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痰培养菌种分布和细菌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78例COPD并发VAP患者,入院后24h内、机械通气48h后采集痰液标本行痰培养,统计痰培养菌种分布情况,进行药敏试验观察细菌耐药情况。结果78例患者共分离得到126株致病菌,其中59株为入院后24h内分离得到,67株为机械通气48h后分离得到,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包括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主要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发现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最普遍,对氨苄西林、头孢他啶都是完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唑啉钠完全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具有较好的敏感性,未发现耐药性。结论COPD并发VAP患者的痰培养菌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此类致病菌的耐药性普遍较高,需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合理选择抗菌药以保证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对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取患者痰标本,进行病原菌鉴定及药敏实验分析。结果老年下呼吸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120例患者共检出17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共有38株,占比21.35%;革兰阴性菌140例,占比78.65%。在120例患者共检出17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共有38株,占比21.35%;革兰阴性菌140例,占比78.65%。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糖菌最多,革兰阴性菌中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弗氏志贺菌及沙门菌属占比最多。革兰氏阴性菌药敏实验表明,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对其敏感性达到了100%。结论针对老年下呼吸道感染医务人员应做好病原菌的检测及药敏实验分析,从而更好的指导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提高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目的探讨丽水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菌种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丽水地区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株,用PNB/TCH生长试验初步鉴定菌种,利用基因芯片对分离的NTM作进一步菌种鉴定;对鉴定为NTM的菌株采用比例法进行6种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共分离鉴定分枝杆菌属671株,其中NTM81株(12.07%)。NTM共检出9个菌种,以胞内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和龟.脓分枝杆菌为主,占比分别为59.26%、16.05%和9.88%。NTM耐药率总体较高,特别是龟一脓分枝杆菌和戈登分枝杆菌对6种药物全部耐药。结论NTM的耐药率高,根据药敏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基因芯片检测应用在分枝杆菌菌种的鉴定以及结核耐药基因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采集的158例痰涂片检测为阳性的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将采集的患者痰液标本进行基因芯片检测鉴定以及使用全自动分枝杆菌检测系统(BD BACTEC MGIT 960,以下简称“MGIT-960”)培养,并实施耐药性检测分析。对比不同方法的一致性。 结果:RFP检测中,124例患者样本内通过基因芯片法与培养法结果相同均为115例:以MGIT-960培养为参考,基因芯片法准确定为92.7%、灵敏度为79.3%、特异性为96.8%、Kappa为0.790;INH的检测中,124例患者样本内通过基因芯片法与培养法结果相同均为98例,基因芯片法准确定为88.3%、灵敏度为78.1%、特异性为92.4%、Kappa为0.71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 结论:利用基因芯片检测能够精准地鉴定出菌种类型以及耐药基因检测,且与MGIT-960培养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与真菌及双菌种感染在胃癌,胃溃疡中的病理诊断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到我院进行病理检查的98例胃病患者,其中胃溃疡和胃癌患者数量分别为49例,办理住院手续之后所有患者都进行病理检查,对胃溃疡和胃癌患者的真菌、幽门螺杆菌、双菌种检出率感染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 对比胃溃疡、胃癌患者病理诊断结果,胃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检出率为71.43%,真菌感染检出率为65.31%,双菌种感染检出率为57.14%;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检出率为61.22%,真菌感染检出率为34.69%,双菌种感染检出率为30.61%。通过数据对比不难发现,胃溃疡患者真菌、幽门螺杆菌、双菌种感染检出率明显高于胃癌患者,p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自动血培养系统与手工配制血培养液进行血液培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23年2月-2023年6月接收800份血液标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接受手工配制血液培养、全自动血培养系统培养,分析其培养效率。结果:各菌种的系统培养阳性显像时间均明显短于手工培养;800份血液标本经全自动血培养系统培养后获得83份阳性结果,阳性率为10.38%。各菌种中,大肠埃希菌、念珠菌属、其他肠杆菌科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珠菌等阳性率均明显较高。结论:相比于手工配制血液培养,全自动血培养系统的血液培养效率、效果均更显著,可在临床高效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