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减少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乳头切开术(EPT)取术后近期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行ERCP及EPT取术的患者280例,分析ERCP及EPT取术后近期并发症产生的原因,探索降低近期并发症的途径。结果280例ERCP及EPT取术成功率为100.00%,出现并发症43例(15.3%),术后急性胰腺炎3例(1.07%),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38例(13.50%),出血2例(0.71%),胆道感染0例(0.00%),穿孔0例(0.00%),无与ERCP及EPT取术相关的死亡病例。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均经保守治疗好转。结论ERCP及EPT取术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技术,但属于有创操作,可能会出现近期并发症。术者的技术熟练程度以及术后鼻胆管引流和药物干预对减少近期并发症出现极其重要。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并发症
  • 简介:是最常见的植物性类,多形成于胃内,并可进入十二指肠和空肠。而食管柿症较少见,我院在胃镜检查中发现2例,并成功地经胃镜取出,现报告如下。例1:患者,女,78岁,因吞咽困难10天于1996年3月4日入院。入院前15天患者食柿子2个后逐渐出现吞咽困难,进食后呕吐,当地地区医院拟诊“食道癌”遂来我院。体检无阳性发现。纤维胃镜插入35cm见4.0cm×3.5cm×3.5cm大小褐

  • 标签: 柿石 食管中段 吞咽困难 地区医院 经胃镜 胃镜检查
  • 简介:胃肠道柿较为多见,现报道5例我院经手术证实的胃肠道柿病例.例1:女性患儿,5岁,因频繁呕吐、上腹部疼痛急诊入院.查体:精神不振,全身无力,心肺无异常,腹平软,右上腹可触及一3.5cm×3cm大小的包块,形状不规则,质较硬,无压痛,活动良好.询问病史,患者在1个月前曾相继进食柿子及黑枣各2市斤左右.诊断为肠道柿致不完全性肠梗阻.保守治疗1周后病情未能缓解,手术探查发现距屈氏韧带6cm空肠段有一柿嵌于肠道,肠壁菲薄,上下移动困难,遂切开肠壁取.术后7天患儿痊愈出院.例2:男,51岁,上腹隐痛不适2年,近半年加重,常有嗳气、反酸,食欲下降,明显消瘦.入院前10天患者触及上腹有一包块而来院就诊,自诉半年前常进食柿子.查体:上腹可触及一球形鸭蛋大肿物,质硬,光滑,可移动,无压痛.胃肠造影示胃内充盈缺损,肿物可移动.诊断为胃内柿.剖腹取出1枚柿.术后随访3年,患者情况良好.另3例患者均为儿童,年龄分别为11岁、7岁和3岁.5例患者中,胃内柿2例,肠道柿3例.最大柿如鸭蛋大,重82克,位于成人胃内.肠道柿最大如鸡蛋,重53克,位于5岁小儿肠腔内.从进食柿子到就诊时间最长为半年,儿童为0.5~2个月.讨论:胃内柿的初始表现为上腹不适、嗳气,可闻到酸臭味,以后渐出现上腹无规律性疼痛伴呕吐.本组3例肠道柿均以肠梗阻而来院就诊,表现为呕吐、腹痛伴水、电解质紊乱.查体均触及腹部包块,质硬,形状不规则,有较大范围的活动度,无触痛.2例胃内柿患者服稀钡造影可见胃内充盈缺损,团块游离可动,可排除肿瘤.柿子含有收敛性红鞣质,与胃酸接触后易凝结成块而积于胃内,因此在胃内较为多见,肠道柿为胃内柿碎块排入肠道,与食物残渣聚积而成,患者多因肠梗阻而就诊.所以,如遇腹部活动性包块,应考虑到胃肠道柿的可能,仔细询问�

  • 标签: 胃肠道柿石 病例报告 临床表现
  • 简介:辅助治疗是指在成功的术后辅助治疗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术前辅助治疗,作为胃癌和食管癌综合治疗的方法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消化道肿瘤的治疗。其目的在于增加手术切除肿瘤的可能性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包括新辅助化疗、新辅助放疗和新辅助放化疗。

  • 标签: 胃肿瘤 食管肿瘤 肿瘤辅助疗法 存活率
  • 简介:胃镜检查是诊断消化道疾病最常用的、最主要的方法,可直接了解食道、胃、十二指肠的病变部位、范围、性质情况和程度,并进行治疗.但因检查有一定的痛苦,使不少病人难以接受,因此,我院开展胃镜检查的病人辅以异丙酚与依托米酯静脉麻醉,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 标签: 异丙酚 依托米酯麻剂 胃镜检查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经肛内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近期效果,并探讨经肛内镜和经腹腹腔镜两者同步使用是否优于序贯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腹腔镜辅助经肛内镜直肠癌根治术及术后恢复情况,并将经肛内镜和经腹腹腔镜序贯进行(序贯组,前9例)和同步进行(同步组,后10例)进行比较。结果19例平均手术时间(3.85±0.98)h,中位术中出血量为80(50,120)ml,平均检出21.89±9.21个淋巴结,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09±0.94)d,肛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7.95±3.49)d;16例系膜大体标本完整3例接近完整;有2例中转为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2例吻合口漏,1例局部复发再次手术局部切除,无输尿管损伤、骶前大出血、腹腔感染、手术死亡。同步组与序贯组比较,平均手术时间[(3.39±0.96)hvs.(4.36±0.75)h]、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10±0.99)dvs.(3.78±1.56)d]减少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经肛内镜直肠癌根治术较为安全可行,基本上不影响肿瘤根治性,经肛内镜和经腹腹腔镜两者同步使用较序贯使用手术时间更短恢复更快。

