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7-17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7期
  • 机构:在常规血液检查中葡萄糖值常常被忽视,但葡萄糖值可以对是否患有Ⅱ型糖尿病的风险提供参考。在临床实践中检测葡萄糖时,大多数情况下临床医生不知道病人什么时候吃的最后一餐,这就产生了随机血糖(RBG)值。当前的医疗政策不支持使用随机血糖值作为糖尿病的筛选试验。“但是他们应该使用随机血糖值。”研究者MichaelBowen说。有关内容发表在《临床内分泌学与代谢杂志》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定简化OGTT试验(两点)与传统OGTT试验(五点)结果对血糖异常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我院141例疑有血糖异常而无明显糖尿病症状的患者,均进行OGTT试验五点血糖检测,均用西门子生化仪检测血糖。将结果汇总进行两点与五点数据的比较。结果对本次141例患者的OGTT试验血糖水平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传统五点血糖的诊断标准,正常者6例,占4.26%,异常者135例,占95.74%,其中糖耐量异常者75例,占53.19%,糖尿病者60例,占42.55%。结论对于疑有血糖异常而无明显糖尿病症状的患者,建议行传统OGTT五次血糖检测,尽量避免漏诊,以便及早预防、治疗、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OGTT试验 血糖值 糖耐量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末梢静脉血常规检验检测结果差异的相关问题。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就诊的132例患者,分别抽取患者的末梢静脉,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对相关血液进行检测,分析静脉与末梢血常规检查之间的结果。结果分别比较132例患者的末梢静脉,判断两者的WBC、RBC、PLT、HGB水平等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h后,PLT下降,WBC、RBC、HGB三者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梢静脉在进行血液检验的结果存在差异,并且末梢的稳定性低于静脉,因此临床开展血常规检验时,需要多抽取静脉进行检查。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 对照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指尖静脉血糖检测中应用即时检验(PoCT)血糖仪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接收的糖尿病患者共49例,抽取指尖静脉进行PoCT血糖检测,同时选择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葡萄糖的水平,对两个部位的血糖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静脉标本血糖测定明显低于指尖标本,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明显低于静脉标本,指尖血糖测定明显高于生化分析仪,差异显著(P<0.05)。指尖标本偏倚程度小于静脉,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PoCT血糖仪对指尖静脉标本进行血糖检测结果均较准确,且指尖标本检测结果偏移度小更符合实际。

  • 标签: 静脉全血血糖 指尖血 即时检验血糖仪 偏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即时检验血糖仪指尖和静脉血糖检验结果。方法将2014年3月—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诊断、治疗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检测,实验组采用指尖采血检测,比较两组不同方法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血糖检测指标为(9.92±5.04)mmol/L,对照组血糖检测指标为(9.42±4.37)mmol/L,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偏倚率为-1.5%,对照组偏倚率为-13.9%,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即时检验血糖仪指尖和静脉检测血糖都能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即时检验血糖仪指尖指标更符合要求,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即时检验血糖仪 指尖 静脉全血 血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即时检验血糖仪检测静脉及指尖测量血糖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8例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糖尿病患者,分别采集静脉和指尖,用生化分析仪和POCT血糖仪检测血糖,观察测定结果。结果生化分析仪与全标本PCOT血糖仪两部位检测结果比对均为负偏倚,均未大于20%。指尖血糖平均偏倚程度比静脉血糖偏倚高(P<0.05)。结论即时检验血糖仪血样无论是静脉还是指尖均可采用,但后者血样的血糖监测结果与血浆葡萄糖更接近。

  • 标签: 指尖血 静脉全血 即时检验血糖仪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末梢静脉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方法对我院此次收治的200例患者,同时采用静脉(试验组)和末梢(对照组)两种方法进行血液采集,并进行血常规检测。结果经过血液分析仪的检测之后,两组的检测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对照组的检测结果要明显小于试验组,而对照组的平均CV要明显大于试验组的CV,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稳定性低于试验组。结论在进行血常规进行检测时,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其的检测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然而对患者进行静脉的采集,检测结果会更加的精准,因此,在临床上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时,要尽量采集患者的静脉

  • 标签: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血常规检验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可提供许多重要信息,是临床医学检验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

  • 标签: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常规检验中末梢静脉的检测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月收治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的214例患者,所有门诊病人都同时进行静脉、末梢的血常规检验,并对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种检测方法下中间细胞水平的对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而末梢组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均比静脉高,血小板比静脉组低,差异性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末梢相比,静脉血常规检测结果和真实情况基本相符,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因此,可作为体检血常规采集血样的主要方法。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与末梢对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在院病人,患者的静脉和末梢同时采集,测定血常规的结果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所得数据,对比分析静脉和末梢测得的血常规的差异。结果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与末梢血常规结果显示,两组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色素(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H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等8个参数结果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静脉与末梢对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不大,但采用静脉检验有时更明显。

