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对肺癌脑转移瘤的效果以及安全性,评价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进行研究,在该时段将我院中资料登记有效的肺癌脑转移瘤患者50名作为本次研究实验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计算机随机分组,按要求记录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内设置25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患者的临床治疗时,对照组内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由医务人员单纯应用放射治疗方案,而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应用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分析疗效。结果:在治疗完成后,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治疗ORR明显更高,实验组ORR为23(92.00%),对照组患者治疗ORR为18(72.00%),两组患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显著(X =9.1645;P=0.0000)。而在治疗结果中发现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实验组患者的发生率为13(52.00%),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为12(48.00%),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X =2.2620,P=0.2364)。结论: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对肺癌脑转移瘤的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这一联合治疗方案可以显著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同时在安全性方面表现出可接受的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替莫唑胺联合同步放疗对肺癌伴脑转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肺癌脑转移患者34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17例,对照组采用6MeVX线照射行全脑放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莫唑胺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半数生存期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且患者均能耐受,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肺癌伴脑转移患者实施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脑放疗与替莫唑胺联合治疗脑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我院接收的脑转移性肿瘤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31例。对照组予以全脑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替莫唑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时间(包括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3.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8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全脑放疗与替莫唑胺的治疗方案可有效延长脑转移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不良反应较轻微,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同步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8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同步治疗,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治疗期间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的客观有效率(87.2%)明显高于对照组(69.2%),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15.4%)明显低于对照组(61.59%),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恶性脑胶质瘤患者采用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同步治疗期间,对其施行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促进其整体疗效提高,还能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简介:目的评价口服替莫唑胺化疗同步全脑放射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腑转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单纯全脑放疗患者(对照组)21例和口服替莫唑胺,同步全脑放疗患者(治疗组)19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2组放疗的方法相同,采用6MVX线,全脑照射2.0~3.0Gy/次,TD30~40Gy/2~4周。治疗组口服替莫唑胺200mg/次,1次/d,连服5d,28d重复,口服2~3周期。随访3~24个月。结果对照组完全缓解47.62%(10/21),部分缓解42.85%(9/21),无变化9.52%(2/21),总缓解率90.48%;治疗组完全缓解78.95%(15/19),部分缓解21.05%(4/19),总缓解率100.00%。2组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肿瘤局部复发中位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9个月和11个月,治疗组相应为12个月和13个月,2组比较肿瘤局部复发中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替莫唑胺同步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安全有效,能达到延缓中位生存期的目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术后患者应用伊立替康与替莫唑胺联合化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对63脑胶质瘤术后患者应用伊立替康与替莫唑胺联合化疗,全程观察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护理问题,包括胃肠道反应和血液学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病例均能顺利完成化疗全程,无一例伊立替康和替莫唑胺出现的毒性反应影响化疗.结论良好的护理可预防或减轻伊立替康和替莫唑胺的副作用,确保化疗顺利进行.关键词脑胶质瘤;伊立替康;替莫唑胺;化疗;护理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197-02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恶性肿瘤脑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肿瘤科2013年治疗的脑转移肿瘤患者32例,随机将两组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脑放疗治疗)和观察组(采用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方法),每组患者16例,根据国际癌症机构统一毒副作用评价标准进行不良反应评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标准进行疗效改评价。结果恶性肿瘤脑转移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例数和百分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疾病进展例数和百分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恶性呕吐、疲乏、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伤的发生例数和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对于恶性肿瘤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对脑转移肿瘤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近两年时段内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脑转移肿瘤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双盲的方式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予以全脑放疗,而观察组则增加予以替莫唑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通过有效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近期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脑转移肿瘤患者过程中应用全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进行治疗近期疗效显著,并且不良反应较低,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之中。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替莫唑胺化疗对放疗治疗的脑转移瘤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8年 4月 ~2019年 4月间我院收治的 64例脑转移瘤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 31例,观察组 33例,对照组应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替莫唑胺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更为理想,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 p< 0.05);同时,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 替莫唑胺化疗联合放疗治疗脑转移瘤患者相较于单一放疗,临床治疗效果更为理想,能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及脑转移患者应用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的临床效果与特征。方法2014-04月至2016-08月我院接诊的非小细胞肺癌及脑转移患者86例,并将抽取的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与对照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放疗,研究组放化疗联合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出现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头痛的发生率分别为6.32%、25.52%与14.45%,而对照组常规放疗治疗后各项指标为29.56%、45.54%与39.98%,且研究组总有效率、中位复发时间/月、中位生存时间/月分别为93.02%、7.89、10.98优于对照组,数据的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针对非小细胞肺癌及脑转移患者应用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荐。
简介:目的建立注射用替莫唑胺零期临床试验微量泵给药的体外模型,检测和校准微量泉,保证后续零期试验微剂量给药的准确性.方法在相同的实验环境下,对I期临床实验研究室12台微量注射泵进行定量检测,采用注射用替莫唑胺零期试验相同的给药速度(0.8ml/h)和给药时间(90min),模拟零期试验的给药过程,对实际测量液体量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和误差计算.所有试验重复3次,取3组数据平均值计算每台微量泵的误差值.结果12台微量泵的误差值范围在±5%以内,根据国家计量规定和零期临床试验微剂量给药要求,表明本研究室的12台微量泵给药精确度高,可以用于后续零期试验给药.结论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重视微量某使用的相关因素,保证零期试验给药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