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并评估一种乙状窦后入路开颅过程中快速准确定位横窦乙状窦连接处(TSSJ)的方法。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入选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3至10月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的63例患者,其中男29例,女3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被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2例)术前行CT血管成像(CTA)静脉窦减影,结合后处理明确横窦乙状窦交界处在颅骨上的投影,术中在枕乳缝外侧、乳突后嵴与上项线移行处,随即扩大骨窗显露;对照组(31例)使用目前广泛使用的"星点"钻孔开颅。评价2组开颅术中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切口长度、开颅时间、骨窗大小短于或小于对照组,分别为(6.8±0.5)cm比(8.0±1.5)cm、(37±8)min比(45±15)min、(8.7±1.2)cm2比(10.2±2.4)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开关颅出血量、静脉窦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颈部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5.63%比38.71%;P=0.04)、切口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6±1)d比(9±2)d;P=0.01]。结论使用乙状窦后开颅方法,"关键孔"中心应位于枕乳缝外侧、乳突后嵴与上项线移行处,较传统的以"星点"为标志开颅方法,可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和切口疼痛缓解时间。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资源也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但是,紧随信息化发展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日渐凸出,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信息时代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如果不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必将阻碍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只有网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加强安全防范、协同工作,互联网才能健康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简介:【摘要】为了满足全社会对高职高专教育提出的要求,针对高职教育中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尝试分析在“1+X”模式下高职高专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方案的建立,探索创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共和职业技能和核心竞争力。本文分别从这门课程在高职高专教育中的作用、制定“1+×”课程设置方案要遵循的原则,以及尝试建构基于“1+X”模式下的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重点介绍计算机公共课在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与实践。
简介:【摘要】 1+X证书制度2019年正式启动,本文以中职计算机专业为例,介绍了1+X证书在中职学校的具体实施过程。
简介:摘要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专业技术实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那么作为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师,如何才能实现这一根本任务呢?这就需要对计算机课程和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计算机人才的广泛需求。本文将对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将传统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以培养综合型人才为目标,开启了新的教学模式。计算机教学作为信息化技术基础教学,其等级考试不仅是对学生计算机能力的评价,同时有效地提高了计算机教学质量。如何让学生顺利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是我们计算机基础课教师的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