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前铅笔素描绘制工作中影线笔触自动生成方法较少。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本文探索了影线笔触的自动生成方法,从而实现了对铅笔素描绘画中特征笔触和影线笔触的全自动生成。通过使用参考图像,将影线生成看作一个二维图像采样问题,在已有的一种基于概率密度函数估计和累积概率密度采样的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Metropolis-Hastings算法和采样点重叠修正算法的新方法。从采样方法上讲,该方法具有无需从图像估计概率密度函数、可直接进行二维采样等特点;从最终绘制效果上讲,该方法具有采样点利用率较高、绘制效率较高、笔触较为均匀等特点。通过实验证明,本文方法可以从输入的三维几何模型自动生成真实、具有手绘效果的铅笔素描图片。由于最终生成的图片是由笔触构成,相对于其他图像、体绘制、纹理映射等铅笔素描生成方法,具有符合实际绘画创作过程、易于编辑修改等优点,因而具有更高的实用价值。
简介:背景:测量分析肱骨近端显微骨硬度分布规律可以较好地评价该部位骨组织不同区域的物理性能。目的:探讨肱骨近端不同部位骨硬度的分布特征及其意义。方法:共选用了62岁男性、45岁女性和58岁男性3具遗体捐献者标本,于肱骨肩关节盂水平及外科颈水平垂直其长轴取多层面标本,使用显微硬度计在样品表面不同区域进行维氏硬度测试,统计分析骨骼硬度的分布规律。结果:3具标本的肱骨近端共测量84个部位,测得肱骨近端区域总体硬度为(37.62±8.82)HV,硬度最大处为肱骨外科颈内侧(45.82±5.55)HV,其次为外科颈外侧与后侧,此三处硬度大于肱骨近端其他部位(P<0.05);硬度最小处为大结节处松质骨(28.32±4.35)HV。从解剖部位来看,外科颈硬度为(44.07±6.45)HV,大于肱骨头及大、小结节硬度(P<0.001);大结节硬度最小为(29.56±5.68)HV(P<0.01)。肱骨头前半部硬度大于后半部,小结节硬度大于大结节,肱骨外科颈前方硬度低于其他方位(P<0.05)。结论:肱骨近端不同区域骨硬度的分布具有规律性;肱骨近端骨硬度分布数据可为肱骨近端内固定策略的选择、新型植入材料的研究提供基础,并为3D打印仿生骨的设计开辟新的视角。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齿科修复材料耐磨性及硬度与天然牙齿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口腔科收治的58例牙齿修复患者,其中,29例患者采用钛合金材料修复,29例患者采用镍合金材料修复,采用万能摩损试验机进行纯钛、镍合金的摩擦磨损试验,以29颗天然牙釉质作为对照,对比修复材料与天然牙齿的耐磨性及硬度。结果镍合金材料组与天然牙釉质密度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镍合金材料组与天然牙釉质磨损量与硬度相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钛合金材料组与天然牙釉质密度、磨损量相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钛合金材料组与天然牙釉质硬度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磨性方面,镍合金材料与天然牙齿相似,硬度方面,镍铬合金与天然牙齿最相似,而密度方面,钛合金与天然牙齿最为相似。因此,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修复材料。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僵硬度评估在心血管代谢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的90例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血管疾病诊断与评估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方法基础上增加动脉僵硬度评估。结果:观察组在疾病诊断准确性方面较对照组有所提高,能更精准地发现早期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在治疗方案调整上,观察组基于动脉僵硬度评估结果进行了更具针对性的调整。随访发现,观察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动脉僵硬度评估在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可提高诊断准确性、优化治疗方案并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大动脉硬度与左心室收缩期心肌应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其中左心室正常构型(LVN)组25例,左心室肥厚(LVH)组3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测量左心室收缩期峰值纵向、径向、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实时三维超声成像技术测量每搏量,并计算脉压/每搏量以评估大动脉硬度。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健康对照组受试者、高血压LVN组、高血压LVH组患者脉压/每搏量、左心室收缩期峰值纵向、径向、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差异,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左心室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的预测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体重指数、年龄、三酰甘油浓度、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脉压/每搏量与左心室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的相关性。结果健康对照组受试者、高血压LVN组、高血压LVH组患者的脉压/每搏量分别为(1.26±0.45)、(1.53±0.59)、(1.82±0.43)mmHg·m2/ml(1mmHg=0.133kPa);左心室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分别为(23.60±1.94)%、(19.69±2.56)%、(17.34±2.48)%,应变率分别为(1.64±0.17)、(1.52±0.14)、(1.38±0.18)s-1;径向应变分别为(28.69±5.2)%、(30.81±4.14)%、(26.53±3.50)%,应变率分别为(2.51±0.56)、(2.60±0.45)、(2.00±0.41)s-1;环向应变分别为(24.50±5.21)%、(24.01±4.60)%、(21.00±3.70)%,应变率分别为(1.38±0.38)、(1.30±0.30)、(1.10±0.26)s-1。