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3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窒息复苏复苏后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70例轻、重度窒息新生儿,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按照是否给予综合护理分两组,每组35例,传统护理对照组,综合护理实验组,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有34例痊愈,护理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7.14%,明显较对照组高,实验组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对照组高,两组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促进新生儿窒息复苏,并且复苏后的护理能帮助患儿痊愈,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 标签: 新生儿窒息复苏 复苏后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团队复苏护理在心肺复苏溶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例心肺复苏溶栓患者,给予其团队复苏护理,具体分析团队复苏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3例患者24h后全部存活,全部患者无需输血治疗,未发生致命性大出血且无因溶栓所致出血死亡,30d后康复出院2例,另1例行颅脑CT检查,确定未发生脑卒中。结论针对心肺复苏溶栓患者给予团队复苏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率,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 标签: 团队复苏护理 心肺复苏溶栓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术和标准心肺复苏术对心脏骤停病人人脑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心脏骤停病人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心肺复苏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心脏骤停病人的人脑复苏效果。结果接受心肺复苏术后,观察组患者的OPCⅠ级、自主循环恢复、24小时内存活率以及出院后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OPCⅠ级、自主循环恢复、24小时内存活率以及出院后存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术对于心脏骤停病人的人脑复苏具有突出效果,不仅心脏复苏的成功率高且患者恢复时间短,值得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术 标准心肺复苏术 心脏骤停 人脑复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心肺复苏以及心肺脑复苏在心脏骤停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48例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急救中采用心肺复苏,观察组在急救中采用心肺脑复苏。结果观察组的自主心跳恢复时间、心脏骤停持续时间以及脑缺血缺氧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呼吸机持续时间、亚低温持续时间以及镇静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脏骤停患者急救中采取心肺脑复苏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心肺复苏

  • 标签: 心肺复苏 心肺脑复苏 急救效果 心脏骤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对复苏患者的抢救护理经验,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收治的52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的抢救护理过程,探讨提高心肺复苏对患者抢救率的护理方法。结果52例患者经积极实施心肺复苏等抢救与精心护理,有12例取得成功,40例因发病时间较长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心跳骤停后,复苏开始的时间是决定复苏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急救抢救 心肺复苏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对手术麻醉后病人进行严密监测,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完整的、舒适的服务,还明显提高了麻醉工作的安全性、有效性。

  • 标签: 麻醉 复苏室 复苏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的救治措施和结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室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30例,实施急诊心肺复苏救治,对救治方式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急救反应时间和心跳停止时间<4(min)患者以及<6(min)总患者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电击除颤、机械通气以及气管内用药患者人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反应时间和心脏停止至开始救治的时间,适时适当的电击除颤、机械通气以及气管内用药等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 标签: 急诊 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在200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全院共抢救的277例心脏骤停患者,依照心脏骤停到启动CPR(即胸外按压)所需时间,把277例心脏骤停患者分成三个组即复苏延迟组、复苏较迟组、复苏及时组。均给予心肺复苏,依据心电图或心电监护选择药物及/或电除颤。结果心脏骤停后72h内临床死亡173例;抢救初期复苏58例(对心脏骤停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恢复心跳大于等于72小时,仍唤不醒);抢救完全复苏46例(心脏骤停病人经心肺脑复苏后存活大于72小时以上,即能唤醒)。比较三个分组的心肺复苏情况,抢救成功率最高而且死亡率最低的组别是抢救及时组,抢救较迟组的抢救初初期复苏率虽然较高,却没有1例成功脑复苏的,在抢救延迟组中,抢救成功复苏率最低,本组更没有1例成功的脑复苏病人,并且有着最高的死亡率。结论对于心脏骤停患者开始抢救(CPR、电除颤及药物)越早,成功心肺脑复苏的几率就越高,而且死亡率越低。P<0.01,具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心肺复苏 回顾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的复苏护理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后实行相关的复苏护理措施,对以上患者麻醉恢复期间存在安全问题予以总结。结果在全身麻醉复苏期间,开展安全护理的患者病情顺利恢复,没有严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于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的麻醉复苏期,实行针对性和精细化的护理措施,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身麻醉患者 麻醉复苏期 安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镜直视下气管内插管以及纳络酮对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抢救中的作用。方法75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分为3组,每组25例,1组在喉镜直视下气管内插管控制或辅助呼吸,并给予纳络酮0.1/kg三角肌注射;2组在喉镜直视下气管内插管控制或辅助呼吸,不用纳洛酮;3组面罩纯氧正压控制或辅助呼吸。其它治疗措施三组相同。结果1组和2组新生儿出生后5minApgar评分较高,与3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1组与2组比较,出生后5minApgar评分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气管内插管是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一种重要方法,它能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效果并改善其预后,是减少围产儿死亡的关键措施之一,辅以纳络酮能迅速有效逆转内源性阿片肽导致的新生儿无呼吸状态。

