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搜神记》的限定副词共有11个,大多承继先秦,并延续发展经中古、近代以至现代。本文主要从句中位置、句法功能和语义指向等方面对它们逐一描述,并总结其使用特点,以管窥魏晋时期限定副词的使用情况。
简介:本文通过对《搜神记》的疑问句的穷尽性调查,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与研究,得出了该书疑问句的特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中古汉语疑问句的特点。
简介:《搜神记序》中有“今粗取以演八略之旨”一句,其中“八略”一词的意义至今仍未有明确的定论。目前已知的相关释义有粱启超“小说略说”、李剑国“佛道略说”和小南一郎“篇目总称说”3种。笔者对以上3种观点进行具体分析,并支持小南一郎“篇目总称说”的观点。
简介:所谓敦煌本《搜神记》,顾名思义就是发现于敦煌藏经洞的本子。作者句道兴未见有史料记载,我们可以看到的作者信息最明显的线索就是前面的“句道兴撰《搜神记》一卷”,由于条目极少,信息量十分有限,文本首完尾残,似乎没有写完,加上所用语言接近当时口语,以至于历来都被作为变文的语料被使用。因此,对于敦煌本《搜神记》的语言年代、语料定位都是十分模糊的。文章通过考察连词情况,可以对作品的特色有语法方面的全面把握。
简介:<正>大辂始于椎轮,数典不能忘祖。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学的浩浩洪流中,东晋初年和刘宋前期涌现出两座航标,标志着古典小说的显著进展。它们尽管在形式上未脱离秦汉以来残丛小语式的土风,实质上却已成为有编纂目的、有组织体系的专著,并无必要去依傍现代的外来界说而置之于不论不议之列。因此在授书余暇写下个人的见解以就正于方家,欢迎批评指正!
简介:《搜神记》的口语色彩较浓,反映了当时生动活泼的用语状况,探讨《搜神记》中的语法现象对汉语史。尤其是中古汉语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确定了动结式述补结构的判定标准,然后对《搜神记》的动结式述补结构进行分类描写,最后指出书中的相似结构并加以区分。
简介:《搜神记》是魏晋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其《感应篇》中记录了一些颇有意义的"孝感"故事。这些故事的"孝感"形式表现为:母子间的心灵感应型、发迹变泰型、得以幸免于灾难型、帮助完成夙愿型及其他类型。孝子间的共通特征有:至孝、家贫、丧亲等。社会政治、思想文化对这些故事都有很大影响,从这些"孝感"故事中亦可窥见魏晋时期的孝道文化。
简介:[书籍简介]《搜神记》是一部记录我国古代民间传说中的神怪灵异故事的小说集,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被称作"中国志怪小说的鼻祖"。全书原有三十卷,晋朝之后多有遗失,今天我们看见的内容为明朝人胡应麟从《法苑珠林》《太平御览》等书中辑录增益而成,共二十卷,有大小故事四百多篇,其中的名篇有《三王墓》《弦超》《宋定伯捉鬼》等。[关于作者]干宝,东晋文学家、史学家。干宝出身于官宦家庭,自小博览群书,一生著述颇丰。
简介:作为成熟较早的叙事文体,史传对志怪小说《搜神记》有着多方面的影响。首先,史传的实录精神对干宝辑录《搜神记》的态度影响较大。实录精神不仅体现在干宝对材料的处理上,还在于他采用了史传常用的全知视角。其次,史官"究天人之际"的创作目标也对《搜神记》影响较大。干宝不仅仅对神异的事件进行记录,而是立足于现实,力图解释这些事件与历史兴废的关联,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再次,史家"惩恶扬善"的道德观念也对《搜神记》有着影响。最后,以人物为中心、叙述干预、语言简洁等史传叙事笔法也对《搜神记》影响较大。
简介:敦煌本《搜神记》的代词研究,至今还是空白,本文以此切入,在穷尽性考察的基础上进行定量描写、定性分析,对语料中三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以及疑问代词它们各自的形式、语法功能、语用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写,对所涉及的部分语法现象作了解释。还运用了比较分析法,将敦煌本《搜神记》某些代词和近代汉语代词进行了比较,反映了两者之间的不同,进一步说明了作品的年代应该是在晚唐五代之前,可追溯到初唐甚至更早。