高血压LVH组患者脉压/每搏量高于健康对照组受试者、高血压LVN组患者,高血压LVN组患者脉压/每搏量高于健康对照组受试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6.56、3.22、2.90,P均〈0.05);高血压LVH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期峰值纵向、�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不同硬度封闭式吸痰管与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损伤性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0年12月,共120名观察对象参与,均为我院接收的人工气道患者,借助计算机随机数字模型将患者分为五组:A组,吸痰管邵氏硬度(78度),B组:吸痰管邵氏硬度(80度),C组,吸痰管邵氏硬度(83度),D组,吸痰管邵氏硬度(85度),E组,吸痰管邵氏硬度(87度),以吸引效果、气道黏膜损伤表现为比较标准,对不同硬度封闭式吸痰管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A组吸痰有效率70.00%,B组吸痰有效率84.00%,C组吸痰有效率94.00%,D组有效率95.00%,E组吸痰有效率94.00%,其中D组吸痰有效率最高;吸痰管应用后,A组气道黏膜损伤率10.00%,B组气道黏膜损伤率12.00%,C组气道黏膜损伤率12.00%,D组气道黏膜损伤率21.00%,E组气道黏膜损伤率31.00%,其中A组气道黏膜损伤率最低。结论:吸痰管邵氏硬度85度时吸痰效果最好,但气道黏膜损伤率最高,吸痰管邵氏硬度78度时气道黏膜损伤率最低,因此临床应当根据患者的视觉情况谨慎选择封闭式吸痰管硬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与动脉僵硬度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诊断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伴有大血管病变患者180例作为对象,根据患者疾病类型分为单纯高血压组、2型糖尿病组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各60例。三组均采用前列地尔治疗干预,7d治疗后评估患者效果,并对患者进行24个月随访;采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定三组动脉僵硬度,记录各组大血管病变发生率,比较三组治疗效果、动脉僵硬度及内皮功能。结果: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脑梗、颈动脉病变、冠心病及下肢动脉下肢发生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2型糖尿病组(P
简介:摘要如今,肠蛔虫症在卫生条件改善后其发病率大大减低,病情也大大减轻.但仍为不少患儿腹痛的常见病因,传统的驱虫法是患儿睡前口服肠虫清(阿苯达唑)驱虫,但该方法在部分患儿的驱虫效果并不理想.肠虫清口服后,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该药物能抑制寄生虫摄取糖原,继而使寄生虫缺乏能量,使寄生虫的吸盘无力,失去粘附肠壁的动力,继而随着肠道蠕动排出体外.且随着药物的代谢消除.寄生虫将重获动力,我运用药物驱虫的同时加用泻剂----乳果糖.增加肠蠕动,使寄生虫在未恢复附着力之前将之排出,大大提高了驱虫效果.其方法如下中图分类号R7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225-01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IF通道阻滞剂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动脉硬度、脉搏传导特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03月-2023年5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80例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年龄在18-75岁之间,均接受过心脏超声检查,确诊为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表法均分成2组,对照组(n=40,常规心力衰竭治疗包括利尿剂,ACE抑制剂、ARB类或ARNI,β-受体阻滞剂),联合组(n=40,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IF通道阻滞剂治疗),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LVEF水平比治疗前明显提高,而BNP水平比治疗前更低,且联合组指标水平改善幅度更大,脉搏传导特异性(baPWV)、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动脉硬度(AB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采取联合方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IF通道阻滞剂治疗)治疗,可有效改善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患者的血管硬化程度明显改善、降低脉搏传导速度。改善心功能,联合用药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可提高疗效。
简介:目的探讨逆行法足趾再植的特点及其效果.方法从1991年~1999年,对19例(25趾)离断足趾进行再植,再植时保持患足背伸90°~120°,逆行法再植的顺序:趾底皮肤→趾底皮下静脉→趾固有神经→趾固有动脉→屈趾肌腱→单根克氏针固定趾骨→趾伸肌腱→趾背动脉→趾背皮下静脉→两侧及背侧皮肤.结果25趾中23趾成活,成活率92%,患趾总屈曲度,趾为25.~70.,第2、3趾为35.~90°,断趾外形恢复良好,趾尖两点辨别觉10mm~16mm,患者行走步态正常15例,基本正常4例.结论离断足趾再植极大减轻了病人伤残率,功能及外观恢复满意,逆行法再植足趾显示了独特的不需变换体位的优点.
