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正>先天性第一鳃沟发育异常形成的瘘管在临床上很少见,误诊率很高。笔者收治二例,现报道如下:例1,患者男,21岁,因右耳后反复红肿、流脓8年于1996年5月9日入院。患者8年前无诱因出现右耳后红肿、疼痛,皮肤破溃后流出粘稠黄绿色脓液,排脓后症状消失。此后每年反复出现右耳

  • 标签: 先天性 第一鳃沟 误诊率 漏诊 异常形成 胸锁乳突肌
  • 简介:甲状腺癌临床比较少见[1],病理类型以乳头状癌及滤泡状癌多见。本文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月外科治疗的43例双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其手术方式及并发症的预防进行总结。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患者43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34例;年龄19~80岁,平均50.3岁;病程1d~20年,平均17.7个月。

  • 标签: 双侧甲状腺癌 滤泡状癌 外科治疗体会 乳头状癌 颈淋巴结清扫 甲状腺全切除
  • 简介:目的比较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患与对眼视网膜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的图像特征。方法应用频域OCT对30例(60眼)单眼发病急性CSC患者患和对眼的黄斑部视网膜显微结构进行检测,比较患组与对组黄斑中心凹外核层厚度、光感受器层(IS/OS层)、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形态差异。结果所有30例患者患眼均有不同程度黄斑部视网膜浆液性脱离,对眼中有4眼(13.3%)存在轻度视网膜浆液性脱离;患组黄斑中心凹外核层厚度均值为(95.32±24.87)μm,对组为(98.80±14.36)μ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27,P=0.110)。患组中IS/OS层厚度均匀一致者12眼(40.0%),对组20眼(66.7%);患组IS/OS层厚度均匀一致伴内外节缺损、不均、凸起增厚者共18眼(60.O%),对组共10眼(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8,P=0.038)。患组中出现RPE异常者有24眼(80.0%),对组中有8眼(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7.143,P=0.000)。结论频域OCT能清晰显示急性CSC患者的细微病理结构改变,单眼发病CSC患者中一部分对眼存在IS/OS层和RPE异常,但是其发生率较患眼低。(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3,13:165—167)

  • 标签: 相干光断层扫描 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急性 浆液性 对侧眼
  • 简介:1手术类型颅底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居多。颞骨任何部位发生的鳞状细胞癌在手术治疗前,均应先作放疗。颞骨切除的手术有2种方式,一种是整块颞骨连同肿瘤切除,另一种是分块切除,以保存神经血管结构。历史上曾仅靠作乳突根治术来治疗颞骨恶性肿瘤,因疗效差已被扩大的颞骨切除手术替代。颞骨切除术经数十年努力改进,不断扩大切除范围,疗效有所提高,但结果仍不够理想。其原因主要是局部复发。

  • 标签: 侧颅底恶性肿瘤 耳显微外科 切除术 鳞状细胞癌 分块切除 肿瘤切除
  • 简介:目的:应用视网膜厚度分析仪(RTA)对青少年正常眼黄斑视网膜厚度进行测定,以确定国人参考值范围及正常地形图的特点.方法:对100眼经眼科检查确认的正常眼按同一方法进行黄斑RTA图像采集,使用随机软件对其厚度进行测量,并按照青少年黄斑地形图特点,人工测量不同黄斑分区距中心小凹的跨度,计算黄斑不同分区的范围及视网膜厚度的平均值.对结果应用多元回归方法探讨年龄、性别、眼别对视网膜厚度的影响.结果:黄斑可分为中心小凹、中心凹、旁中心凹,中心小凹直径为428±165μm,中心凹平均直径为1356±277μm,旁中心平均直径为1450±226μm;黄斑部视网膜平均厚度168±14.3μm,黄斑各部位测量所得数值为:中心小凹为128±22μm,中心凹为138±17.6μm,旁中心凹为169±15μm,不同分区视网膜厚度有明显差异(P<0.05),年龄对中心凹和中心小凹平均厚度影响最大(P<0.05);不同性别、眼别对视网膜厚度无影响(P>0.05).我国青少年不同分区视网膜平均厚度低于RTA软件的正常参考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RTA能够对活体视网膜厚度进行精确的量化测定,青少年黄斑厚度测定值可作为我国正常青少年人群黄斑视网膜厚度的正常值参考.

  • 标签: 青少年 黄斑区 活体测量 分析
  • 简介:目的提高对单声带麻痹病因的认识及诊断.方法对61例以单声带麻痹为主要临床表现且最终诊断为喉外恶性肿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1例肿瘤中依次为肺癌29例(47.54%)、食管癌17例(27.87%)、甲状腺癌8例(13.11%)最常见.结论部分喉外恶性肿瘤以单声带麻痹为主要临床表现,对单声带麻痹患者应作全面而详细的检查,以防漏诊、误诊.