简介: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衰微,玄学盛行,社会风气大为开放,受其影响,这一时期的女性呈现出和以往不同的特色。《搜神记》中女性大胆追求真爱,自由穿戴服饰,勇于抗争。《世说新语》中女性追求美,崇尚夫妻平等,风雅又睿智。二者的区别在于虚构与写实,但是却都彰显了魏晋时代女性的新气象。
简介:魏晋时期是我国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时期。由于鲜卑、匈奴、羌人、乌丸、氐等民族的内迁,使北方大范围形成我民族杂居和融合的局面。这些民族中除鲜卑有独立塞外势力外均受魏晋政府和本族酋长的双重控制。少数民族人民受到原贵族地主残酷的剥削,他们不堪忍受而纷纷起义反抗,加上兼并战争的连绵不断,使中原经济文化的中心黄河流域遭受严重破坏,同时由于旱涝、瘟疫灾害和统治阶级的荒淫奢侈,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简介:我家有神仙,武功在家传。天涯与海角,请看“搜神传”。——题记
简介:同义变换修辞是古汉语中一种很有效的修辞手段,是言语表达者一种主动积极的修辞活动,若变换得当,能够产生特别的修辞效果.本文以晋代志怪名著为研究对象,归纳出古汉语同义变换的三种修辞功能和语境对同义变换制约的四种表现.
简介:爸爸下班一回到家,就接到妈妈一个模糊不清的指令:“快去帮忙找一找!”爸爸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地问:“找什么?”“福来呗!”我放开嗓子大吼一声。
简介:云阳和水梦痕一起来到天石谷.正遇见收服三头蛇龙后准备离开的傲月天尊.于是云阳与傲月天尊展开大战。最终傲月天尊败落逃跑。云罗收服了赤玉独角兽.并把凝血天草送给了云阳。云豹离开天石谷后,遇到地灵仙指路,于是便到了金龟峰,遇见了逃到此地的傲月天尊元神。一笑生和青玉听说除妖联盟遭遇妖界偷袭,便赶到了除妖联盟来帮忙!
简介:摘树上的风筝,读书,用蜡笔画画,这本是最平常不过的童年生活,可调入了奥利弗魔术般的色彩和巧克力一般神秘的想象力之后,变成了宇宙中最怪异、最有悬念的事件。现在,亲爱的书虫,你的大脑中一定充满了:为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么办?
简介:《搜神后记》是中古时期一部重要的志怪小说。木文对该节中的复音词进行了全面考察和定量分析.并按构词方式对全部复音词进行了分类和阐释,初步总结出《搜神后记》中的复音词构成方面的发展和变化的一些特点。
简介:摘要:鲁迅先生所说“唐人始有意为小说”的论断,鲁迅先生所说中的“有意”,主要指的是“作意”与“虚构”。其实这两点并非始于唐传奇,在六朝志怪的代表作《搜神记》中就已有体现。《搜神记》中多神话与传说,属民间文学范畴。其作者干宝并非这些民间故事的创作者,而仅为编纂收集者,虽然他在编纂此书时之态度在于“实录”,但是这并非《搜神记》中各类故事的原作者的态度。《搜神记》中的传说与神话,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其核心创作意识,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虚构。
简介:“谁‘偷’了我‘价值连城’的青花瓷钢笔?请速速招来!”一上课,胖老师就火急火燎地向全班同学发出了寻“笔”启示,他还郑重其事地告诉大家,这支笔是周杰伦赠送给他的,极具纪念意义。很多同学都信以为真,竟然相互排查起来。“鱼儿上钩了。”
《搜神记》限定副词初探
《搜神记》的疑问句
《搜神记序》“八略”考释
敦煌本《搜神记》连词考察
《搜神记》与《世说新语》
《搜神记》动结式述补结构研究
《搜神记》中的“孝感”故事解读
《搜神记》:志怪小说之鼻祖
论史传对《搜神记》的影响
浅析敦煌本《搜神记》中的代词
《搜神记》、《世说新语》女性形象比较
论《搜神记》中的巫术现象及其它
我家“搜神传”
《搜神记》同义变换的修辞功能及其制约因素
搜龟记
灭神记
搜怪记:奥利弗的想象世界
《搜神后记》复音词的构词方式初探
论“始有意为小说”——以民间文学视域下《搜神记》的虚构为中心
“神探”破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