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患者男,31岁,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腹部绞痛伴不规则发热。用药后不见好转腹痛加重,扩散全腹,体温骤升,高达40℃。伴恶心呕吐及血性腹泻入院。查体:全腹压痛反跳痛以右腹为著。X线示:符合肠粘连性肠梗阻。B超示:肝、胆、脾未见异常。血RT在正常范围。手术所见:肠壁粘连,乙状结肠上段系膜处有5cm×3cm穿孔,有坏死,腹腔内有脓液约500ml。病理检查:切除肠管一段,全长25cm,距一端12cm处有一肠壁缺损区,11cm×3.5cm,不规则,粘膜皱襞

  • 标签: 缺血性肠病 肠壁 肠粘连性肠梗阻 乙状结肠 腹部绞痛 脓液
  • 简介:目的总结缺血脑卒中患者并发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20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1周后是否并发胃肠功能紊乱分为观察组(胃肠功能紊乱,120例)和对照组(未发生胃肠功能紊乱,80例),对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基底节、丘脑、脑叶、小脑、脑干五个部位中,仅基底节、脑叶部位梗死率在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脑卒中昏迷组的呕吐发生率(55.9%)、便秘发生率(30.4%)均显著的高于非昏迷组且差异显著(P〈0.05),其他胃肠道症状在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入院时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14.3±1.2)分、血糖(11.7±2.2)mmol/L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入院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ALB、PA、RBP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NIHSS评分分、血糖值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缺血脑卒中患者并发胃肠道功能紊乱可能和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营养状况、梗死部位、血糖水平有一定的关系。

  • 标签: 脑卒中 胃肠功能紊乱 相关因素
  • 简介:背景:缺血结肠炎(IC)与溃疡性结肠炎(UC,左半结肠型)在临床和内镜表现上有一定相似之处,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初步诊断颇具难度:目的:分析IC与UC的临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确诊为IC或UC左半结肠炎的住院患者,对其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IC和25例(UC患者纳入研究。IC患者以老年女性居多.病程相对较短.常伴有高血压和糖尿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为突发腹痛后24h内出现便血,贫血少见;UC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黏液血便伴腹痛,贫血常见.IC病变多仅累及单一肠段,直肠受累少见,溃疡小而表浅,病理学表现为慢性炎,隐窝炎罕见;UC病变多起源于直肠,呈连续性,溃疡弥漫,病理学表现为慢性炎伴多种炎性细胞浸润,隐窝炎、隐窝脓肿常见。结论:根据性别、年龄、病程以及临床、实验室、内镜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IC与UC的鉴别诊断。

  • 标签: 结肠炎 缺血性 结肠炎 溃疡性 诊断 鉴别 回顾性研究
  • 简介:儿童眩晕型癫痫属部分发作性癫痫,以发作性眩晕为主。发作性眩晕伴心慌、恶心、呕吐为特征。由于引起眩晕发作的原因很多,发作时没有意识障碍和抽搐,所以病人常首诊于其他科室,使部分病人漏诊或误诊。现将我院2004~2005年资料完整的38例儿童眩晕型癫痫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眩晕型癫痫 脑电图 儿童 发作性眩晕 发作性癫痫 眩晕发作
  • 简介:病人男,62岁。因胸闷、乏力3h伴出汗于2004-05-30入院。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服药不规则,疗效不确切;10年前行胃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化疗1次,未复发。入院查体:T36.5℃,P58次/min,R18次/min,BP109/80-mmHg,神志清,精神稍差,发育好,营养良好,主动体位;皮肤稍湿冷,巩膜无黄染,未见出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瞳孔正常,颈部软,甲状腺无肿大,气管居中,

  • 标签: 主动脉夹层瘤 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分析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7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设置为参照组(n=39)、研究组(n=39),其中参照组辅以常规护理,研究组辅以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健康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优良率均高于参照组,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纠正其遵医行为,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临床效果确切。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综合护理 遵医行为
  • 简介:患者。男。43岁,农民。因双下肢瘀点、瘀斑7天.加重伴腹痛1天入院。患者7天前始不明原因逐渐出现双下肢瘀点、瘀斑,双膝、踝关节肿胀、疼痛。在当地医院按过敏性紫癜口服抗过敏药物,效果差。于入院前1天皮肤瘀斑增多。并出现上腹部剧痛,放射至后背,屈曲位减轻,平卧位加重。开始为阵发性绞痛,后为持续性钝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瘀斑 血性腹水 下肢 急性胰腺炎 患者
  • 简介:病人女,42岁,气功所致精神障碍4年,此次因乱语、思维分裂、行为怪异、不知羞耻再次人院。经氯氮平、氟哌啶醇、氯硝西泮等药物治疗,20余天后病情好转,症状基本消失,能进行正常交流。一天下午突然找护士说:“快点把病房的男的都赶出去”。问其原因,则说:“没法说”。继续追问,说:“急着干那种事”。怀疑病情反复,经肌注氯硝西泮2mg,10min后病人

  • 标签: 性欲亢进 症状表现 抗精神失常药 椎体外系反应
  • 简介:门脉性肺动脉高压是伴或不伴晚期肝病患者在门静脉高压基础上出现以肺动脉压升高和肺血管阻力增加为特点的疾病。门脉性肺动脉高压显著增加患者病死率。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治疗药物,肝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重点介绍了门脉性肺动脉高压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

