白色假丝酵母菌分别用正常血浆、无热原蒸馏水、0.9%的生理盐水、0.02%两性霉素B生理盐水和0.75%氟康唑生理盐水稀释为0.05麦氏单位(含白色假丝酵母菌1×107CFU/ml),对照组将上述各液稀释100倍,采用免疫沉淀试验(G试验)检测其10次(1-3)-β-D葡聚糖含量,并进行体外培养,以此探讨生理盐水、抗真菌药物对(1-3)-β-D葡聚糖体外检测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中,正常血浆葡聚糖含量为(92.5±14.2)ug/L,蒸馏水组含量为(94.5±15.2)ug/L,生理盐水组含量为为(93.6±14.8)ug/L,两性霉素B组含量为(95.5±16.2)ug/L,氟康唑组(97.3±16.8)ug/L,经统计检验组内结果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中正常血浆含量为(6.8土2.7)ug/L,蒸馏水组含量为(6.1±2.4)ug/L,生理盐水组含量为为(7.3±2.0)ug/L,两性霉素B含量为(6.8±2.5)ug/L,氟康唑组(6.7±2.8)ug/L,经统计检验组内间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体外真菌细胞壁(1-3)-β-D葡聚糖含量变化与液体介质无关,与真菌治疗药物无关,与真菌数量密切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7月—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61例提示早期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为对象。根据检测结果分为观察组(根据细菌培养鉴定深部真菌感染结果为阳性,219例),对照组(根据细菌培养鉴定深部真菌感染结果为阴性,242例)。采用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对患者血清中(1-3)-β-D葡聚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中(1-3)-β-D葡聚糖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有利于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便于对患者病情进行监测,对疾病的预后进行判断及科学用药。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1-3)-β-D葡聚糖(Gtest)联合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test)检测在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我院190例高度怀疑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临床诊断组90例和非感染组100例,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血分别进行G试验和GM试验检测,统计G试验、GM试验以及G试验联合GM试验对两组研究对象真菌阳性检出率、检测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分析(1-3)-β-D葡萄糖(Gtest)联合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test)检测在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结果G试验和GM试验单独检测对临床诊断组研究对象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8.9%和66.7%,没有明显差异(P>0.05);G试验和GM试验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1.1%,明显高于G试验和GM试验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试验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8.9%和80.0%,GM试验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6.7%和82.0%;两组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G试验和GM试验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1%和66.0%,明显高于G试验和GM试验单独检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β-D葡聚糖(Gtest)联合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test)检测在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检测敏感性,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IV-1患者金标法检测的S/CO值的大小以及WB条带是否与HIV-1患者病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根据CD4细胞数目对HIV-1患者病程进行分组,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版)的检测方法和要求,对云南地区514例HIV抗体ELISA标本采用WB进行确认。结果514例HIV患者根据CD4细胞数分为三组,CD4≤200组238例;200<CD4≤350组129例;CD4>350组147例,S/CO值在1-6和>10的出现率随着CD4细胞数目的增加呈递减趋势,S/CO值在1-6的出现率随着CD4细胞数目的增加呈递增趋势。WB检测结果显示,evn带型中gp160、gp120、gp41和pol带型中p66、p51和p31出现率约大于90%,提示evn带型和pol带型的出现率不受HIV-1病程的影响。然而,HIV不同病程的gag中p55、p39和p17带型的出现率随着CD4数目的增加呈递增趋势。结论S/CO值越高,HIV的阳性确诊的准确率越高。WB带型中gag中p55、p39和p17带型的出现率受到机体免疫力的影响,且两者呈正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不同病程高频特发性耳鸣采用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方法的选择,并对耳鸣患者做长期的医疗效果访问。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对比的探究方法,将本院收治的216例患有耳鸣的患者依据患病时间的长短分为三组,即急性期组、慢性期组和亚急性期组,对三组的耳鸣患者均随机的采取三种药物医治方法中的一种进行医治,即血栓通+地塞米松+红花黄色素,红花黄色素+血栓通,血栓通。整个医治过程21天。医治过程中分别于三个时间点对三组患者的治愈情况以及临床治疗信息进行初步的研究。结果医治结束以后,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急性期为70.0%(49/70),亚急性期为54.2%(39/72),慢性期为56.8%(42/74)。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针对不同病程高频特发性耳鸣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的医治作用各有不同,采用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可以代为辅助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行为干预对糖尿病病程及预后的影响,为建立糖尿病社区规范化管理方案提供可行性建议。方法调查对象本镇内1个中心、6个服务站的Ⅱ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社区干预类试验的研究方法。通过健康指导,在药物治疗控制血糖的同时,社区行为干预改变饮食和行为习惯,对比对患者血糖、血脂控制情况,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病程愈后的影响。结果患者在接受行为干预后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干预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吸烟、饮酒、甜食及高脂饮食四项参数不良行为明显改善。结论行为干预是一项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治疗手段。糖尿病患者通过社区行为干预,改变了过去的行为习惯和就医模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效控制糖尿病的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医药费的支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方面均具有深远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内分泌腺瘤(MEN)1型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结合文献总结我院收治的3例MEN1型的诊治经验。结果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现甲状旁腺瘤、垂体瘤、胰岛细胞瘤等,3例患者均诊断为MEN1型,应予以手术切除肿瘤。结论MEN1型的诊断主要依赖相应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提高疗效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目前MEN1型的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痹祺胶囊水提取物对成骨细胞MC3T3-E1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体外培养成骨细胞MC3T3-E1,分为对照组及痹祺胶囊水提取物(0.125,0.25,0.5,1,2,4g·L-1)干预组,48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2)培养MC3T3-E1细胞,分为对照组及痹祺胶囊水提取物(0.25,0.5,1g·L-1)干预组,48h后,用RT-PCR检测骨形成蛋白-2(BMP-2)mRNA,骨钙素(OC)mRNA以及碱性磷酸酶(ALP)mRNA表达。结果(1)痹祺胶囊水提取物各干预组MC3T3-E1细胞的OD值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2)痹祺胶囊水提取物0.5g·L-1组的BMP-2mRNA,ALPmRNA和OCmRNA表达均明显增强,痹祺胶囊水提取物0.25g·L-1组的ALPmRNA和痹祺胶囊水提取物1g·L-1组的OCmRNA表达也明显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痹祺胶囊水提取物可促进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通过上调BMP-2mRNA,ALPmRNA和OCmRNA的表达,也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产后意外妊娠妇女的避孕状况,探讨产后避孕失败的原因及减少意外妊娠的对策。方法对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宜宾县妇幼保健院门诊216例产后1年内意外妊娠要求终止妊娠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不同年龄段、是否采取避孕措施、是否哺乳、是否接受专业的避孕知识宣教的意外妊娠率各组中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产后一年意外妊娠与职业、经济收入、文化程度无显著集中趋势(P>0.05)。结论不避孕或使用效果不稳定的避孕方法,是导致妇女产后1年内意外妊娠的主要原因;加强生殖健康、避孕知识宣教,使用正确的避孕方法减少意外妊娠发生。
简介:hemolysinoligomer支持B-1a房间和CD25的表示的增长,它房间激活是指示的,在B-1a房间上。当单体没能导致这些效果时,oligomer导致的CD86的upregulation为B7家庭的B7-2成员显示出它的选择偏爱。oligomer导致了CXCR3的表示,当单体导致了CXCL4的表示时,与B房间激活联系了,强大的angiostaticchemokine。在结论,我们发现了房间由表示CXCL4回答了到apoptogenic单体的那B-1a,而immunogen的oligomerization导致了CXCR3向激活转移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