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基于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分泌粘液形成生物保护膜的原因,研究其临床药敏谱,给临床提供可靠地实验结果,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2016年临床标本分离出的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67株作为研究对象,上机鉴定,鉴定出是铜绿假单胞菌后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试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活性,记录分析结果。结果67株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舒普深的敏感率为100%,亚胺培南的敏感率97.2%,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的敏感率为86.9%,多粘素E的敏感率为80.6%,而哌拉西林的敏感率为48.6%,氨曲南的敏感率为22.2%。结果显示美罗培南、舒普深效果最好。结论本文研究发现,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因其分泌粘液,形成无色清亮透明菌落,上机无法完成药敏实验,因此可以选择敏感性高的美罗培南、舒普深等药敏纸片进行药敏实验。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菌株来源,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DL-96自动细菌鉴定系统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用WHONET5.6统计方法回顾性分析其来源与科室分布。结果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检出铜绿假单胞菌166株,其中分离科室居于前两位的是呼吸科、ICU,分别是63株和32株。标本来源中分离铜绿假单胞菌最多的标本是痰液及分泌物,其中痰液138株,所占比例为83.2%;分泌物12株,所占比例为7.2%。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发生在院内ICU、呼吸科。菌株来源最多的就是痰液,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
简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其感染后常发生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且与婴幼儿哮喘发病有关。近年研究发现,其发病机制包括病毒与宿主受累细胞损伤、炎症、体液和局部免疫反应及高反应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免疫荧光检测和PCR技术快速、灵敏性和特异性较高。利巴韦林、免疫球蛋白及干扰素常能达到早期病因治疗,尚在试制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新型疫苗及基因治疗研究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布卡因胶浆用于胃镜检查的临床结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11月到2016年10月期间行胃镜检查的患者中抽取202例作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方式将其分成两组,研究组(n=101)应用奥布卡因胶浆,对照组(n=101)则采取利多卡因胶浆,对比2组镜检视野良好率以及镜检时间。结果①研究组镜检视野良好率是97.03%,高于对照组的78.22%(P<0.05);②研究组平均镜检时间是(4.88±0.49)min,低于对照组的(6.45±0.39)min(P<0.01)。结论奥布卡因胶浆用于胃镜检查的临床结果肯定,可显著提升镜检时的视野清晰度,并缩短镜检时间,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阿维菌素中毒患者联合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旨在更好的服务临床。方法选取在2012年3月-2016年3月时间段内我院急诊科接收治疗的阿维菌素中毒患者36例,对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两组,联合血液净化治疗的观察组,常规药物中毒抢救治疗的对照组,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1.32±3.21)天,出现并发症者5例,死亡1例,常规药物中毒抢救治疗的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6.41±4.56)天,出现并发症者11例,死亡4例,各项进行比较,P<0.05,差异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维菌素中毒患者联合血液净化进行治疗,可增加抢救的成功率、减少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临床疗效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性。方法采用目标检测法,选取我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389例为标本,对患者进行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检测。结果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分离病原菌209株,具有耐药性的菌株51株,占据病原菌的24.40%;具有耐药性的菌株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34株,占耐药菌耐药性的66.67%。如肺炎杆菌、大肠杆菌、阴沟杆菌、粘质沙雷菌、枸橼酸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等;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对不同的抗生素耐药性能不同,占据革兰阴性杆菌10例,占耐药性的29.41%,占多耐药性的14.71%。结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以铜绿假单胞菌比例较高,是感染病原菌的主要来源,早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为预后避免其发展为多重耐药球菌提供临床依据,值得临床广为采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理作用,并探讨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对我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抽取2013年8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药房信息管理系统的相关资料,了解药物使用方法、用药频度等等,做以总结。结果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应用较频繁的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药物使用频度为11.13,常见的使用方法是肌肉注射,不同药物的药理特征存在着差异。头孢曲松主要应用于呼吸道感染、败血症等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头孢哌酮主要应用于皮肤感染、淋病、关节感染等临床中。结论我院使用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比较合理,要求医务人员严格掌握各种药物的药理知识,并确保临床合理用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分布特征及对抗生素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2.01.01至2014.12.31在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做好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的分析。结果分离到的179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主要分布为痰液137株(76.5%),血液15株(8.4%),尿液8株(4.5%)。该菌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病区(30.7%)呼吸科(24.0%)和神经外科(17.3)。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机制复杂,而且对常用的多种抗生素具有天然耐药性,左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对其敏感率较高分别为73.7%和60.7%。结论临床医生应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引起足够的重视,结合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并采取积极的措施以有效控制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流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机制复杂,而且对常用的多种抗生素具有天然耐药性,所以根据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菌素十分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第三代头孢抗菌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临床上常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将其用药频度(DDDs)和药剂类型与前两代予以比较,同时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哌酮。成人给药方式及用药剂量进行比较。结果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为11.23,高于第一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且低于第二代药物。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类药物中的常用药物为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哌酮。成人用药主要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给药方式,且具有明显的药理学特征。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较为合理,熟练掌握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药理学特征才能更好地为头孢菌素的合理使用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