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消化道穿孔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45例下消化道穿孔患者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间的差异。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比较,45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超声检查明确诊断41例,诊断符合率为91.1%,包括阑尾穿孔33例、乙状结肠穿孔2例、盲肠穿孔2例、降结肠穿孔1例、升结肠穿孔1例、小肠穿孔2例,漏诊4例(阑尾穿孔2例、乙状结肠穿孔1例、小肠穿孔1例);超声检查征象主要为穿孔部位周边网膜以及肠壁局部增厚、腹腔游离气体、腹腔积液和穿孔孔道征象。结论超声检查在诊断下消化道穿孔上具有较好的效果,结合典型超声征象对临床诊断具有较大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改良人工气道冷冻治疗晚期中央型肺癌的临床价值、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87例在支气管镜下行冷冻治疗的晚期中央型肺癌的临床资料,其中经改良人工气道检查治疗组42例(改良组),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治疗组45例(常规组),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检测术前、术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观察患者体动次数及术后感受、反应;1周后评估疗效,评价指标包括术前及术后气促评分、患者生活质量ECOG评分,1月后复查肺功能FEV1。结果改良组术中体动及术后不良感受小于常规组(P<0.05),改良组术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较常规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常规组气促评分、生活质量ECOG评分、肺功能检查FEV1术前、术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镜复查气道狭窄提示改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常规组总有效率为93.3%,两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人工气道在高频电切和冷冻治疗中央型肺癌所致气道狭窄与常规支气管下治疗相比疗效及安全性相当,但患者术中感受、反应优于常规支气管治疗组,痛苦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气道吸痰专项护理在肺部感染性疾病伴气道黏液高分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6月到2016年2月期间于笔者医院治疗肺部感染性疾病并伴有气道黏液高分泌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并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对照组2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20例患者,行气道吸痰专项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相关观察指标。结果就护理效果而言,研究组为95%,对照组为70%;就气血分析结果而言,护理后研究组的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肺部感染性疾病伴气道黏液高分泌患者应用气道吸痰专项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其气血状况,实现有效的护理干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急性咳嗽气道炎症变化状况。方法选择亚急性咳嗽患者36例为观察组及健康体检者36例为对照组,测定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血清IL-17、FeNO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前症状积分、IL-17及Fe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IL-17及FeNO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IL-17与FeNO呈正相关关系(r=0.626,P<0.05),与症状积分呈正相关关系(r=0.452,P<0.05)。结论亚急性咳嗽存在明显的气道炎症和气道反应性升高,IL-17表达水平能体现亚急性咳嗽气道炎症严重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82例病因,为临床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而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治疗的8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反复上呼吸道感染34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48例,分别对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及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因进行分析,为临床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而提供依据。结果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分析以慢性炎症为主,具体如下免疫炎症、慢性扁桃体炎、鼻炎、胃食管反流、原因未明;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分析以免疫功能障碍病为主,其次为支气管扩张、纤毛不动综合征、气管异物、哮喘、原因未明、胃食管反流、支气管、肺先天异常。结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与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具有差异性及多样性,与慢性炎症、免疫功能障碍病密切相关;需结合病因,加强对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治的特异性。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9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在呼吸道感染病因分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择我院2016年1月12日—2017年3月12日住院部收治的10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对其进行9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并对9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阳性率以及9项呼吸道病原体合并感染阳性率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100例患者中血清IgM阳性率为40.00%,而病原体合并感染20例,阳性率为20.00%。结论在临床上应用9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具有高灵敏性、高特异,可以为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分泌检测的情况与清洁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女性患者,对其生殖道分泌物采用图片显微镜检测滴虫和霉菌等。结果50例患者中,滴虫患者为2例,感染率为4%,霉菌为10例,感染率为20%,滴虫和霉菌混合型感染的患者为1例,感染率为2%,滴虫、霉菌感染的患者分泌物清洁度等级大多为III-IV度,清洁度为II度的患者也存在滴虫及霉菌感染的症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收治的女性患者中,阴道分泌物中滴虫和霉菌感染的几率较高,分泌物清洁度与滴虫和霉菌感染有一定关联,因此应加大生殖健康的宣传力度,充分做好健康普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