  • 标签: 血液分析仪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HCG联合静脉HCG比值在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腹腔内出血就诊的患者101例,其中异位妊娠95例,宫内妊娠合并卵巢破裂6例。所有患者同时采集静脉、抽取后穹窿穿刺液同时查血HCG,确定腹腔HCG与静脉HCG比值(RPhcg/Vhcg)。采用ROC曲线确定RPhcg/Vhcg诊断异位妊娠的临界,评估RPhcg/Vhcg诊断异位妊娠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结果异位妊娠RPhcg/Vhcg的最佳临界为0.91,以RPhcg/Vhcg>0.91为诊断标准,特异度为100%,灵敏度为95.79%。结论RPhcg/Vhcg对异位妊娠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异位妊娠 腹腔 静脉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快速末梢血糖检测、传统静脉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我院11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实施快速末梢血糖检测、传统静脉检测,并观察其检测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7.65±0.59)mmol/L,略低于观察组的(7.67±0.61)mmol/L;对照组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10.14±0.28)mmol/L,略低于观察组(10.16±0.31)mmol/L,但是两组比较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快速末梢血糖检测、传统静脉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结果无显著差异,因此快速末梢血糖检测可从一定程度上替代传统的静脉检测。

  • 标签: 传统静脉血糖检测 快速末梢血糖检测 糖尿病 检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末梢静脉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作用比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进行血常规检验患者116例,对照组50例,采用末梢检验,研究组66例,采用静脉检验,观察并对比两种检验结果。结果与研究组比较,对照组WBC、Hb和RBC较高,PLT较低,经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MXD经统计学分析,P>0.05。即刻、1h、3h、6hPLT和MXD经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与末梢相比,静脉的检验结果更加准确,且能进行重复检测,临床应用范围广。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末梢血 静脉血 临床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原环境下末梢静脉血常规结果之间的差异。方法选取健康藏族居民190例,采集其末梢静脉标本,分别于采集后0h,8h,24h,48h以及72h开展血液检测。结果采集后立即开展检测时,末梢静脉之间的血常规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末梢静脉具有高度相关性;采集后48h的MCHC、MCV以及采集后72h的MCV、MCHC、HCT、MCH、PLT结果和立即检查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各时段RBC、WBC、HGB结果和立即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由于高原环境较为特殊,因此末梢检查结果可能存在误差,因此应以静脉检查为主,同时为了使血液检测结果更为准确,应在采集后48h内开展检测。

  • 标签: 血常规 高原环境 静脉血 末梢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末梢静脉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差异。方法选择于我院体检的受检者,随机分组,A组采集其末梢、B组采集其静脉,于2h内使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结果两组受检血样中除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外各项指标比较均存在差异(P<0.05),末梢的稳定性显著低于静脉,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建议临床上应尽量采取静脉进行血常规检验。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末梢血 静脉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末梢静脉在血常规检验中的结果差异。方法选择90例血常规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集末梢静脉,采集后对结果进行评定和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WBC、RBC、HGB、PLT等各项指标分析,乙组的各项指标低于甲组,数据资料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查中末梢静脉采血对结果影响小,末梢的检查指标不如静脉准确,因此建议在分析阶段选择静脉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 检查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新生儿末梢预稀释和静脉血常规中主要指标WBC、RBC、HGB、HCT、PLT等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方法取我院150例新生儿科住院患者,年龄O~7天,每人在同一时间内采集其朱梢静脉;用CD-3700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测定。结果生儿末梢静脉中的HBC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O.O01),RBC、HCT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差异无显著性(P>O.05)。结论末梢并不能完全反映全身循环血液的真实情况,因此如果遇到疑问时,最好进行静脉采血复查,以免造成误诊。

  • 标签: 新生儿 末梢血预稀释 静脉血 血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末梢预稀释模式、全模式以及静脉检测血常规地应用效果予以分析比较,为其临床准确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常规体检的180例体检者,并将其根据检方式平均分为3组,A组体检者采取末梢稀释模式进行检测,B组体检者采取全模式进行检测,C组体检者采取静脉进行检测,对三组体检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RBC、PLT、WBC以及HB比较,末梢预稀释与静脉相比差异明显,末梢模式与预稀释模式相比差异明显。结论在血常规检测中,采取末梢进行血检,其检测结果易受到的影响,静脉检测结果准确性较高,可多次重复检测,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广泛推广。

  • 标签: 末梢血预稀释 全血模式 静脉血 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