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针对弹载捷联惯导系统在发射前需进行标定的问题,提出一种简易在线标定方案。此方案不需要将惯性器件从弹体上拆下来,且不需要车体进行复杂的机动,而是以车载主惯导提供的精确速度及姿态信息为基准,利用炮车的常规机动方式加上野战行进时沿x轴、y轴方向的俯仰、横摇角运动对器件误差的激励作用,采用系统级标定法对惯性器件误差参数进行在线标定。理论分析及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标定方法能够有效完成对弹载捷联惯导系统的在线标定,且方案简单易行,具有较强的现实应用价值。
简介:将捷联惯导安装在火炮的摇架上,直接测量身管的射向,可提高火炮的操瞄精度。采用四元数法求解火炮随动系统的解耦误差控制量,使方位、高低随动能够独立控制,可避免将主令与捷联惯导姿态测量的对应值直接求差,作为随动系统的误差控制量,致使两个通道的运动控制存在耦合的问题,从而提高调炮精度。工程实践证明该方法有效。
简介:为适应现代火炮结构紧凑型设计,满足现代火炮随动驱动系统大功率和大惯量的需求,提出了三电机交流驱动控制.针对三电机火炮驱动系统同步性能因受力不平衡及扰动因素的影响,建立了三电机交流驱动系统控制模型,采用主从电机控制模式,使得三电机的控制主令相同,为三电机的同步控制提供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电机差速反馈控制,解决了因各个电机受力不平衡及扰动因素使得驱动无法同步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三电机同步驱动,克服电机受力不均引起的转速不同步.
简介:电枢的接触状态是影响发射精度和发射效率的重要因素.由悬臂梁模型计算了过盈尺寸,对3种典型的H形电枢进行了力学分析,比较了应力状态、接触力以及电接触性能,发现凹面电枢更符合设计要求.对符合形状要求的凹面电枢进行了结构优化,讨论马鞍面圆心尾端距以及尾部端面高度对电枢性能的影响,选取出符合要求的最优尺寸.
简介:介绍了步兵战车作战使用的特点和性能要求,并将其与国外步兵战车的主要性能参数进行了对比,对履带式步兵战车的三种设计思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自行研制步兵战车提供了参考.
简介:为提高部队雷达光电系统模拟训练水平,应用OpenGL进行了计算机生成三维场景,以模拟作战真实感的虚拟现场.找出了OpenGL在应用中的特点和规律,并与C++Builder相融合,拓展了OpenGL的使用范围.
简介:基于多场耦合理论,推导出考虑烧蚀的电磁场一温度场耦合的物理方程。利用APDL语言编制相应程序,分析了在考虑电枢烧蚀条件下的电流密度和温度的分布状况。电枢三维烧蚀分布与IAT试验结果分布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块状电枢在导轨间运动过程中,烧蚀首先发生在导轨与电枢接触面前端边缘。在仅考虑焦耳热情况下,电枢前端烧蚀分布比较一致,电枢两侧边缘差别较大;考虑烧蚀和不考虑烧蚀情况下电磁场和温度场分布存在很大不同。此研究为揭示电磁轨道炮烧蚀机理奠定理论基础。
简介:在某牵引高炮供弹机传动中,三棱形曲线类零件的应用有着显著的优越性能。而三棱形轴、孔类零件的联接,具有传动平稳及应力集中小等优点,这些均有赖于三棱形类零件截面轮廓形状特殊的原因;运用数学分析方法,经过积分运算对三棱形截面的几何性质进行推导,进而得出截面的主要力学参数——抗弯截面系数W、抗扭截面系数Wp等参数,为设计三棱形类零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同时,三棱形曲线最小曲率半径的确定,得出三棱形孔铣、磨削刀具的最大直径,对三棱形孔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的提高均有意义。
简介:同步感应线圈炮三维物理模型对电磁过程的仿真方案、仿真过程和仿真结果的影响很大。建立了单级同步感应线圈炮的三维电磁场数学模型,利用绞线圈和块导体建模法针对驱动线圈建立了3种不同的物理模型,结合外电路进行了场路耦合仿真,并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用模型和实物完全匹配的建模方法虽然建模过程复杂,但是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更加接近,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简介:鉴于火箭弹发射前对推进剂温度精确测定的复杂性,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对某种火箭推进剂在第三类边界条件下的非稳态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利用实验装置对推进剂的温度进行了实验测定,计算结果与测量点温度值吻合较好,得出了该推进剂的非稳态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及影响温度分布的主要热阻,研究了常用的推进剂最大肉厚1/2处温度与质量加权平均温度的差别.
弹载捷联惯导简易在线标定方案研究
基于捷联惯导的火炮随动系统应用研究
三电机并联驱动系统同步技术研究
三种H形电枢接触特性分析
履带式步兵战车的三种设计思想
Open GL在模拟三维场景显示中的应用
电磁轨道炮三维烧蚀仿真方法及分析
三棱形截面轴的几何特性和力学特性分析
同步感应线圈炮的三维电磁场模型研究
火箭推进剂第三类边界条件非稳态温度场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