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8 个结果
  • 简介:毒性反应限制了药物的临床应用,氟喹诺酮类抗茵药物如氟罗沙星、洛美沙星、司帕沙星和克林沙星,尽管有效好的疗效但却均有强的毒性,其中司帕沙星的毒性发生率高达6%~10%。本文阐述药物的毒性,特别是氟喹诺酮类药物毒性的研究概况。

  • 标签: 氟喹诺酮类 药物 抗生素 不良反应 毒性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考察山楂提取物的长期食用安全性。方法 按照法规,进行山楂提取物的急性毒性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和大鼠90d长期毒性试验。结果 在急性毒性经口试验中,小鼠体重正常增加,无死亡情况和中毒症状。三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未发现受试物有遗传毒性。连续13周喂养,恢复期28天,大鼠的体重、摄食量、血常规指标、血生化指标、尿常规指标、眼部检查、主要脏器重量及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与山楂提取物有关的病理改变,安全性良好。结论 可见山楂提取物毒性评价为实际无毒级,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山楂提取物 急性毒性 遗传毒性 长期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当归-越橘提取物的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和亚慢性毒性。方法 根据 GB 15193.3-2003、GB 15193.4-2003、GB 15193.5-2003、GB 15193.7-2003、GB 15193.13-2003,采用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90d喂养试验对当归-越橘提取物的安全性毒理学进行研究。结果 当归-越橘提取物对雌、雄昆明种小鼠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均大于20g/kg·bw,属无毒级;Ames试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90d喂养试验各剂量组大鼠体重增加、食物摄入量、食物利用率、脏器/体重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无异常,血液学指标和生化指标值在正常范围内,大鼠主要脏器组织未见有意义的病理学改变;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大于10.00g/kg·bw。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当归-越橘提取物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 标签: 当归 越橘 急毒 遗传 亚慢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附子一药,现今许多临床医生多惧怕其毒性而不用,但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均取得了非凡之疗效,在附子的使用指征,炮制和煎煮方法等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于附子的毒性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解毒之法。

  • 标签: 附子 炮制 药物毒性
  • 简介:膦甲酸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可有效治疗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研究表明,应用膦甲酸治疗期间可发生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贫血、发热、呕吐等副作用,膦甲酸的肾毒性主要有以下表现: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病理改变表现为肾小球新月体形成、肾小管性间质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肾小管性尿崩症等.

  • 标签: 膦甲酸 血清肌酐 巨细胞病毒 肾毒性 合理用药
  • 简介:毒性中药炮制中的筛选、水漂洗、加热、除油、加辅料炮制等去毒方法行之有效。

  • 标签: 毒性中药 炮制去毒 方法
  • 简介:抗肿瘤药物尤其是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长期以来限制着这类药物的应用,新的靶向药物及其与蒽环类药物联用时出现的更加显著的心脏毒性,使在应用这些药物时进行监测变得非常有必要。超声心动图和生物标志物如脑钠肽(BNP)联合监测的方法对评估这些药物对心脏功能方面的影响,是目前最可靠且实用的办法。但由于超声心动图本身测量的变异性和判定标;隹不统一,以及对相应药物毒理机制研究的缺乏,目前对心功能监控方法及预防应对的策略尚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心脏毒性 靶向药物
  • 简介:目的明确益母草毒性特点、毒性物质基础和毒性作用机制,探讨药物功效与毒性相关性,为今后安全标准制订和进行功效物质基础下益母草的毒性研究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方法对近十几年来益母草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与分析。结果常用中药益母草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的功效,是传统的妇科圣药。但关于益母草及含益母草的中成药的不良反应有大量文献报道,现代毒理学实验亦表明益母草有毒性,并初步探讨了其毒性产生剂量、物质基础、作用部位及其产生机制。结论应在益母草功效表达和功效物质基础分离与控制的过程中,正确认识药物功效、毒性和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提出切合益母草临床使用过程中药品不良反应的预警方案和早期诊疗措施,制定益母草毒性物质基础的安全限度和药效物质基础的含量标准,为临床使用益母草提供安全保障。

  • 标签: 益母草 毒性特点 物质基础 毒性机制
  • 简介:临床前药物安全评价毒性病理学靶器官毒性的检查和评价要结合大体病理学、组织病理学及临床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全面考虑、逐步分析,并使用国际统一推荐的诊断术语及诊断标准,避免主观、不确切的诊断。简要介绍了临床前药物安全评价毒性病理学靶器官毒性检查的基本原则,大体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毒性病理学诊断方法、程序及注意事项,诊断术语及诊断标准的国际统一,临床病理学参数分析,解剖病理学与临床病理学数据结合一致性分析等内容,以期为我国临床前药物安全评价毒性病理学靶器官毒性检查及评价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临床前药物安全评价 毒性病理学 靶器官毒性 临床病理学
  • 简介:药物的不良反应无疑是医务工作者在工作中经常面临的问题,而药源性肝病在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中占相当比率。非甾体抗炎药、降压药、降糖药、抗惊厥药、降血脂药和抗精神失常药都是临床常用药物,让医生充分了解这些药物的肝毒性对于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药物 肝毒性 不良反应 临床用药 肝细胞
  • 简介:马兜铃酸(Aristolochicacid)是关木通、广防己、马兜铃、天仙藤、青木香、寻骨风和朱砂莲以及铁线莲马兜铃、蛇根马兜铃、印度马兜铃等10余种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药中的一类菲类化合物,主要由马兜铃酸A、B、C、D、E等及其衍生物组成。近年来随着因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植物药而导致。肾损害的报道不断出现,人们对马兜铃酸的毒性越发地关注。

