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为制备可视化的转移消失蛋白(MIM)的I-BAR结构域重组体,克隆了顺联绿色荧光蛋白(GFP)探针编码序列的MIM-I-BAR基因.在6xHis标签原核表达质粒上成功构建了DNA序列.同时,实现了未标记荧光探针基因的MIM-I-BAR质粒的构建以作实验对照.成功转染至BL21(DE3)大肠杆菌细胞后,GFP偶联的MIM-I-BAR(MIM-I-BAR-GFP)蛋白表现出很强的可视荧光,该表达产物可方便的通过目测、荧光显微镜、免疫印迹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多种手段进行检测.此外,在考察不同条件下的蛋白表达效率过程中发现,带有GFP探针的MIM-I-BAR重组蛋白在温度为10℃时产率最高,而并非37℃.这一特征与非荧光标记的MIM-I-BAR明显不同.研究证实该最佳表达温度条件适用于重组蛋白产品中量制备.所开发的带有荧光探针的MIM-I-BAR蛋白产品及其制备工艺在科学研究、生物医学应用以及药物开发过程中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大米蛋白是优质蛋白,然而,当前存在着严重的掺假现象。为降低生产成本,向大米产品中添加非蛋白含氮物质。采用大米蛋白作为研究对象,以尿素等为干扰物,利用Lowry、CBB、凯氏定氮法,研究干扰物对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的影响。研究发现,三聚氰胺的加入量低于300g/kg时,对测定结果无明显干扰作用,误差基本保持在3%以内;尿素的含量在低于100g/kg时,对测定结果无明显干扰作用,而随着加入量的继续增大,使CBB法和Lowry法的测定数据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CBB法表现更为明显;硫酸铵对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的影响最为微弱,添加量超过50g/kg时,蛋白质的测定结果反而呈现下降的趋势。分析表明,相比较凯氏定氮法、CBB法,Lowry法准确度更高,但由于蛋白质所含的氨基酸种类和比例不同,因而适合蛋白质的测定方法也不同,应根据情况选择最优方法,力求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