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缓解中晚期肿瘤临床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100例中晚期肿瘤患者(2008年12月~2014年12月),随机分2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观察组再选择中药加减方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体重、痊愈时间、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中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47/50),体重增加,痊愈时间较短,且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中晚期肿瘤患者来说,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选择中药进行治疗,不但能够大幅度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而且还能增加患者体重,全面改善生活质量。该治疗方案效果良好,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治疗中使用兰索拉唑+莫沙必利的疗效观察及对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作为调查对象,病例截取自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将7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接受莫沙必利单独治疗的35例患者定义为对照组,其中接受兰索拉唑接受莫沙必利治疗的35例患者定义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方面,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更高(97.14%vs74.29%),数据对比结果说明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反酸、烧心等临床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数据对比结果显示P<0.05,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中采用莫沙必利结合兰索拉唑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长血液透析时间对患者微炎症状的影响并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56例维持性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命名为试验组1和试验组2,同时选取10位健康志愿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正常对照组,其中试验组1的患者每次进行血液透析的时间为6h,试验组2的患者每次进行血液透析的时间为4h,分别测定三组患者在血液透析前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血浆总蛋白水平,血浆白蛋白水平,体重指数,血浆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试验组1和试验组2患者在治疗前血浆细胞因子水平都要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六个月的持续性血液透析后,试验组1患者的各血浆细胞因子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且低于试验组2组患者治疗后的各血浆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1和试验组2两组患者经过血液透析后其微炎症状态和患者的营养状况指标明显得到改善。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但是通过延长血液透析时间能有效清除微炎症细胞因子,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抑郁症应用康复技能训练缓解症状以及对社会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62例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表法纳入对照组(n=31,辅以常规护理)、研究组(n=31,辅以康复技能训练),对比两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的HAMD评分、SDSS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的HAMD评分、SDS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HAMD评分、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康复技能训练,能够显著减轻其抑郁症状,利于社会功能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发生率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至2015年4月间在院就诊的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分析本组患者非运动症状的发生率高低,并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评估,综合分析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临床特征。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本组患者中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主要有尿急、夜尿、便秘、睡眠障碍、记忆力下降、夜间肢体不适感、多汗、焦虑、抑郁、流涎、无法言说的疼痛等,其中发生率最高的是尿急和夜尿症。同时还发现尿急和夜尿症的发生率男性较女性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且病程的长短不同,发生率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僵直型和震颤型帕金森病尿急、夜尿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研究发现,帕金森病发生非运动症状的发生率较高,且最常见的是尿急、夜尿症,同时其发生率还受性别和病程的影响。所以,临床实践中应注重患者的非运动症状,积极予以治疗,继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 在肺心病缓解期治疗中,采用不同治疗方案,总结与探究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实施效果以及优异性。方法 于2018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纳入126例因肺心病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进行调研,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均纳入63例病人。治疗A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B组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总结与探究2种治疗方案实施效果以及优异性。结果 治疗前治疗A组与治疗B组IgA指标水平、IgC指标水平相比并无差异,(P值>0.05);治疗后,治疗A组与治疗B组IgA指标水平、IgC指标水平有所改善,但治疗A组IgA指标水平低于治疗B组、IgC指标水平低于治疗B组,差异明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