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本次选取初产妇80例,均无剖宫产指征,为我院产科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40)与全程陪伴分娩护理(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产妇剖宫产率为7.5%,阴道助产率为5%,自然分娩率为87.5%,对照组依次为27.5%,12.5%,60%,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两组阴道分娩产妇,观察组第一、第二、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血量平均(156.3±25.3)ml,明显少于对照组(187.2±11.5)ml,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应用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可显著提高分娩质量,保障母婴安全,具有非常积极的实施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究临床上生化检验的具体影响因素,针对其影响因素作相应的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进行临床生化检验的患者180例,针对患者的生化检验不同阶段的检测结果,探究可能会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具体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患者的生化检验的结果,得出生化检验结果存在失误、偏差的患者总共有17人,所占比例为总数的9.45%。由于患者自身原因影响生活检验结果的为9人其中是药物原因导致的为4人,由于生化检验之前饮食原因导致的为5人;由于患者的标本原因导致的为8人,其中是溶血原因导致的为5人,由于标本送检以及保存原因导致的为3人;由于生化检验所用仪器原因导致的为3人。结论临床上对患者进行生化检验时,应严格控制好生化检验的质量,生化检验的每一个操作步骤都应认真仔细,保证患者生化检验结果准确可信性,为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提供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的生化检验结论,提高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感染性休克的手术麻醉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感染性休克患者64例进行研究,按照麻醉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接受气管插管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情况。结果(1)手术中观察组心率(71.3±12.6)次/min、血压(112.8±11.3)mmhg、呼吸次数(17.3±2.6)次/min、血氧饱和度(96.5±6.6)%,对照组心率(63.6±12.0)次/min、血压(100.3±12.9)mmhg、呼吸次数(15.2±2.4)次/min、血氧饱和度(97.1±3.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共出现3例并发症(心动过速1例、高血压1例、恶心呕吐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4%,对照组共出现3例并发症(心动过速3例、高血压2例、恶心呕吐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插管复合全身麻醉比较适合感染性休克患者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本文从血液标本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选取在我院门诊2014年6月-2014年10月查体的受检者50例,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溶血标本组)和对照组(未溶血标本组)各25人,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标本的十五项指标(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肌酸激酶、尿素氮、白蛋白、乳酸脱氢酶、肌酐、尿酸、总胆固醇、葡萄糖、三酰甘油及血钾)的含量作检测,对两组进行对比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溶血标本中的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乳酸脱氢酶及血钾测定的含量值相对于未溶血标本相应的指标含量明显升高(P<0.05);溶血标本中的尿酸、葡萄糖相对于未溶血标本明显降低(P<0.05);溶血标本和未溶血标本的尿素氮、白蛋白的测定含量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标本发生溶血会对临床的检验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干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尽量减少标本溶血现象的发生,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于本院2017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的人数为2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方法。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各项症状积分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数据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过程中,采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方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餐后饱胀不适感,根除上腹灼伤感和上腹疼痛感,提升患者的恢复效率,全面提升护理质量,值得被广泛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ICU收治的肺部感染患者共80例,将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在经过护理后,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要比对照组的患者低,具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在经过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在今后的临床当中应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的60名护理人员进行此次的研究,将所有护理人员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分组分析,两组中各有30名。对于对照组的护理人员进行常规的管理,研究组的护理人员则接受分层级的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人员在接受不同管理模式之后理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等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护理人员在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之后理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不良反应时间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护士人员实施分层级的管理的效果较显著,能够加强护理人员的的专业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同时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5月120例小儿肺炎患儿根据数字表法分组。对比组施行传统护理,研究组施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父母对护理的满意度;发热症状、憋喘症状控制时间、肺病灶吸收时间;治疗期间不良结局出现率。结果研究组患儿父母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发热症状、憋喘症状控制时间、肺病灶吸收时间短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结局出现率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确切,可促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预防不良结局出现,提升患儿父母对护理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