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开展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的神圣职责和任务,也是党报增强权威性和战斗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党报在针砭时弊,抑恶扬善,揭露、批评社会不良风气和丑恶现象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重重阻力和困难,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党报要有效地开展舆论监督,还必须主动寻求社会的支持。一、积极主动争取党委和政府的支持新闻工作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领导与支持,开展舆论监督更是如此。只有在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既可方便调查采访,又可避免见报后的种种纠缠,有利于推动实际工作。舆论监督要取得党和政府的支持,必须找准结合点,即抓住群众普遍关注、党和政府正着力解决并在短期内可见到成效的热点、难点问题做文章。去年初,我们仙桃日报根据群众来信反映的问题,调查采访后,在头版头条推出了《如此收费该不该?》的报道,对一个土管所乱收费的问题进行了批评。当时,群众对一些部门乱收费的问题反映强烈,市委、市政府也正着手部署治理乱收费的工作。报道登出后,社会反响很大。这个土管所吵上门来纠缠不休。这时,市委、市政府旗帜鲜明地对我们的批评报道给予了支持。市委主要负责人直接过问此事,并责成有关部门进行了调查处理。争取党委和政府对舆论监督的支持,新闻单位还必须主动接受领导,找靠山。特别是
简介:<正>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自主性的社会舆论不同,具有显著的原则性。指导社会主义舆论监督的三项基本原则是:人民利益原则;真实性原则;平等原则。它是健康地实施舆论监督的必要条件。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包括新闻民主权利,这种新闻民主权利属于全体人民群众而不仅仅属于新闻工作者,是社会调控舆论监督的重要基因。1、人民利益原则:舆论监督的出发点与归宿1842年4月,马克思在《莱茵报》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中,尖锐地揭示了唯心主义者极力掩饰的一个简单道理:“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同年11月,恩格斯在考察英国社会经济状况时,认识到阶级冲突的基本成因是物质利益。对物质利益的研究,是马克思、恩格斯发现唯物史观的重要契机之一。
简介:<正>任何政治制度都具有其自身的矛盾。虽然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的矛盾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矛盾有本质区别,但不能否认它的存在。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一切国家权力的来源,但由于国家权力本身所具有的相对独立性和普遍强制性的特点,因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国家权力的独立性与人民的主权性之间的矛盾。它不是对抗性质的矛盾,而是在统一的基础上出现的非统一性的矛盾,但不能排除它有裂变的可能性。促使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就是逐步地克服和消除这个矛盾,从而使国家的政治权力与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走向完全的统一。鉴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简介:[摘要 ] 《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在奥斯卡金像奖、柏林电影节等中斩获多项奖项,该影片讲述了两个家庭之间的矛盾冲突,是对社会的折射、人性的思考。本文主要根据电影情节,剖析并思考了影片中所折射出的社会、阶层、家庭、宗教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