  • 标签: 单侧声带麻痹 主要临床表现 恶性肿瘤 回顾性分析 甲状腺癌
  • 简介: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颞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27例(36眼)青比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并采用颞上象限或颞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情入术,术后随访3-12个月,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结果34眼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2眼视力不变术中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眼压(13.26±3.48)mmHg。功能性滤过泡保留完整,未见瘢痕化及渗漏。结论颞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对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操作简单,视力提高明显,术后并发症少,眼压控制稳定。

  • 标签: 青光眼 白内障 人工晶体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
  • 简介:目的评价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黄斑视网膜分析系统(macularedemamodule,MEM)的三个技术参数,了解其变异性及可重复性来判断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8例(78只眼)正常健康志愿者应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黄斑视网膜分析系统进行检查。分析扫描深度值(Z)、视网膜信号宽度值(W)、水肿指数值(E)三参数的均值及变异系数,并分析黄斑反射图、地形图、信号宽度图、水肿指数图的图像特征。结果黄斑中心0.5mm范围内视网膜扫描深度均值(Z)为1.4430848,变异系数55.6%。W值为795.27±193.53,变异系数17.6%。E值为1.13±0.35,变异系数27.8%。不同个体三参数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个体变异较大。不同时间段三参数测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EM可对黄斑视网膜厚度进行量化分析,个体变异较大,但重复性好,HRT-Ⅱ检查适合黄斑疾病的个体随诊观察。

  • 标签: 黄斑水肿 视网膜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单内直肌截除术治疗儿童残余性和复发性外斜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其在不同外斜视类型及不同初次手术方式应用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9-01/2013-02在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行单内直肌截除术治疗的残余性和复发性外斜视连续性病例48例48眼,观察术后第Id,6wk以及末次随访(术后6~32mo)时患儿眼位、眼位非共同性、融合功能及立体视锐度情况。结果:术后第Id手术正位率为83%(40/48),欠矫率为4%(2/48),过矫率为13%(6/48);术后第6wk手术正位率为81%(39/48),欠矫率为13%(6/48),过矫率为6%(3/48);末次随访时正位率为75%(36/48),欠矫率为25%(12/48),无1例过矫。不同初次手术方式和不同外斜视类型患儿末次随访时手术正位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68、0.50)。术后所有病例均未出现眼球运动非共同性和眼球外转受限。结论:单内直肌截除术是治疗儿童残余性和复发性外斜视的安全有效术式,其在不同外斜视类型及不同初次手术方式应用的疗效无差异。

  • 标签: 单侧内直肌截除术 外斜视 复发性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颞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54例(72眼)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采用颞上象限或颞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12个月,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结果65眼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7眼视力不变。术中、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眼压(13.40±3.56)mmHg。功能性滤过泡保留完整,未见瘢痕化及渗漏。结论颞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对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操作简单,视力提高明显,术后并发症少,眼压控制稳定。

  • 标签: 青光眼 白内障 人工晶体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
  • 简介: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60例白内障患者的手术眼作为手术组,对眼作为对照组,两组术前、术中无并发症,术前和术后1wk;1,3,6mo黄斑行OCT测量,观察两组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化。结果:手术组:术后1wk和1,3mo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术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mo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mo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其中12眼术后出现黄斑水肿,均发生于术后2-4wk,包括10眼中心凹增厚及2眼黄斑囊样水肿,其中11眼于6mo内自愈。对照组:术前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术后1wk;1,3,6mo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组与对照组:两组术前、术后6mo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1wk和1,3mo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显著增加,少数患者会出现黄斑水肿,但绝大多数患者可自愈,预后良好。

  • 标签: 黄斑中心凹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黄斑囊样水肿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性持续黄斑水肿患者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riamicinoloneacetonide,TA)治疗后黄斑功能的变化.方法:外伤性持续黄斑水肿眼20例20眼,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0.1mLTA.治疗后随访3mo,观察治疗前后视力、黄斑神经上皮厚度、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N1,P1波的潜伏期和反应密度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3mo,矫正视力0.78±0.11,与治疗前(0.21±0.09)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mo,黄斑神经上皮平均厚度158.00±13.73μm,与治疗前(321.67±42.24μm)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mo,mfERG1,2环N1,P1波潜伏期和反应密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A治疗外伤所致持续性黄斑水肿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水肿消退后黄斑功能得到改善.

