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protuberans,DFSP)是少见的皮肤软组织低度恶性肿瘤。DFSP常发生在躯干、四肢,其次是头颈部,其发生于乳腺皮肤的比较罕见[1-2]。同时,DFSP临床常表现为突出于体表的结节状软组织肿物,一般能较早发现并进行手术治疗,所以影像学报道相对较少。为提高放射科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准确性,现将天津市人民医院诊断的1例乳腺DFSP报道如下。一、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7岁,于2015年1月无意中发现左侧乳房肿物,偶有胀痛不适,并于2015年10月以“左乳房肿物”收住天津市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科。
简介:我院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和201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医院及护理部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活动方案,如:床旁工作手册的建立和使用、APN排班模式、天使护航卡的使用、护士移动武工作站、流程化管理等。其中床旁护理服务执行单的有效应用,在优质护理工作申发挥了重要作用。向病人公开了护理服务的具体工作,既保证了基础护理的有效落实,提高病人满意度,从而对护理管理质量的持续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简介: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不同镇痛方式对产妇的泌乳状况及对血清泌乳素(PRL)的影响。方法孕足月初产妇120例分为四组;A组剖宫产术后采用硬膜外芬太尼、布比卡因自控镇痛(PCEA);B组为剖宫产术后静脉芬太尼自控镇痛(PCA);C组为剖宫产术后未行镇痛;D组为阴道自然分娩。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PRL浓度,VAS估计镇痛效果。结果24h后,B组疼痛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48h不同时间,C组疼痛评分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前,C组疼痛评分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D组产妇产后开始泌乳时间早、母乳量充足时间晚、7d纯母乳喂养率高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h、48hPRL水平均明显高于产前(P〈0.01);C组产后24h、48h,PRL水平均低于A/B/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芬太尼、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效果优于静脉镇痛,产后镇痛未见对血PRL水平及泌乳等的影响,疼痛是影响产妇泌乳的因素之一。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术配合放疗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统计的5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术配合放疗,记录她们的术后生存率、复发率以及远处转移率。术后长期回访复查,统计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结果:保乳术配合放疗治疗早期乳腺癌,52例全部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发生远处转移1例。对术后乳腺外观行Rose标准评定,52例患者中优为41例,良为9例,尚可为2例,美容效果优良率达96.15%。结论: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术配合放疗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优良,与传统根治术相比无统计学差距。但是,早期乳腺癌保乳术配合放疗,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的美容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率。
简介:目的探讨乳管内窥镜及介入治疗法诊治积乳症、闭塞性乳管炎及导管扩张症。方法选取本院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乳管镜诊断为乳腺疾病患者7426例,年龄25~74岁,平均36.8岁,全部为女性。根据镜下表现分组:积乳症组(2466例)、闭塞性乳管炎组(2026例)及导管扩张症组(2934例),3组均给予介入治疗,3~4周为1个疗程。随访3~36个月。结果7426例患者中,总治愈率为62.59%(4648/7426),总有效率为93.33%(6931/7426)。积乳症组有效率达96.15%,治愈率达72.91%;闭塞性乳管炎组有效率达90.57%,治愈率达53.95%;导管扩张症组有效率达92.88%,治愈率达59.88%。并发症:乳管皲裂25例,细菌感染13例,血肿3例,未发现医源性感染。结论乳管内窥镜对积乳症、闭塞性乳管炎及导管扩张症具有特异性诊断作用。乳管内窥镜介入治疗直接有效。
简介:目的探讨85例单乳单孔乳白色乳头溢液临床因素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9年5月本院收治的85例单乳单孔乳白色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因素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关系。定性资料的比较采用两样本率X^2检验或连续性校正X^2检验。结果本组患者中,乳腺癌患者约占14.12%(12/85),年龄〉50岁的乳腺癌患者比年龄≤50岁者多见(X^2=14.43,p=o.oo);绝经期乳腺癌患者比未绝经者多见(X^2=33.27,=o.oo);病程〉12个月的乳腺癌患者比病程≤12个月者多见(X^2=8.89,P=o.oo);乳管内占位距离乳头距离〉2cm的乳腺癌患者比≤2cm者多见(X^2=24.04,P=0.00);伴有肿块的乳腺癌患者比不伴肿块者多见(X^2=20.64,P=0.00);左侧乳头溢液患者乳腺癌发生率与右侧乳头溢液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P=0.76)。纤维乳管镜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为83.33%(10/12)。结论单乳单孔乳白色乳头溢液患者乳腺癌风险较高,多见于年龄〉50岁、绝经期、病程≥12个月和乳管内占位距离乳头〉2cm的患者,并多伴有肿块,临床不可忽视。纤维乳管镜对单乳单孔乳白色乳头溢液患者的乳腺癌诊断符合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