  • 标签: 马兜铃酸 植物药 药物毒性 肾脏损害 低血钾性瘫痪
  • 简介:目的胰岛素抵抗常合并脂代谢紊乱,游离脂肪酸(FFA)升高起的脂毒性(LIPOTOXITY)在其中起重要的作用,阐明其机理将日益受到重视。论点脂毒性(LIPOTOXITY)是指高浓度的循环游离脂肪酸(FFA)或高含量的细胞内脂,在糖尿病形成中的毒性损害作用,其主要作用部位为肝脏、肌肉、胰腺。2型糖尿病发生的两个主要环节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中,脂毒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论据本文从①体内FFA水平升高的原因②FFA脂毒性作用机制③脂毒性与胰岛素抵抗三个方面论述脂毒性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结论引起脂毒性作用的诸多因素中,游离脂肪酸(FFA)的升高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

  • 标签: 脂毒性 胰岛素抵抗 脂代谢紊乱 游离脂肪酸 2型糖尿病 脂肪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黄芪提取物长期服用的安全性研究。方法 采用限量法的雌、雄性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90天经口毒性试验。结果 采用限量法,在本试验条件下黄芪提取物雌、雄性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的LD50大于20.0g/kg·BW,根据急性毒性剂量分级标准,该样品属实际无毒级;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黄芪提取物以2g/kg·BW、4g/kg·BW 和6g/kg·BW的剂量经口给予大鼠90天,受试动物一般情况良好,体重、食物利用率、脏器重量、脏器系数均无异常改变;眼部检查未发现异常变化;尿液指标、血液学指标及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各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与受试样品有关的病理改变。结论 黄芪提取物长期服用具有安全性。

  • 标签: 黄芪提取物 毒性
  • 简介:目的利用正常人源肝细胞(HepaRG)和高内涵技术检测肝毒性标志物,并结合微核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建立体外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的快速筛选平台。方法选取适当的荧光探针Hoechst33342、DCFH-DA、Fluo4-AM、MitoTracker?RedCMXRos联合高内涵技术研究不同大黄蒽醌类单体(AQs)对HepaRG细胞活性氧簇(ROS)、胞内Ca2+含量及线粒体膜完整性等肝毒性标志物的影响,并开展高内涵法胞质分裂阻断法微核试验和高通量彗星电泳试验,综合评价AQs致肝细胞毒性及染色体、DNA损伤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epaRG细胞经25.0μg/mL大黄素、12.5和25.0μg/mL芦荟大黄素、50和25.0μg/mL大黄酚处理24h后,胞内ROS含量显著增多;12.5和25.0μg/mL芦荟大黄素和50.0μg/mL大黄酸可引起胞内Ca2+含量显著增多;大黄素25.0μg/mL、芦荟大黄素25.0μg/mL、大黄酚50.0和25.0μg/mL、大黄酸50.0和25.0μg/mL组导致线粒体明显损伤(P〈0.05、0.01)。与对照组比较,25.0μg/mL大黄素诱导微核率、尾DNA含量和彗星尾距(OTM)数值均显著升高(P〈0.05、0.01);50.0μg/mL大黄酚给药72h后微核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AQs的研究结果与现有文献报道基本相符。本研究成功建立肝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的联合快速筛选模型,有助于药物研发早期的毒性筛选。

  • 标签: 大黄蒽醌类单体 HepaRG细胞 高通量筛选 肝细胞毒性 活性氧 线粒体损伤
  • 简介:研究黄蜀葵花提取物金丝桃苷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急性毒性试验中,选用健康BALB/c小鼠40只,雌雄各半,灌胃给药(5000mg/kg),连续观察14天,记录中毒和死亡情况,测定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用目前新药遗传毒性评价中推荐使用的3种试验方法,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研究金丝桃苷的遗传毒性。在急性毒性试验中,所有实验动物都存活,且行为活泼,未见明显异常。Ames试验中,金丝桃苷在加或不加肝微粒体酶(S9)时均未见引起TA97、TA98、TAl00和TAl02试验菌株基因突变(P〉0.05)。体外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中,金丝桃苷在加或不加S9时均未引起CHL细胞的染色体畸变(P〉0.05)。小鼠微核试验中,金丝桃苷各剂量组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实验条件下,金丝桃苷对于BALB/c小鼠的LD50大于5000mg/kg,金丝桃苷没有遗传毒性

  • 标签: 金丝桃苷 急性毒性试验 遗传毒性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3例重症病毒性脑炎在治疗的同时加强护理,主要对精神症状、意识障碍、高颅压、高热、癫痫持续状态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痊愈9例,遗留后道症3例,死亡1例。结论:护理是重症病毒性脑炎治疗成功的重要措施。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暴马子的遗传毒性和抗诱变作用。方法应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MNT)。结果暴马子各剂量组(3.0、6.0、12.0g/kg)所致的微核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暴马子各剂量组对环磷酰胺(CP)所致的微核率均有抑制作用(P<0.05),其中6.0g/kg剂量组对CP所致的微核率抑制作用明显。结论暴马子本身对遗传物质无诱变作用,无细胞毒性,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时,具有较强的抗诱变作用。

  • 标签: 暴马子 环磷酰胺 抗诱变 微核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