  • 标签: 门脉性肺动脉高压 肝硬化 诊断 治疗
  • 简介:2001-01/2004-01我院急救中心共接诊腹主动脉瘤病人19例。其中男15例.女4例。腹主动脉瘤直径>10cm者2例,7~10cm者8例,4~7cm者9例。19冽病人中有7例曾在院外误诊,误诊为慢性胃炎者3例,急性胆囊炎1例,肠梗阻1例,坐骨神经痛2例,有4例早已诊断明确,8例为首次就诊病例。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延时诊断 误诊 原因
  • 简介:目的探讨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是否保留左结肠动脉分为两组,对照组不保留左结肠动脉,观察组保留左结肠动脉。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手术结果及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直径、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切口感染、肠梗阻和腹腔感染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残端缺血改变例数和游离脾曲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和转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可完成与不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同样的淋巴结清扫,不增加患者的远期复发率和转移率,可显著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残端缺血眭改变例数和游离脾曲,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保留左结肠动脉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 预后
  • 简介:目的探索减少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tuepancreatitis,SAP)并发症,降低其病死率的新途径。方法1994—10/2002—02用区域性动脉灌注(Rigionalarterialinfussion,LAI)四联给药方法治疗SAP91例,其中≥60岁44例,死亡2例,均为70岁以上病人,病死率4.54%(2/44);结论老年胰腺炎病人症状不典型,合并症多,手术风险大,区域性动脉灌注给药为主的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老年胰腺炎病人。

  • 标签: 区域性动脉灌注 老年人 重症急性胰腺炎 病人 临床体会 病死率
  • 简介:近年来,许多研究显示消化性溃疡(PU)与幽门螺杆菌(Hp)密切相关。采用质子泵阻滞剂+抗生素,或以铋剂+抗生素的二、三联疗法.可加快PU愈合,减少复发。我们采用国产H2受体阻滞剂(泰胃美)+呋哺唑酮+铋剂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的出血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探讨其根除Hp.预防溃疡复发与再出血的远期疗效。

  • 标签: 治疗 三联疗法 出血性 铋剂 远期疗效观察 十二指肠溃疡
  • 简介:肝假性动脉瘤(hepaticarterypseudo-aneurysm,HAPA)是一种罕见的肝脏疾病,因不同原因导致肝动脉血管壁的异常膨大突起,呈囊袋状,临床上常常表现为右上腹疼痛,伴黑便。如救治不及时,动脉瘤可破裂、致死。我院收治1例HAPA患者,现将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肝假性动脉瘤 弹簧圈 明胶海绵微粒
  • 简介:目的评价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至2012年12月的最新数据,收集所有TACE联合无水乙醇注射与单纯TACE治疗肝细胞癌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5.1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13个RCT共962例患者,显示TACE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均较单纯TACE更优,其OR值分别为3.78(95%CI为2.79-5.12)、3.07(95%CI为2.27-4.17)和5.84(95%CI为2.86-11.93);在其中6个RCT共294例患者,联合治疗患者血清甲胎蛋白下降至正常者显著优于单纯TACE治疗组(OR=4.0,95%CI为2.24-7.15),但两组间AFP下降(≥25%)而未达正常者无明显差异(OR=1.24,95%CI为0.68-2.27);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TACE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患者生存率及AFP下降至正常均优于单纯TACE治疗,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 标签: 肝细胞癌 肝动脉栓塞化疗 无水乙醇注射 META分析 疗效
  • 简介:目的:在动物实验观察肝硬化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被分为对照组(n=6)、高脂组(n=8)、四氯化碳(CCl4)组(n=12)和高脂联合CCl4组(n=14),采用CCl4诱导肝硬化,观察高脂饮食诱导脂肪性肝损伤及动脉硬化,在10周末处死动物,比较血清转氨酶、血脂、空腹血糖以及肝脏和升主动脉形态学变化。结果高脂饮食组和复合模型组动物均成功复制出动脉硬化和脂肪性肝损伤模型;CCl4组动物血清ALT(87.42±57.92)IU/L和AST(137.33±114.54)IU/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1.33±17.76)U/L和(63.67±29.06)IU/L,P〈0.05],伴明显的肝脏脂肪变、炎症及纤维化,而动脉内膜/中膜(I/M)比值及内-中膜厚度(IMT)无显著改变;与对照组比,高脂组和复合模型组动物血清转氨酶、血脂和血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肝脏脂肪变、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明显,并且I/M比值及IMT显著升高;与高脂组比,复合模型组血清ALT[(169.63±88.08)IU/L对(51.00±46.23)IU/L,P〈0.05)]和肝纤维化半定量计分[(8.80±4.87)对(5.71±3.15),P〈0.05)]升高,而I/M比值则显著降低[(0.52±0.23)对(1.13±0.32),P〈0.01],但IMT仅略有下降[(226.01±51.38)μm对(256.60±54.27)μm,P〉0.05]。结论CCl4与高脂饮食联合作用将加重家兔肝脏炎症损伤程度,但动脉硬化程度较单纯高脂饮食干预反而有所减轻。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肝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 四氯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