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术治疗胸腰椎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跨伤椎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经伤椎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平均值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①两组术后椎体高度、Cobb角均较术前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椎体高度、Cobb角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两组比较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观察组ASIA分级改善率为86.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固定术式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优于跨伤椎固定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治疗中应用。方法选取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28例,分别行常规护理与围术期护理干预,观测两组愈合、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一期愈合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切口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后切口愈合率和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经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术、植骨融合单钉棒固定术治疗胸椎结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61例胸椎结核病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术、植骨融合单钉棒固定术治疗,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对患者术后12至24个月的随访中显示,患者病症治疗的总有效率约为96%,所有植骨均呈现骨性融合,疗效突出。此外,手术结束后患者Cobbs角在0至14.7度,平均约为6.7度,与术前相比存在突出差异,P<0.05。结论采用经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术、植骨融合单钉棒固定术进行胸椎结核治疗,不仅效果突出,且手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和局麻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两种术式的手术效果情况。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疝手术患者,病例数共计为34例,选择时间段为2017年1月—2018年2月。利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分成腹腔镜组10例,传统组24例。腹腔镜组中患者运用善释D(9*13)补片行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传统组中患者运用善释D10补片行局麻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腹腔镜组中手术时长、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与传统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术后的血肿、复发以及慢性疼痛情况则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对疝手术中运用局麻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或者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都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48例胫骨中下段骨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组(MIPPO组)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ORIF组),每组24例,分别采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MIPPO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ORIF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PO组切口长度短于ORIF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PO组预后Johner-Wruhs分级优良率高于ORIF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法能够保护骨折局部血运的功能,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和研究组(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Mazur评分、负重时间、Baird踝关节评分。结果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Mazur评分、负重时间、Baird踝关节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效果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对经左胸单切口和经右胸-腹部-颈部三切口治疗中段食管癌的手术疗效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08例中段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左胸单切口组和右胸三切口组(经右胸-腹部-颈部),并对术后并发症、留置胸管时间、食管上切缘阳性、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左胸单切口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方面明显少于右胸三切口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两组患者在留置胸管时间和食管上切缘阳性率的对比上无显著差异。除此之外,左胸单切口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8%,明显低于右胸三切口组的27.8%,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左胸单切口治疗中段食管癌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在淋巴结数目清扫范围上不如右胸-腹部-颈部三切口手术。因此,治疗方案的选择上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治疗有效性。
简介:摘要目的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研究。收集分析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中采用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APP)方法治疗的77例腹股沟疝患者情况,评价患者手术成功率、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所有77例患者,手术治愈率100%。平均手术时间为(55.38±15.17)分钟,平均术中出血量(4.96±1.12)ml,患者术后1天下地,3天出院。术后仅出现局部疼痛1例。术后随访半年,所有患者均无复发及疼痛等症状。结论TAPP用于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8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100例,作为此次治疗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治疗方式为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患者接受的治疗方式为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患者,相对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则少于实验组;经过此次治疗后显示,实验组患者并发症为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10%,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值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对比结果显著,P<0.05。结论给予腹股沟疝患者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的疗效确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下腹单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双侧腹股沟疝作为观察对象,共选取60例。经过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将其简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2组。常规组30例患者使用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实施下腹单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研究组中,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1.61±10.56)min、术后进食时间为(5.13±0.56)h、术后下床时间为(5.95±1.46)h、术后住院时间为(3.56±1.75)d,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下腹单小切口入路手术用于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效果显著,可缩短其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5年5月,医院共以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172例,合计手术切口232处,其中口内前庭沟切口或口内前庭沟切口+局部小切口占96处,单纯局部眼睑或耳屏切口46处,颌下切口37处,头皮冠状或半冠状切口30处,口外原瘢痕处23处,选择1点或多点固定,材料选择小型钛板、微型钛板、可吸收板为主,部分患者配合二尾结扎、颌面固定,术后疗效评价包括术后颌关系、张口度、X线检查、接骨板保留情况、并发症等,术后2年内定期随访,决定是否需要取出钛钉、钛板,部分患者联合颌面牵引。结果术后当日颌干扰8.72%、开口度≤3cm者39.53%;随访12个月~24个月,未见开口不良者,骨折愈合率92.75%(256/276);感染发生率5.81%,均在术后1-2周出现,1例患者术后眶下区麻木,11例患者出现轻度咬合干扰,经调整后基本恢复正常,复视与颜面畸形各1例,14例取出钛板。结论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整体疗效较好,骨折愈合率高,但早期可出现颌干扰、咬合困难等并发症,需联合调整、牵引治疗,术后早期还可能出现感染等并发症,部分患者可能因异物感等原因取出钛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