  • 标签: 黄斑水肿 曲安奈德 玻璃体腔注射 光学相干光断层扫描 多焦视网膜电图
  • 简介: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检查比较屈光参差性单眼弱视青少年弱视眼与非弱视眼黄斑视网膜厚度(macularretinalthickness,MRT)、黄斑容积的差异,研究弱视眼视网膜黄斑参数的特征。方法:选取屈光参差性单眼弱视青少年31例,利用OCT技术分别检测双眼黄斑视网膜厚度和容积,比较同一受检者弱视眼与非弱视眼的差异。并用A超测量眼轴长度,分析黄斑厚度、黄斑容积与眼轴的关系。结果:弱视眼黄斑中心凹1mm区域及鼻内圈厚度比正常眼厚(P=0.0358,0.0003),而黄斑部位其它分区厚度及黄斑总容积弱视眼和正常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弱视患者间黄斑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弱视眼及非弱视眼黄斑参数与眼轴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屈光参差性单眼弱视青少年弱视眼黄斑的组织结构上存在一定差异。

  • 标签: 弱视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黄斑 视网膜厚度 屈光参差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高度近视性弱视者弱视眼黄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厚度,探讨该类弱视的程度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厚度的关系。方法:选取先天性高度近视(10g/L阿托品眼膏散瞳后〉-4.00DS)并伴有弱视患者12例20眼。年龄3.5~15岁。采用傅立叶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fourier-domain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FD-OCT)测量弱视眼的黄斑神经节细胞厚度以及黄斑视网膜厚度,并比较神经节细胞层厚度占视网膜层厚度的比例与患者弱视及近视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我们发现高度近视患者近视程度与最佳矫正视力无明显相关性,近视程度高的患者其神经节细胞层相对厚度有变薄现象。结论:先天性近视性弱视的患者黄斑中心神经节细胞层厚度占视网膜厚度的比例有下降。

  • 标签: 先天性高度近视 弱视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黄斑 视网膜厚度 神经节细胞厚度
  • 简介:目的调查上海市奉贤奉城镇60岁以上老年人群干眼的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3年6~12月对上海市奉贤奉城镇60岁以上人群采用随机整群分组抽样法,进行问卷调查,对有阳性症状的受检者做裸眼视力、裂隙灯、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睑板腺功能检查。结果随机抽取受检者2387例,实际受检者2058例,应答率为86.2%。受检者中干眼患者295例,患病率为14.3%,女性患病率为18.0%(208/1153),男性患病率为9.6%(87/905),女性高于男性(χ^2=29.22,P〈0.05);80岁以上人群的干眼患病率为21.3%,70~79岁为15.8%,60~69岁为9.2%(χ^2=36.61,P〈0.005)。结论上海市奉贤奉城镇60岁以上人群中,女性的干眼患病率高于男性。干眼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眼干涩、视疲劳、异物感为最常见症状,局部及全身多种因素均影响干眼的发生。干眼的社区防治对郊区眼病防治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老年人 干眼 患病率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眼睛是心灵之窗”。眼病的防治工作历来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卫生部门的关心和支持。根据“1991—2000年上海市防盲和初级眼保健规划”的要求,十多年来,我的眼防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特别是在卫生局、民政局、残联和各街道的通力协作下,我广大眼病防治人员本着服务社区,服务居民的宗旨,围绕着防盲治盲;社区、

  • 标签: 初级眼保健 防治工作 防盲治盲 上海市 老年人 眼病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市普陀4-7岁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问卷调查在筛选疑似病例中的价值。方法以班级为单位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从上海市普陀幼儿园及小学一年级中抽取4-7岁学生6000例,由学生家长填写问卷,再从中随机抽取无打鼾或轻微打鼾者10例,有频繁打鼾症状的儿童42例,行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实际调查人数5040(应答率为84.0%),有效问卷4045份(有效率为80.23%),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0.94为标准,根据多导睡眠监测结果,估算上海市4-7岁儿童OSAHS的患病率为3.91%。AHI与腺样体肥大相关性较强(偏相关系数为0.373);将问卷中打鼾、憋气、反复翻身、夜尿发生率等选项分配一个0-4分的数值,调查问卷得分与AHI呈正相关(r=0.518)。问卷中打鼾、张口呼吸选项的敏感度较高(95%、87%),特异性一般(67%、79%);憋气、憋醒选项敏感度一般(66%、29%),特异度较高(93%、100%);夜尿及反复翻身选项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市普陀4-7岁儿童OSAHS的患病率估计为3.91%,腺样体肥大为患病主要原因;设计合理的调查问卷可用于初步筛选儿童OSAHS疑似病例,对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 阻塞性 流行病学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