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诊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妇产科接收治疗的腹部切口脂肪液化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一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即为常规组;一组给予微波治疗方法,即为微波组。结果常规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为(11.4±1.4)d,低于微波组的(16.7±2.5)d;微波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9%,常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1.2%,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采用微波治疗方法,能够加速切口愈合,减少住院时长,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也减少了治疗费用,使临床疗效得到显著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性针对性治疗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01月15日—2018年01月15日于我院治疗的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86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均对切口脂肪液化诱因展开分析和观察,常规组43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43例患者行常规治疗+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伤口感染率分析之中,观察组伤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在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析之中,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治疗之中,建议应用常规治疗+引流治疗联合,可有效对脂肪液化状况进行控制,加快患者切口整体愈合速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剖宫产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和治疗效果分析。方法本文选取60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情况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采用胰岛素、α-糜蛋白酶等联合疗法,对比两组的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原因、疗效以及相关指标大小。结果治疗组中,28例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良好,2例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较差,愈合有效率率为92.00%(27/30);对照组中,25例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良好,5例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较差,愈合有效率率为72.00%(22/30);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情况出现的诱发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低蛋白血症、妊娠水肿等症状,采用联合疗法后,可以充分发挥药物功效,缩短住院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妇产科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54例妇产科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2.3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1.83%),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及愈合时间,治疗组患者治疗时间及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疗法在妇产科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上效果显著,可有降低患者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现象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性激素与精浆生化检测同精液液化时间的关系。方法将2016年2月12日至2017年3月5日我院58例育龄男性患者纳入研究,根据精液液化时间的不同,均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实施性激素、精浆相关指标检测。观察两组各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结果在性激素各项生化指标检测中,两组促卵泡生成素、睾酮对比性较强,观察组数据更低,P值小于0.05;在精浆生化指标中,两组PH值、柠檬酸具有高度对比性,观察组PH更高,柠檬酸含量更低,P值小于0.05,其余性激素、精浆指标不具高度对比性,P值大于0.05。结论精液液化时间与性激素、精浆相关指标有一定关系,临床诊疗适当对其含量进行检测,以此评估内分泌、腺体功能,为下一步用药方案奠定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α-糜蛋白酶单纯液化引流与应用尿激酶冲洗抽吸引流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的54例颅内血肿患者分为对照组(应用尿激酶冲洗抽吸引流)20例及观察组(应用α-糜蛋白酶单纯液化引流)34例,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8%、死亡率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死亡率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血肿清除率、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后第3d、5d、7d各指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内血肿治疗中应用α-糜蛋白酶单纯液化引流取得的效果优于应用尿激酶冲洗抽吸引流,不失为一种理想的引流方案,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