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细胞因子形成的缓释对脂肪移植细胞再生和早期血运重建的生物学效应。方法:制备浓度为2μg/mL人源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A)和同浓度bFGF溶液,以葡聚糖颗粒为载体,分别加入上述2种细胞因子和生理盐水溶液.制成相应的缓释制剂。取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切取腹股沟脂肪行背部皮下自体脂肪移植术。A组植入脂肪珠加入葡聚糖-生理盐水缓释颗粒。B组同法加入葡聚糖VEGF—A缓释颗粒,C组同法植入加葡聚糖-bFGF缓释颗粒。在第7、14、30天,随机处死动物各1只,作常规组织切片,观察移植脂肪细胞和前细胞的组织学表现.用墨汁灌注微血管显像法观察移植血管早期生成密度。术后90天,将剩余9只大鼠处死.取移植.测量残留质量。采用SPSSl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植入术后7、14、30d,移植A、B2组为经典的脂肪移植吸收.未见前脂肪细胞再生.而C组表现为新脂肪细胞激活再生。血管计数表明:7、14d时移植B、C组均显著高于A组(P〈0.05),B、C2组无显著差异(P〉0.05),30d时,3组无显著差异。90d后,C组移植的终质量显著大于A、B组(P〈0.05),A、B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VEGF—A缓释和bFGF缓释均能促进早期血运重建.但bFGF缓释还可有效激活移植中的前细胞,因而保存了最大残留体积,为整形外科的自体脂肪植吸收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法。

  • 标签: 载体 VEGF—A bFGF 脂肪珠移植术 葡聚糖颗粒
  • 简介:目的:探讨质过氧化作用在+Gz所致的咬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体重为200-250克雄性Wistar大鼠14只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7只.A组用特制的固定装置固定5min,B组固定于动物离心机的转臂上,加速度曲线为梯形,G值增K率约为0.5G/s,+10Gz峰值持续时间为30s,间隔+1Gz60s,连续5times/d,4d/wk.共3周.离心后测定咬肌匀浆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与A组相I比.B组咬肌组织匀浆中MDA含量均明显升高,而SOD含量未见变化.结论:增多的自由基与机体清除自由基能力之间平衡失调在咬肌发生病理改变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 标签: 加速度 咬肌损伤 脂质过氧化作用 +GZ 病理学
  • 简介:由肿瘤、外伤及先天性疾病导致的口腔颌面缺损,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这些颌面缺损不仅对患者造成咀嚼、吞咽、语言等功能障碍,生活质量低下;同时,还导致患者容貌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赝复修复是除外科手术外另一种有效恢复患者口腔功能和容貌的方法,在临床开展应用比较多[1]。但是目前关于其制作过程较详细的文献较少。患者,女性,42岁,8个月前因上颌骨肿瘤行上颌骨切除手术,现要求修复缺损。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赝复体 注塑树脂
  • 简介:随着可选择的种植和可用的、经上皮的基台数量不断增加,选择合适的基台可能成为既复杂又易引起混乱的问题。许多修复科医生采取制作昂贵的个别基台的办法来避开这种选择过程。尽管个别式基台在当时是必不可少的,但预成的基台常常是更称心的。此文将描述适用的各类基台,并有条理性和系统性地展示对于特定临床条件下如何选择适宜的基台。讨论的标准包括种植的位置,角度,软组织高度以及颌间间隙。本文就实验室条件下用间接方法选择基台的内容综述种植基台的最新改变和发展。

  • 标签: 种植体 支持式固定修复体 基台
  • 简介:颌骨缺损不仅使患者口腔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面部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畸形,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1].常规义齿修复存在固位差,咀嚼效率低等缺点,本文在3例下颌骨缺损修复中,应用了种植联合磁性附着的修复方式,现将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下颌骨缺损 联合 种植体 患者 修复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从人脂肪组织中提取的血管周干细胞(humanperivascularstemcells,hPSCs)的特点,并探讨其成骨、成及成软骨分化的能力。方法采用流式荧光细胞分选技术(FACS)在12例行吸手术患者的脂肪标本中分选出人基质血管成分(humanstromalvascularfraction,hSVF)和由周皮细胞(CD34^-、CD146^+、CD45^-)与外膜细胞(CD34^+、CD146^-、CD45^-)组成的hPSCs进行培养,比较其克隆增殖能力,然后将2种细胞进行成骨、成和成软骨诱导,诱导结束后分别进行茜素红染色、油红O染色和阿尔新蓝染色,并检测成骨诱导后的成骨相关基因mRNA表达。结果hSVF和hPSCs均以纺锤形成纤维样细胞生长,hPSCs呈现出更快的融合趋势,且细胞形态更均一。hPSCs细胞相比于hSVF具有更强的克隆增殖能力(P〈0.05)。hPSCs细胞在成骨及成软骨方向比hSVF具有更强优势,而hSVF在成方向比hPSCs具有更强优势。成骨诱导后,hPSCs的成骨基因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和骨钙素(osteocalcin,OCN)的相对表达量要明显高于hSVF(P〈0.05)。结论hPSCs细胞具有干细胞的多项分化潜能,且其在成骨方向具有很强优势,可成为骨组织工程学中理想的种子细胞来源。