简介:摘要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胃脘部近心窝初常发生疼痛的疾患。中医辨证分虚实,实证分气滞、血瘀、积滞;虚症分阴虚、阳虚、寒湿。本文从六种类型进行辨证论治。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在尿液检验中采用试纸法与镜检法的效果及差异。 方法: 选取 2016 年度本院 100 例行尿常规送检患者作为实验对象 , 分别同时使用试纸法与镜检法对其尿样进行常规检查 , 通过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在 100 例尿样中,经分析可知,采用试纸法的阳性检出率为 49% ,阴性检出率为 51% ,镜检法的阳性检出率为 46% ,阴性检出率为 54% ,其阳性检出率略低于试纸法 , 但组间比较其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临床实践应用中,两种不同的检验方式各有其特点,行尿液检查结果差别较小,因此为进一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度 , 可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以提高准确率。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试纸法与镜检法应用在尿液检验中的效果,以便为临床检验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 201 7 年 1 2 月 到 201 8 年 1 2 月 来 我院 进行尿液检验 的 患者 80 例,患者在选取的时候完全是依照随机性的原则进行的。将这 80 患者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0 人。参与到本次实验的患者均知情,并且已经签署了同意书。对照组采用试纸法进行尿检,观察组采用镜检法进行尿检。观察并记录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并对比分析。 结果: 采用 试纸法白细胞阳性检出率 为 44.00 %,红细胞阳性检出率为 32 . 33 %,镜检法的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为 39 . 33 %,红细胞阳性检出率为 27 . 00 %,两种方法的白细胞、红细胞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 在进行尿液检查时要求医务工作人员提高责任心,养成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在检查前仔细核对患者资料并不断提高技术水平能力,尽可能的减少漏诊、误诊。临床上进行尿液检验时,通常建议采用试纸法联合镜检法,从而减少尿液检验的误差,提高准确性。 关键词: 尿液检验;试纸法;镜检法 效果分析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检测阴道内细菌感染时,比较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的临床检验效果。方法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就诊的156例女性患者,对照组(细菌培养法)、试验组(PCR检验法),检测两组的检出率,并检测阴道内的各类细菌,分析其特异情况。结果通过对比,试验组的检出率(89.74,70/78)与对照组(71.79,56/78)相较,显著升高,且试验组检出的加特纳菌率(65.71%)较对照组(48.21%),上升明显,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细菌性阴道病,PCR检验法的检出率较高,操作简单,准确性较高,对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试纸法与镜检法应用在尿液检验中的效果,以便为临床检验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来我院进行尿液检验的患者80例,患者在选取的时候完全是依照随机性的原则进行的。将这80患者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参与到本次实验的患者均知情,并且已经签署了同意书。对照组采用试纸法进行尿检,观察组采用镜检法进行尿检。观察并记录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并对比分析。结果采用试纸法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为44.00%,红细胞阳性检出率为32.33%,镜检法的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为39.33%,红细胞阳性检出率为27.00%,两种方法的白细胞、红细胞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尿液检查时要求医务工作人员提高责任心,养成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在检查前仔细核对患者资料并不断提高技术水平能力,尽可能的减少漏诊、误诊。临床上进行尿液检验时,通常建议采用试纸法联合镜检法,从而减少尿液检验的误差,提高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