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研究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弥散加权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异常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其与脑出血90d#i后的相关性。方法2010年12月-2012年5月,连续入组北京天坛医院急诊就诊的发病24h之内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于发病72h内进行MRI检查,收集患者临床、影像学、实验室检查信息。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与DWI异常可能的相关因素,并分析DWI异常与90d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共有95例自发性脑出血病例纳入本研究,其中11例出现DWI异常,弥散异常发生率为11.8%。DWI异常主要位于皮层、皮层下,多数无临床症状(90.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DWI异常相关的因素包括:微出血病灶数目[优势比(oddsratio,OR)1.08;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1)1.00-1.17;P-0.04],脑叶出血(OR5.84;95%CI1.27-26.96;P-0.02)及发病72h平均动脉压升高(OR0.94;95%CI0.88~0.99;P=0.04)。脑出血后急性期DWI弥散异常的发生和患者短期(90d)预后相关性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74)。结论脑出血后急性期微出血病灶数目、脑叶出血,发病72h平均动脉压升高与脑出血后急性DWI异常的发生相关,急性期弥散异常的发生和脑出血患者90刮每床预后无显著相关性。
简介:目的应用神经影像检查,分析大脑中动脉闭塞性疾病(MCAOD)患者梗死类型分布和脑灌注异常。方法对经CT血管造影(CTA)证实的116例MCAOD患者的CT平扫、CT灌注成像(CTP)和CTA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其脑梗死类型分布和脑灌注改变。结果116例患者中,CTA共检出133条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其中单侧者99例,双侧者17例。其中MCA闭塞25条,重度狭窄39条,中、轻度狭窄69条。CT或MRI显示腔隙性脑梗死(LIS)45例,各型分水岭脑梗死(CWSI)38例,流域性脑梗死26例,纹状体内囊梗死(SCI)10例,未检出梗死病灶14例。CTP显示MCA供血区内脑血流灌注异常96例。其中58例有MCA供血区的大范围血流灌注减低。未检出血流灌注异常者37例。结论由于MCA狭窄的部位、程度和发病机制的不同以及侧支循环的建立,MCAOD可造成不同类型的脑梗死和血流灌注异常。
简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s,TIA)是脑血管病中一个古老而又常见的问题。然而自提出TIA的概念到今天,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经过众多科学家的不懈研究,人们对TIA的认识从理论到临床实践都有了深刻的变化。TIA已经不仅仅是与脑血管病相关,其内涵和延伸涉及到了心血管病、周围血管病和代谢综合征等,并且与血管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覆盖了神经内科、心脏内科和血管外科等相关科室,一个"大血管病"的新理念逐渐浮出水面。本期主要探讨了TIA的诊断、病因及发病机制、TIA与其他血管病的关系,以及影像学、尤其磁共振弥散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在TIA研究中的应用等问题,希望能够引起同道们的关注和争论,使之对TIA的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简介: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异常的情况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对此可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理科自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3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组,予以奥氮平单药治疗4周)及40例健康者(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基线)、后测定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100(aPOB100)、脂蛋白a(LPa)、空腹血糖(FBS)、空腹胰岛素(INS)及C肽,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腰臀比(WHR)和体重指数(BMI),并将病例组与对照组、病例组治疗前后各项代谢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例组HDL、aPOAI明显低于对照组,腰臀比、IR、1NS、C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治疗后BMI、腰围、腰臀比、胰岛素、IR、TC、TG、LDL、aPOB100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本身可能存在某些代谢异常的易感素质.其高代谢异常发生率可能是其易感素质与抗精神病药物共同作用的结果。
简介: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对8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TIA组)和76例非心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血管形态、内-中膜厚度、有无斑块和颈动脉内径。同时进行血脂水平测定。结果TIA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63.41%),对照组检出率(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血脂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血脂代谢异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脂异常进行的积极干预,对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
简介:目的分析原发性失眠症患者人格发展异常过程。方法运用GMPI对原发性失眠症患者与健康人进行调查,分析2组人群差异及发现某些规律。结果失眠患者与健康人在三个年龄段存在的差异不同,其中童年期的差异尚小,仅仅表现于自主性发展水平弱于健康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失眠症患者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人格发展不足,重点表现在思维方式、社会恐惧感、自主性三个方面(P〈0.05或0.01);不同年龄的患者在三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上小学之前,小于36岁的患者与大于50岁的患者表现出较明显的差异(P〈0.05或0.01),但36~50岁之间的患者未发现与这2组患者的明显差异;在上小学至18岁这个年龄段的人格发展方面,继续保持这一趋势,但在这个阶段,在某些方面,小于36岁的患者组与36~50岁之间的患者组的差异也渐趋明显,尤其体现在不良教养方式以及社会自我、心理自我、独立性及自主性等方面。普遍的,小于36岁的患者组失眠症患者在自我分量表以及情绪情感分量表表现出的发展水平较低,而特殊的,在事业观维度,小于36岁的患者组表现出较高的发展水平。结论原发性失眠症患者与健康人的人格发展过程存在差异,而且具有时代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