  • 标签: 人血管周干细胞 人基质血管成分 成骨分化 成脂分化 成软骨分化
  • 简介:目的:研究牙龈卟啉单胞菌多糖(Pg-LPS)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系ST-2在成骨分化过程中Eph受体酪氨酸激酶A4基因(EphA4)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终浓度10μg/mL的Pg-LPS与ST-2细胞共培养,分别在培养第1、3和7天,采用RT-PCR技术检测EphA4基因及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Ⅰ型胶原蛋白(ColⅠ)和碱性磷酸酶(ALP)等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实验组EphA4基因表达在培养第1、3和7天时比对照组分别减少2.5、2.4和2.3倍,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Runx2基因表达在培养第1、3天比对照组减少,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但在第7天两组表达均不明显;实验组ColⅠ和ALP基因表达在培养第1、3和7天时均比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g-LPS能抑制ST-2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EphA4基因的表达,同时也抑制成骨相关基因Runx2、ColⅠ和ALP的表达。

  • 标签: EphA4基因 成骨细胞 牙龈卟啉单胞菌 脂多糖
  • 简介:目的:评价微型种植联合磁性附着修复老年无牙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5月至12月来自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老年无牙颌患者15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68-83岁,平均年龄70.2岁,共植入微型种植38颗。所有病例于种植负重后3个月、9个月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义齿舒适度、义齿稳定性、语言能力、义齿清洁性的满意度。结果:在观察期内38颗微型种植中有2颗种植脱落,其余36颗种植均获得了良好骨结合。种植负重后3个月、9个月分别与种植负重之前相比,义齿舒适度、义齿稳定性、语言能力VAS评分经SPSS17.0进行配对t检验均有差异(P〈0.01),义齿清洁性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微型种植联合磁性附着在老年无牙颌患者的应用中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微型种植体 磁性附着体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联合牙龈卟啉单胞菌多糖(P.g-LPS)局部应用对大鼠牙周组织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成功构建18只SD大鼠牙周急性缺损模型,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在缺损对应口腔内局部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CsA2mg/kg(CsA组)或CsA2mg/kg+P.g-LPS1μg(CsA+P.g-LPS组),30d后处死全部大鼠,切取双侧下颌骨制作标本切片,HE染色观察CsA单独应用及与低剂量P.g-LPS联合应用对大鼠牙周组织缺损修复的影响。结果CsA2mg/kg单独及与低剂量P.g-LPS联合应用,对大鼠牙周组织缺损的修复均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模拟人体牙周炎恢复期低毒素、微炎症状态的牙周情况下局部应用CsA,既不会促进微炎症状态下的缺损修复,也不会与微炎症表现出协同作用而导致牙周组织的损害。

  • 标签: 环孢素A 牙龈卟啉单胞菌 脂多糖 大鼠 牙槽骨
  • 简介: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gingivalis,Pg)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umanperiodontalligamentcells,hPDLCs)后Notch信号通路的表达及其对RANKL/OPG表达的影响。方法:酶消化法结合组织块法原代培养hPDLCs,取第三代至第五代细胞给予0.1、1、10μg/mlPg-LPS刺激72h,Real-timePCR检测RANKL/OPGmRNA的表达,并选择最佳诱导浓度1μg/ml组,采用Real-timePCR检测Notch通路Notch1-2、Notch4、Jagged-1、Jagged-2、DLL-1以及Hey-1表达受体配体及目的基因表达。随后,以γ-分泌酶抑制剂DAPT预处理hPDLCs1h,予1μg/mlPg-LPS刺激72h后,Real-timePCR、Western-Bloting检测Notch通路目的基因Hey-1及RANKL/OPGmRNA、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1μg/mlPg-LPS可显著上调hPDLCsRANKL、Notch通路受体Notch4、配体DLL-1、Jagged-1及目的基因Hey-1的表达(P〈0.05);而对OPG、Nocth1-2、Jagged-2mRNA水平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此外,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可抑制Pg-LPS诱导RANKL及Hey-1mRNA及蛋白的表达上调,而仅对OPGmRNA表达有影响(P〈0.05)。结论:Notch信号通路参与调控Pg-LPS诱导的hPDLCsRANKL/OPG表达。

