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前馈控制干预新生儿护理管理,并探究其在降低新生儿护理风险中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新生儿室于2016年9月—2018年5月接收的新生儿患者2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归入前馈控制干预护理组(实验组)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对照组),对比两新生儿患者在被护理期间的风险发生率。结果前馈控制护理干预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人数114例,占比87.69%,对照组患儿家属持满意态度的103例,占比79.23%明显低于实验组的满意率,差异有统计意义。护理期间,实验组患儿共有溢奶误吸2例,脐部感染1例,医源性感染0例,臀红1例,风险事故率为3.08%,对照组患儿共有溢奶误吸6例,脐部感染3例,医源性感染1例,臀红5例,风险事故率11.54%,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馈控制干预新生儿护理可以显著降低事故发生率,高效地进行风险控制,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保障护理质量和患儿安全。推荐应用于临床。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胰腺癌采用第二代双源CT双能扫描模式行影像学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9月—2018年4月,于我院确诊的胰腺癌患者选取16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双源CT双能扫描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后处理后获得碘图图像、非线性融合图像、线性融合图像、单能谱120kev图像、单能谱100kev图像、单能谱80kev图像、单能谱60kev图像,对100kVp原始图像和以上图像的对比噪声比、肿瘤/胰腺实质强化灶以及胰腺实质肿瘤CT差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组间对比噪声比值、肿瘤/胰腺实质强化灶、胰腺实质肿瘤CT差值对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第二代双源CT双能扫描胰腺癌能衍生多种序列,在胰腺癌诊断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房室结双径路文氏现象的心电图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入的诊断房室结双径路相关文氏现象患者27例,分析对比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资料。结果检查结果中顺向型23例,逆向型4例,顺向型主导节律有窦性心律18例,房性异位心律5例。PR间期最大增量变化在0.14~0.39(0.21±0.07)s,快径路顺传PR间期变化在0.15~0.24(0.17±0.06)s,慢径路变化在,0.31~0.63(0.44±0.08)s。逆向型主导节律有右室起搏心律2例以及房室交界性逸搏心律2例,RP间期的最大增量变化在0.19~0.23(0.23±0.04)s,快径路逆传的RP间期0.11~0.17(0.15±0.03)s,慢径路逆传的RP间期0.31~0.56(0.44±0.07)s,4例患者心电图均出现单个心室回波,其中有1例不伴RP间期跳跃式延长,其机制为激动经慢径路发生文氏型逆传,随后诱发快慢型AVNRT。结论房室结双径路心电图变化性极强,但是,大部分房室结双径路通过推理性分析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对小儿腹泻患者采用思密达联合金双歧的方式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本院近年来共收治小儿腹泻患者172例,采用随机平均分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在保持基础治疗的基础之上,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思密达联合金双歧的方式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思密达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的差异。结果在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思密达联合金双歧的方式进行治疗之后,其总有效率为93.0%,而在对对照组患者运用思密达进行治疗之后,其总有效率为74.4%。两组患者所取得的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采用思密达联合金双歧的方式对小儿腹泻患者实施治疗,其治疗过程的安全性相对较高,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花解毒口服液解热抗炎药理作用;方法采用耳缘静脉注射啤酒酵母诱导家兔发热模型、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小鼠腹腔注射0.6%冰醋酸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10%蛋清生理盐水所致大鼠足趾肿胀等炎症模型来观察双花解毒口服液解热抗炎药理作用;结果双花解毒口服液小剂量1.7ml/kg组能有效抑制啤酒酵母所致家兔体温升高(P<0.01);双花解毒口服液中剂量0.2ml/20g组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P<0.01),双花解毒口服液大剂量0.4ml/20g组能显著抑制0.6%冰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P<0.01),双花解毒口服液大剂量4ml/200g组能有效抑制10%蛋清生理盐水所致大鼠足趾肿胀(P<0.05)。结论双花解毒口服液具有显著的解热、抗炎作用,为临床治疗外感风热所致咽喉肿痛提供了较为充分的药理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