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评价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痛风患行四肢关节尿酸盐沉积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5例临床诊断痛风的患者行双手腕、双膝及烈足踝关节双能量CT扫描,对照组为15例非痛风患者(7例不明原因下肢疼痛患者、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例退行性骨性关节炎患者)。双能量CTGOUT软件处理扫描图像后,由3名医师独立进行评价,比较患者组和对照组尿酸盐沉积的差异及双能量CT检出尿酸盐沉积部位与临床评估的差异。结果:患者组25例(56%)、14例(31%)、39例(87%)分别在双手腕、双膝及双足踝关节CT检测到尿酸盐沉积,双足踝关节受累较其他关节多。对照组无尿酸盐的沉积。45例痛风患者尿酸盐沉积CT共发现391处,是临床估计病变部位的乱1倍(临床估计病变部位95处)。结论:双能量CT能方便快捷地检测出痛风患者尿酸盐沉积,可作为临床筛查痛风病的重要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治疗中,头孢克洛和头孢克肟的疗效情况。方法:合计抽取 84 例样本资料(即:2019.10-2020.10 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随机数表法分组,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准确判断^99mTc-HYNIC-TOCSPECT/CT显像中胰头高摄取灶的性质。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99mTc-HYNIC-TOCSPECT/CT检查患者,包括可疑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ancreaticneuroendocrinetumor,pNET)或远处转移性NET寻找原发灶或明确NET行临床分期或随访者。根据视觉判断评价SPECT/CT图像上是否存在胰头高摄取,若存在高摄取,测量病灶部位、胰腺本底、肝脏本底及同层面竖脊肌本底的放射性计数,并计算得到病灶/胰腺本底比(L/P)、病灶/肝脏本底比(L/H)和病灶/肌肉本底比(L/M)。通过影像学随访或病理证实获取最终诊断结果。结果:125例患者中,20例(16.0%)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pNET,22例(17.6%)长期随访局部未见病灶,考虑为生理性摄取。pNET与胰头生理性摄取的L/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8),前者的L/H和L/M明显高于后者(P=0.001和0.013)。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L/H和L/M判别pNET还是胰头生理性摄取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为0.789和0.725,此时L/H阈值为1.4。结论:通过L/H测定,有助于判断^99mTcHYNIC-TOCSPECT/CT显像中胰头高摄取灶为胰腺生理性摄取还是pNET。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80 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 40 例,其中一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 TUVP )进行治疗,为 TUVP 组;另外一组采用双极等离子剜除术 (PKEP) 进行治疗,为 PKEP 组。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其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以及剩余尿均比治疗前有了明显的改善,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差异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在前列腺增生症治疗中,双极等离子剜除术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方法治疗效果差异不大,但是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可以对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进行一定的减少。
简介:目的:探讨低剂量双能量冠状动脉成像在心脏功能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60例低剂量双能量冠状动脉成像发现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狭窄患者,并行DSA检查,分析其左心室功能及心肌灌注改变。结果:60例LAD不同程度狭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心肌质量(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左心室心肌灌注异常情况:正常组无灌注异常;轻度狭窄组2例,中度狭窄组11例,重度狭窄/闭塞组21例。结论:低剂量双能量冠状动脉成像可评估左心室功能、心肌灌注情况,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实施双排螺旋 CT三维重建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取 2015年 1月~ 2017年 1月间本院收治的 150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双排螺旋 CT三维重建技术实施检查,并对所有患者实施临床综合诊断及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双排螺旋 CT三维重建技术的诊断价值。结果双排螺旋 CT三维重建技术对输尿管良性狭窄、重复肾盂输尿管畸形、肾盂输尿管结石、膀胱癌、肾盂输尿管癌的检出率与总检出率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无差异, P> 0.05。结论对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实施双排螺旋 CT三维重建技术的诊断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实施双排螺旋 CT 三维重建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取 2015 年 1 月~ 2017 年 1 月间本 院收治的 150 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双排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实施检查,并对所有患者实施临床综合诊断及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双排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的诊断价值。结果双排螺旋CT 三维重建 技术对输尿管良性狭窄、重复肾盂输尿管畸形、肾盂输尿管结石、膀胱癌、肾盂输尿管癌的检出率与总检出率与病理检查结果相 比无差异,P > 0.05。结论对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实施双排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的诊断效果显著。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健脾疏肝汤联合肝脾动脉双栓塞法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肝脾动脉双栓塞术及肝动脉灌注化疗术。治疗组同时给予中药健脾疏肝汤口服,观察患者肝功能、血常规、AFP测量门静脉、脾静脉直径及肿瘤大小。结果:治疗组患者肝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AFP低于对照组(P〈0.05)、门静脉及脾静脉直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健脾疏肝汤联合肝脾动脉双栓塞法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能改善肝功能,降低门脉压力,延缓肿瘤进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目的:探讨双源CT对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33例,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腮腺腺淋巴瘤17例共22个病灶,腮腺多形性腺瘤16例共17个病灶,均完成双源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合病理,对其临床、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腮腺腺淋巴瘤与腮腺多形性腺瘤在发病部位、生长轴线、肿瘤内低密度或囊变坏死、平扫及增强扫描CT值、肿瘤内或周边血管影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肿瘤形态、大小、左右叶分布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源CT除能显示腮腺多形性腺瘤及腺淋巴瘤的数目、部位、形态及周围结构情况,尤其对肿瘤内低密度组织成分或囊变坏死、增强血管影等显示有较好优势,对两者具有较好的鉴别能力。
简介:目的:探讨双低剂量320排CT全脑灌注成像联合CTA在慢性脑缺血中的应用,以及单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脑血流灌注情况及其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拟诊为缺血性脑病并经MRA/CTA证实为单侧MCA狭窄患者38例,对照组为脑动脉正常者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320排CT双低剂量方案行全脑灌注检查,同时行头颅MRI检查;测量ROI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及延迟时间(DLY)。采用Kendall’stau_b秩和检验评价脑动脉狭窄程度、脑血流灌注情况及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①患侧MCA狭窄程度与患侧脑梗死的程度无相关性(P=0.313)、与患侧灌注减低程度无相关性(P=0.848);②患侧灌注异常程度与患侧脑梗死程度呈正相关(P=0.000);③MCA轻度狭窄组与重度狭窄组中出现梗死的单双侧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33,P=0.003)。结论:患侧MCA狭窄程度与患侧脑梗死程度、脑灌注血流量降低程度无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