  • 标签: 直肠肿瘤 经肛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腹腔镜
  • 简介:随着近年来对胃术后胃瘫的逐步认识,其报道逐渐增多,现将我院10年来,胃术后发生的16例胃瘫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及教训,以引起外科医生特别是青年医生的重视。

  • 标签: 胃手术 术后并发症 胃瘫 诊断 胃功能性排空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合并胃内Hp阳性患者的辅助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慢性牙周炎合并胃内Hp阳性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给予对照组标准三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对比两组Hp根除率,并观察两组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及出血指数。结果:治疗组1个月Hp根除率及1年后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PD、PLI、S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D、PLI、SBI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可提高慢性牙周炎合并胃内Hp阳性患者Hp根除率,且对改善牙周状况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牙周基础治疗 慢性牙周炎 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
  • 简介:胆囊炎、胆囊结石是腹部外科常见病,部分病人需行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而术后出现胆道残留结石是常见并发症之一。为探讨残留结石发生原因,寻求防治对策,我们收集了本院1995-03/2005-01收治的26例病人情况,现总结分析如下。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胆道残留结石 腹部外科 消化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肝内胆管癌(ICC)患者术后生存的因素。方法2011年12月~2015年2月我院诊治的ICC患者94例,对其中35例行姑息性治疗,即肝内扩张胆管置管引流术,对另59例行根治性肿瘤切除术。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ICC患者术后生存的因素。结果经随访,本组94例ICC患者生存期为3~35个月,平均为(26.1±4.6)个月;1a生存率为76.6%,2a生存率为7.4%;单因素分析显示,ICC肿瘤数目、直径、肿瘤分化、血清CEA、CA19-9和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以及手术方法为影响术后患者生存的因素(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肿瘤多发、低程度分化、血清CEA大于25μg/L、血清CA19-9大于182U/ml、手术切除组织边缘肿瘤细胞阳性、淋巴结转移和姑息性手术是影响ICC患者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ICC患者预后差,很多患者在诊断时已失去根治性切除肿瘤的机会,即使获得肿瘤切除而根治的患者仍存在很多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临床医生需认真研究这些因素,而给予相应的处理。

  • 标签: 肝内胆管癌 姑息性治疗 根治性切除 预后
  • 简介:病人女性,56岁。不明原因发热4天,体温高达39.8℃,全身酸痛,乏力、腹胀,左腹部胀痛,并触及包块,食欲不振,在院外给予“青霉素、甲硝唑等”药物治疗无效,病人又出现恶心、呕吐、尿量减少,2天未进食,急送本院。查体:T39.8℃、P92次/min、R21次/min、Bp14.7/9kPa,中年女性,神志清,精神不振,贫血貌,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及浅表淋

  • 标签: 双侧多囊肾 术后护理 ICU 护理措施 消毒隔离
  • 简介: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阑尾切除术是最常见的腹部手术之一。一般医务人员认为其手术小,操作简单,未给予应有的重视。由于阑尾炎病变本身系感染性疾病,一旦手术切口感染,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同时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尤其化脓性及坏疽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较高。我们采用综合的防治措施,显著地降低了阑尾术后切口感染率,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术后切口感染 坏疽性阑尾炎 病人 体会 常见 手术切口感染
  • 简介: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最常见的疾病,约占1/4,其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切口感染,穿孔组甚至可达7%~9%^[1]。我院自1993—01/2003—01共收治急性阑尾炎1427例,其中切口感染28例,切口感染仍是困扰外科医师的一大问题,现就手术操作、缝合方法、术后用药等问题作一探讨。

  • 标签: 阑尾炎 术后 切口感染 手术治疗 外科急腹症 并发症
  • 简介:背景: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POI)并不罕见,其影响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减缓预后。目前关于POI危险因素的研究甚少。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术后发生POI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09年1月~2013年3月于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采集18项POI可疑危险因素,筛选POI发生相关因素,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共187例患者纳入研究,31例(16.6%)发生POI,性别、吸烟史、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史、白蛋白水平、直肠肿瘤、回肠造瘘与POI的发生相关(P〈0.05)。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性别、COPD史、回肠造瘘是PO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性别、COPD史、回肠造瘘是结直肠癌POI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肠梗阻 危险因素
  • 简介:孕妇30岁,孕2产1,住院号27047。因停经39周,腹痛5h于2001—01—158:50入院。既往体健,孕期定期门诊检查,孕7月诊为臀位,经胸膝卧位后,胎位无改变。查体T36.6℃,P80次/min,R20次/min,BP17/13kPa,心肺听诊正常。腹围102cm,宫底94cm,胎心140次/min,肛诊示宫口开大2cm,胎膜未破,先露单臀。血WBC11.6/10^9/L,RBC3.82×10^12/LHGB125g/L,L0.319,L0.681。尿常规正常,心电正常,B超示单胎臀位妊娠,脐绕颈。

  • 标签: 正常 围产期心肌病 剖宫产术后 臀位 尿常规 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