  • 标签: 气管插管 纳络酮 新生儿窒息 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使用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抢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心脏呼吸骤停患者76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方法抢救,观察组使用心肺复苏机抢救,观察两组的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和平均动脉压均优于对照组,急救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心肺复苏机对心脏呼吸骤停患者实施抢救的临床效果更加明显,可提高患者的急救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心肺复苏机 徒手心肺复苏 心脏呼吸骤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强助产士管理及复苏培训对提高新生儿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从未加强助产士管理及复苏培训阶段选取窒息新生儿33例,并作为对照组,从实施助产士管理及复苏培训后阶段选取窒息新生儿33例,并作为实验组,比照两组窒息新生儿的复苏成功率。结果实验组复苏成功率为8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8%,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助产士管理及复苏培训,充分发挥助产士在预防新生儿复苏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大幅度提高窒息新生儿复苏成功率,提高新生儿的出生质量。

  • 标签: 助产士 管理 复苏培训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为心肺复苏后病人预防并发症和恢复脑功能提供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机械、生理、药理学方法来恢复病人的心搏和呼吸,通过对病人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和护理,提供合理有效的措施,预防复苏后的并发症和恢复病人的脑功能。结果中度昏迷状态转为浅昏迷状态3例;清醒2例;死亡1例(住院期间)。结论对心肺复苏后的病人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可有效的预防并发症和改善病人的脑功能。

  • 标签: 心肺复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新生窒息复苏效果差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复苏抢救的140例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新生窒息复苏效果差的原因,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我院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结果140例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131例,成功率为93.00%,与此前同期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87.8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确基层医院新生窒息复苏效果差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基层医院新生窒息复苏率明显提高,降低了新生儿的死亡率、致残率。

  • 标签: 基层医院 新生儿窒息 复苏效果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接受心肺复苏方案后患者行急诊护理干预方案对其康复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于我院开展院前急救的患者138例患者,在院前对其行心肺复苏术,主要包括早期电除颤、开放患者气道、长时间按压其外胸、合理运用药物等,并进一步分析急救成功率。结果在运用心肺复苏后138例患者中抢救成功94例,成功率高达68.12%。结论在院前急救中运用心肺复苏术有助于缩短院前抢救时间及其抢救半径,提高急救成功率,对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心肺复苏术 院前急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复苏室病人术后常见的护理隐患及预防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未实施护理隐患预防管理前麻醉复苏室接收的术后100例病人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另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实施护理隐患管理后麻醉复苏室接收的术后100例病人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实施护理隐患管理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护理隐患预防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3%,满意率为99%,而实施护理隐患预防管理前,对照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2%,满意率仅为87%,差异各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麻醉复苏室病人术后常见的护理隐患类型及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隐患预防管理,有效降低其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麻醉复苏 护理隐患 预防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2016年7月—2018年6月本院接诊的心肺复苏患者60例,根据数字抽签法分成甲组和乙组(n=30)。对两组都应用常规护理流程,甲组加用急诊护理方案。分析两组出院时的存活情况,比较呼吸机维持时间等指标。结果甲组的出院时存活率达到90.0%,比乙组的70.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呼吸机维持时间和住ICU时间比乙组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心肺复苏患者采取急诊护理方案进行干预,可显著提高其预后,缩短呼吸机维持时间,促进病情缓解。

  • 标签: 急诊护理 存活率 心肺复苏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