  • 标签: 牙龈卟啉单胞菌 脂多糖 RANKL/OPG NOTCH通路
  • 简介:磁性附着是利用磁体和衔铁间的磁引力而固位的一种修复。它解决了传统全口义齿的固位欠佳、咀嚼效率低.及可摘局部义齿因卡环而影响美观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磁性附着在临床应用中,从选择适应证到制作及口腔戴入整个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做一综述。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衔铁 磁引力 固位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不同表面形态的种植与种植周围炎发病的相关性,为进一步寻找一种更有利于种植义齿长期稳定性的种植体表面形态设计奠定基础。方法对2307例(3652枚)种植进行追踪观察0.5~10年.分析比较不同表面形态种植之间种植周围炎的发病率.考虑患者年龄、性别,种植体长度因素。结果发生种植周围炎35例,发生率0.96%。其中负重前发生种植周围炎26例,负重后发生种植周围炎9例。大颗粒喷砂酸蚀(SLA)表面、钛易耐(TiUnite)表面及可吸收性喷砂介质(RBM)表面形态的种植其种植周围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光滑表面形态的种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年龄和性别对于种植周围炎发生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97,P=0.08)。10~12mm种植显示出了更高的种植周围炎发生率。结论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粗糙表面形态的种植;年龄、性别对种植周围炎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目前的研究并不能认为种植的长度与种植周围炎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 标签: 牙种植 种植体周围炎 表面形态
  • 简介:目的:探讨球帽附着固位的下颌种植覆盖总义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8例下颌牙列缺失的患者,植入2颗种植,利用球帽附着固位制作的覆盖义齿,随访6个月—4年,从患者主观感受和X射线检查两方面观察修复效果。结果:覆盖义齿的美观、舒适、固位稳定性好,咀嚼效率高。结论:种植支持球帽附着固位的下颌覆盖义齿修复下颌牙列缺失患者临床效果好。

  • 标签: 种植义齿 球帽附着体 覆盖义齿
  • 简介:目的评价球帽型附着与ERA型冠外附着联合应用于牙列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3月至2008年5月于辽宁省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Kennedy第一、第二类牙列缺损患者27例,于根上放置球帽型附着,烤瓷冠上放置ERA型冠外附着,两种固位联合应用于牙列缺损修复,并经6个月到3年临床随访观察。结果两种附着联合应用后义齿美观、舒适、固位和稳固性能明显提高,咀嚼有力。结论球帽型附着与ERA型附着联合应用能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 标签: 球帽型附着体 ERA型附着体 冠外附着体 覆盖义齿
  • 简介:本实验室研究调查了螺钉固位的双套冠修复的载荷传导情况。实验中在铝块内埋入了3个连接了拉力计的Branemark系统种植,它们包括中间的一个EsthetiCone和两侧的Ti-Adapt基台,并在其上制作双套冠式修复,该修复还包括了近远中各一个悬臂桥。实验研究了螺钉固位和粘结固位相结合的修复固剂的缓冲能力。在EsthetiCone下应用不同厚度的垫片,可调整修复的不密合程度,在每个种植和单端桥上轮流加载50N的载荷,并测量其载荷的分布。结果显示;上紧中间修复的螺钉,可加大载荷分布范围。粘固剂调节了双套冠冠层间的不密合,明显减小了一些支持种植上的弯曲力矩,系统表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对不密合的耐受力,并能够提供多方面的修复选择。

