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顽固性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ST-T段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顽固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在常规治疗(对照组,24例)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用尼可地尔治疗(观察组,26例)的临床疗效差异与心电图ST-T段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为(0.4±0.2)次/d,持续时间为(3.2±1.7)min/次;对照组发作频率为(1.5±0.3)次/d,持续时间为(5.5±2.4)min/次,组间对比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ST-T段有84.62%的患者改善,对照组有70.83%的患者改善,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顽固性心绞痛时可采用尼可地尔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但对患者心电图ST-T段的改善无显著性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母婴结局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病历资料,观察不同孕周数、不同潜伏时间、不同分娩方式的母婴结局。结果B组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均低于A组,差异显著(P<0.05);A组和B组的>48h组产褥感染率、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高于≤48h组,且A组的>48h组胎儿窒息、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48h组,差异显著(P<0.05);A组阴道分娩者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胎儿窒息率、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剖宫产者,差异显著(P<0.05);B组两种分娩方式母婴结局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患者孕周数、潜伏时间、分娩方式不同时,母婴结局存在明显差异,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相应的治疗及干预,以改善母婴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因素及治疗。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为研究对象,记录孕妇临床资料,并分析临床资料,观察孕妇分娩结局。结果孕妇在孕周≥35周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8%,明显低于孕周在28~35周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50.67%,差异显著(P<0.05)。且200例孕妇中,自然分娩146例,占73%,剖宫产54例,占27%。其中造成胎膜早破的原因很多,主要以生殖道感染为主,占34%,其次为胎位不正,占14%,多胎妊娠12%,腹部创伤5%,其他35%。结论造成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因素较多,包括生殖道感染、胎位不正、多胎妊娠等,且需要根据孕妇孕周不同,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保障孕妇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两种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2017年9月—2018年3月本中心60例行D-TACE治疗的HCC患者,根据载药微球种类将其分为A组(30例,DCBead)和B组(30例,CalliSpheres)。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月的甲胎蛋白(AFP)及影像学变化,采用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随访患者1月,A组疾病缓解率为70%,疾病控制率为90%,B组疾病缓解率为73.3%,疾病控制率为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FP均较术前降低,术后并发症以发热、恶心呕吐、腹痛为主,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两种载药微球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无明显差异,远期疗效待进一步观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产CalliSpheres载药微球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肝癌患者应用国产载药微球治疗,回顾性分析术前及随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及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60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随访时间为1月,术后1月的疾病缓解率(CR+PR)分别为80%,疾病控制率(CR+PR+SD)分别为95%。术后AF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以发热、腹痛等栓塞综合征为主。结论国产CalliSpheres载药微球治疗肝癌是安全有效的,远期疗效待进一步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治未病”方法调治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中医内科门诊在2016年8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亚健康状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所使用的是中医“治未病”调治来进行个体化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而在对照组的患者使用服用六味地黄丸的方式进行治疗。在经过1年的治疗之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亚健康”状态治疗有效率是93.00%,对照组“亚健康”状态治疗有效率是80.00%,观察组“亚健康”状态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亚健康”状态治疗有效率。结论中医“治未病”调治亚健康状态的方式具有显著的效果,因此中医“治未病”调治亚健康状态的方式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调理老年人脾胃治未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10例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其中,治观察组205例,基于传统中医方法治疗,口服中药,为期六周;治疗组205例,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调理治疗,在口服中药的同时,展开治未病措施。结果在功能性肠胃炎、慢性胃炎及脂肪肝的干预治疗中,治疗组的功能性肠胃、慢性胃炎及脂肪肝病的治愈率分别是82.1%、62.4、4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2%、28.9%、14.8%,P<0.05,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评价得分(83.62±1.3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得分(77.56±1.45)分,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中医药调理老年人脾胃治未病,具有良好的综合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36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36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作为样本,调取所有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孕妇孕周的不同,对比分析不同孕周孕妇的胎膜早破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妊娠20~23周孕妇,胎膜早破率为6.8%,在所有孕妇中占比最低。妊娠20~23周的胎膜早破孕妇,新生儿死亡率为1.7%、呼吸窘迫率0.8%、肺发育不全率1.7%、黄疸率1.7%、视网膜病变率0.8%。在所有孕妇中占比最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视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孕周,评估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并视评估结果给予处理,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并发早产孕妇的临床处理措施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我院产科门诊2015年5月—2016年12月期间接收的72例胎膜早破先兆早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不同孕周期均分为A组、B组两组,根据孕妇实际情况给予临床处理干预措施,综合对比2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差异情况。结果经不同临床处理方法干预后,2组未足月胎膜早破并发早产孕妇的分娩方式无显著差异(P>0.05)。但2组母婴结局对比,B组孕妇预后并发症情况、新生儿疾病发生率、死亡率,均相应低于同期A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未足月胎膜早破情况需给予足够关注预防,尤其对不同孕周的未足月胎膜早破者,需要给予对应的治疗处理措施,以切实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率,强化预后生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