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法律人类学发展的逻辑规律直接以文化理论的运动为内在驱动力,文化理论建构的方向引导着法律人类学所关注重点的变化;同时,法律人类学由进化论的文化视角,经功能主义文化观再转向文化的法律多元,最终尝试性地提出了中国法律文化建构的理论。
简介:高等教育发展至今,是需要从更宏观、更深层次去把握和思考自身的目标和功能了。从功能层次上,一般有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之说。我认为,大学教育应当有一个更宏大的目标:它服务、促进并引领人类发展。具体可体现在三个方面:发展人本身的知识能力,加强“能力构造”;理顺人类自身发展与自然界动力演化的关系;促进人类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和谐。
简介:发展和科学发展不仅是一个应然问题而且是一个实然问题。人类的发展是怎样开始和进行的,人类对于发展是怎样理解和认识的,都有一个历史的即实然的过程。从历史的和实然的角度看,当前人类发展处在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的阶段。两者的生产力基础都是工业化,并以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为思维方式,所以两者并无本质区别。中国30多年的发展把这种发展的成就实现到极致,也把这种发展的问题暴露到极致,中国的发展敲响了传统发展的丧钟。但要实现发展的转型和科学发展,必须从历史观的高度建立新的文化范式和厘清发展的价值取向。
简介:什么是人类文化?黑猩猩没有而人类能有的事物和知识就是人类文化。黑猩猩的智慧最接近人类。黑猩猩的婴儿在周岁之前发育快于人类的婴儿,可是周岁之后人类的婴儿开始学习说话,黑猩猩的婴儿不会说话,从此黑猩猩落后于人类。语言使人类别于禽兽,文字使文明别于野蛮,教育使先进别于落后。人类创造了人类文化。
简介:"原创文化"是文化与法文化比较研究中的一种新理论与新方法."原创文化"是指世界上几种最古老、影响最深远、最富于创造性智慧的文化体系.原创文化滋养了人类的法治精神,法治精神的建设有赖于原创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东西方原创智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返回原创"既可以克服文化上的民族本位,又可以找到不同文化之契合点,从而实现文化与法文化的"返本开新","综合创新"、"天下大同".
简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近日公布了《2011年人类发展报告》,该报告根据健康、教育和收入水平的人类发展指数.对187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排名。其中,挪威、澳大利亚和荷兰位居三甲,中国则处于101位。
简介:从文化层面看,文化冲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对的严峻挑战,文化交流则是文化冲突的破解之策。"和"文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出独特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尊重文化差异、增进文化认同、促进文化融合。目前,应通过促进文化交流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完善文化交流的制度安排、培育文化交流的活动载体等途径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建构。
简介:<正>近年来掀起的“文化”讨论热潮正以其容纳百川的气势拍打着法学理论的堤岸,给那些一直在“经学”的网罗中左突右冲,寻找出路的年青一代法学者带来了又一个契机。许多著述从文化的角度观察法律现象,特别是比较不同民族法律文化的差异,纵横捭阖,妙论纷呈。
简介:<正>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有关知识和方法研究医药问题,是文化人类学应用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这种研究视医药为一种文化现象,试图解释和探讨文化对医药的影响和作用,从而帮助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本文正是这种研究的初步尝试。
简介:什么是荆楚文化?荆,是指牡荆,楚是指灌木。古代用荆楚一词,意为荒芜之地。所以先秦时把荆楚一带的文化视为蛮夷文化。
简介:网购的兴起与生活方式、理念的变革以及英特网的普及密切相关。它产生后又反过来对社会文化的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人类学角度出发,以广州市商品网购为视点,对网购者和网络购物的社会文化功能、网络购物的背后推动力等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力求从作出网购行为的人群中寻得认知,以及网购对于这一人群的物化价值和文化价值.以及相关文化建构的过程。
简介:周恩来精神风范与人类文化遗产钱小利钱邦伦一代伟人周恩来虽然已离开我们20余年了,但是他伟大的人格、崇高的精神风范却一直为人们所推崇、怀念和敬仰。周恩来崇高、伟大的精神风范使他在许多人们心中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在广大人民心目中,周恩来几乎是一个完人...
简介:《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16》从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出发,对中国如何通过社会创新促进包容性人类发展进行了回顾和分析,丰富了国际上关于包容性发展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探索,也有助于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简介:文化是一个群体拥有自己的个性和生命,并使共同体得以维系、运转和成长的关键要素,也是人类个体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再加上地理环境、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文化的多样性将长期持续下去。多元文化的长期存在虽然妨碍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孕育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但它却是人类文化繁荣的一个必要条件。
简介:社区研究法是人类学家将西方人类学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国情发展出的研究中国本土社会文化的方法。主要叙述了文化人类学社区研究法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不同阶段社区研究法的重点和难点。
简介:2011年4月7日《中国青年报》刊登杨于泽的文章,据民政部清明节工作办公室近日测算,清明节期间,全国参加祭扫活动的群众约为4.6亿人次。大多数人清明祭扫的,自然是自己亡故的亲人和朋友;其次,有一部分人被组织起来,祭扫不同历史时期的英烈、文化名人等。在这种背景下,居然有人说“不鼓励大家都要去寻找墓地”,把墓葬视为浪费土地的陈腐风俗,呼吁人们“移风易俗”,实可怪也。
简介:生态文化问题是一种跨学科的人类与自然的命运考辨,是从人类反思自然生态进而反思文化生态开始的。这种生态自然观使得西方人返身而诚开始研究生态文化、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生态艺术。深生态学是一种有深度的生态哲学,它是在思考人与世界关系或人类与非人类的深度关联中升华为“人类性”思考的生态智慧。我们必须冷静地思考人类的未来是否可以将东西文化中精神相通的要素整合起来,在真正的文化生态整体创新中,拿出巨大的心智和勇气着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精神生态失衡问题。
简介:“酷”文化是一种亚文化、边缘文化,是与主流文化相应的,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形成的以新新人类为主体,以求新、求异、追求个性为特征的亚文化形态。新新人类以自己的酷言行、酷工作、酷生活等等来显示自己的存在。新新人类的酷文化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思潮,对成年人进行着文化的反哺。
简介:社会发展是社会有机体各构成要素、各组成部分之间所发生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和享有社会发展成果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佳状态是和谐发展,人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前提。
简介:目前,人类学的研究已经突破了原初对异文化研究的局限,现代意义上的都市文化、都市问题,以及人类学研究的行为等也不断被纳入其研究和反思的领域。同时,对展示人类学研究内容和成果的方式、平台、渠道的思考也有所起步。对"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IUAES)第16届世界大会"的不同场景的田野考察,可以给我们诸多启示。
法律人类学发展的文化进路
服务于人类发展的大学创新文化
人类社会历史文化视域下的发展和科学发展
人类文化学发凡
原创文化与人类的法治精神
“人类发展指数”警示了什么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建构
谈谈文化人类学与法学
文化人类学与医药研究
荆楚文化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网购的文化人类学研究
周恩来精神风范与人类文化遗产
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16):通过社会创新促进包容性的人类发展(摘要)
多元文化存在的不可避免性与人类文化的繁荣
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社区研究
墓葬是一种积极的人类文化行为
深生态学的文化张力与人类价值
新新人类的“酷”文化分析
人类社会发展机制研究
国际人类学/民族学大会(IUAES)中文化事象的人类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