  • 标签: 种植体 双套冠修复体 生物力学
  • 简介:目的:利用按扣式附着、磁性附着的不同优点,改善全口覆盖义齿固位.方法:针对残根牙周不同条件,制作按扣式附着和磁性附着,通过水平研磨仪确定附着的共同就位道.结果:二者的联合应用使全口义齿的固位明显提高.所有修复义齿固位稳定、咀嚼良好.结论:按扣式附着和磁性附着的联合应用,充分利用了剩余残根,提高了义齿的稳定、固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全口义齿修复 按扣式附着体 磁性附着体 附着体 覆盖义齿 固位
  • 简介:经典的粘接类间接修复是在技工室完成的,需要两次就诊:第一次完成暂时修复,第二次完成修复的粘接。本文描述的是修复的粘接步骤,包括修复的试戴、精修完成以及粘接后的抛光,属于粘接类嵌体和高嵌体最新技术的第二部分内容。本文将用两个病例逐步地介绍其临床操作程序;其中修复和窝洞的粘接处理以及树脂水门汀的选择是重点需要注意的地方。随着对粘接基本原理的认识以及由于粘接材料和技术的进步,本文所阐述的简化方法可能为后牙提供一种可预估的粘接修复手段。

  • 标签: 粘接材料 修复体 后牙 间接 树脂水门汀 暂时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多糖对人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表达Th17细胞分化相关细胞因子IL-1β、IL-6、IL-23和TGF-β的影响。方法:采用多糖提取试剂盒提取牙龈卟啉单胞菌标准株ATCC33277和高毒力株W83多糖;免疫磁珠法分选健康志愿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以大肠杆菌多糖为对照,1μg/ml牙龈卟啉单胞菌多糖处理单核细胞,分别培养12、24、36h后收集细胞和上清液,实时定量PCR及ELISA法检测IL-1β、IL-6、IL-23、TGF-β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各型多糖均可显著上调单核细胞四种细胞因子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上调作用具有时间效应,在12h达到高峰。并且三种菌株多糖对不同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多糖可显著上调CD14+单核细胞表达IL-1β,IL-6,IL-23,TGF-β,可能与牙周炎症环境中Th17细胞的分化相关。

  • 标签: 牙龈卟啉单胞菌 脂多糖 TH17细胞 细胞因子 单核细胞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C/EBPβ)、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的表达探讨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向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组织块法和有限稀释法克隆化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成骨、成诱导人牙周膜细胞,对其进行干细胞鉴定。分别成诱导正常的人牙周膜干细胞和AGEs刺激下的人牙周膜干细胞,油红O染色观测两组细胞滴形成情况。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检测成诱导后AGEs刺激下C/EBPβ、PPAR-γ表达的改变。结果:牙周膜细胞成骨诱导21d后茜素红染色出现钙化结节;成诱导21d后油红O染色出现滴;AGEs刺激后人牙周膜干细胞成过程中滴的形成增多;RealtimePCR结果显示:AGEs刺激7d后C/EBPβ、PPAR-γ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GEs可以促进人牙周膜干细胞的向分化并能改变C/EBPβ、PPAR-γmRNA的表达。

  • 标签: 糖基化终末产物 人牙周膜干细胞 脂向分化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 简介:目的:用热循环法对IPS-EmpressII热压铸瓷嵌体、Brilliant树脂嵌体与金合金嵌体边缘微漏的情况作比较.方法:实验中50个完整离后磨牙浸泡在生理盐水中三周,每个牙被预备为邻(牙合)洞型,20个无洞斜面,30个有洞斜面.样品被随机分为5组,第1组为瓷嵌体(IPS-EmpressII)用VariolinkII粘结系统粘结,第2组为树脂嵌体(ColteneBrillantcomposites)光/热聚合处理,用OneCoatBond,DuoCement粘结.第3,4,5组为金合金嵌体(Argenco50typeⅣ),分别用松风羧酸水门汀粘固(HY-BondPolycaboxylate)、松风玻璃离子水门汀粘固(HY-BondGlasionomerCX)、登士柏(Poly-F)磷酸锌水门汀粘固.对样本作8℃-60℃300次冷热循环后,样品放在0.5%碱性品红中37C水中恒温24小时,所有样品用金刚砂片沿嵌体长轴作对称性片切,切缘通过修复近远中中心.在2×15倍立体显微镜下对染色深度作测定,统计学用方差分析法,作F检验和q检验.结果:第1组与第3、4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第1、2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第2、5组与第3、4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热循环处理IPS-EmpressII瓷嵌体的微漏值最小,树脂组的微漏值大于瓷嵌体组及金嵌体.金合金用松风玻璃离子和松风羧酸锌水门汀粘结微漏值比用登士柏Poly-F磷酸锌水门汀粘结微漏值小.

  • 标签: 嵌体 修复体 微漏 热循环 牙体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