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由于制度问题和法治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在推进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问题和生态文明法治建设问题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议题。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必须'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这里,他将'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今天,只有科学把握这一原则,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才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
简介:新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型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表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可靠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这个总目标,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品质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实际出发,充分重视学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个"不充分"与一个"不平衡"等基本事实,发现并解决大学生经济生活发展的不充分所产生的思想观念问题、大学生精神生活发展不充分而形成的思想观念问题、大学生发展现状与个体发展期望之间的不平衡所引发的思想观念问题,构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序格局,从而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而努力。
简介:工业社会中的人们在认识论框架之下,运用分析性思维进行社会治理和政策制定。分析性思维采用实证主义研究方法来认识事物,与工具理性联系在一起。在工业社会中,分析性思维甚至被等同于科学,只要通过分析性思维制定的公共政策就被认为是科学的,也只有通过分析性思维才能获得科学性。而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使得社会问题具有了高度复杂性与高度不确定性,超出了工具理性的范畴,也打破了分析性思维应用的条件和环境,这时需要对理性的概念作出新的阐释。与之相适应,政策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应当从分析性思维转换到相似性思维。不同的思维模式带来不同的认知,以及不同的政策过程和建构图景。
简介: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产业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构性调整,势必会引起原有的劳动关系发生相应变化。从整体和长远来看,这种变化从本质上有利于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但是在短期内不能完全缓解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加上企业管理层的法律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原因。实际上有可能影响到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解决问题的关键除了在立法制度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细化执行规则之外,尤其要注重通过严格行政执法和加强管理,协调好企业利益与劳动者合法权益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加强政府监管,强化工会作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简介: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强调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重要性。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强调要"深刻认识实现共产主义是由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的历史过程,""只要人民成为自己的主人、社会的主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人,共产主义理想就一定能够在不断改变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中一步一步实现。"这一重要理论观点提供了理解共产主义的新视角,强调了共产主义是理想与现实、长期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从理论上破解了"共产主义渺茫论"的迷雾,对于我们坚定理想信念,朝着共产主义目标奋斗指明了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