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难道”的多义性与“难道”句的歧义性龚嘉镇自元代卢以纬的《语助》以来,先后产生了不少古代汉语语法词典(主要是虚词),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亦主要是虚词),则是一部现代汉语语法词典。后者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但该书《前言》表示:“...
简介:本文就英汉社科术语的模糊性和歧义性进行了简要的阐述与讨论,重点分析讨论了liberalism(自由主义)和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在文化意义方面所呈现出的差异,明确社科术语的理解难、翻译难等多维度困难之所在。
简介:<正>1.什么是歧义修辞格汉语有一种这样的修辞现象,请看《阿Q正传》里的一段对话:"你从实招来吧,免得吃苦。我早都知道了,招了可以放你。"那光头的老头子看定了阿Q的脸,沉静的清楚的说。"招罢!"长衫人物也大声说。"我本来要……来投……"阿Q胡里胡涂的想了一通,这才断断续续的说。"那么,为什么不来的呢?"老头子和气的问。"假洋鬼子不准我!""胡说!此刻说,也迟了。现在你的同党在哪里?"
简介:笔者居住的是一个所谓的“大学城”(coflegetown),数万学生,加上10万居民,街上常常是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每年到了大学橄榄球(football,美式足球)联赛季节,再有几万人从各地涌来,连高速公路都会出现汽车排几英里长龙的“奇观”。
简介:歧义,指同一词语或句子表达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含义。这是由于作者遣词造句的粗疏和草率而致的。歧义句会妨碍信息渠道的畅通,可能带来种种不良后果。因此,认真辨析和消除歧义句,有助于说话、写作的准确明晰,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现把辨析和消除歧义句的几种主要方法举例简介如下。
简介:10歧义概念11目前对歧义概念存在的几种不同认识对于歧义的研究由来已久。大多数语言学家认为,“一个词或句子如果具有一种以上的理解,那么,它就是有歧义的。”(弗罗姆金,罗德曼,1994:220)①这种歧义在运用中,由于上下文的制约,往往可以得到消除...
简介:摘要文章通过对“VP的”中名词的配价分析,扩展完善朱德熙先生就“VP的”歧义与指称问题提出的歧义指数公式。在“VP的”结构中,动词或有价名词的一个配价位置(即与其有相同语义关系)出现多个成分与其配价,可能产生歧义;一个名词成分可以出现在同一个词的不同配价位置(即有不同语义关系),也可能产生歧义。
简介:漫谈俄语中的歧义现象杨仕章洛阳外国语学院根据利奇的定义,一个句子表达不止一个命题,即称歧义句(见1)"虽然句子的各个组成部分能按照句法规则组合,但整个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不明确,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这种句子称为'歧义句'。"(见2,第40页)产生歧义的根本...
简介:歧义和双关是两个常被混淆的概念。不仅在外语实践中,而且在理论研究上也常出现将二者混为一谈的现象。这大概是由于它们虽然不同,但也有某些相似之处的缘故。本文拟就二者的差异,配以实例加以说明。一、歧义严格说来,歧义(ambiguity)并不是修辞手段,而是一种在语言使用中所产生的语义理解分歧的现象。在言语交际中,如果不考虑交际环境等制约因素,凡具有两种(或更多)不同释义的句子均可看作是歧义句。产生歧义的客观
简介:汉语自动分词中的歧义问题侯敏,孙建军引言随着中文信息处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自动分词方法。评定一种切分方法或一个分词系统的标准不外两条:一是速度,二是精度,而第二条尤为重要。要想提高切分精度,除了要建立一部(或几部)较完备的词典外,最重要...
简介:识别语句的歧义现象,对于把汉语当作第二语言来学习的同志很有必要。本刊将陆续登载讨论歧义语句的文章,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简介:歧义、歧解、用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歧义是表达上的问题,是表达者用一种语言形式传递了多种语言信息的语言现象。歧解是理解上的问题,是受话者无意曲解了发话人的言语信息内容的言语现象。用歧是对歧义的利用问题,是语用者有意在话语中插入看似有歧义的话语内容,以表达深刻、含蓄的语义,造成幽默、风趣的表达效果的语用现象。歧义的出现是表达上的语言认知失误,歧解的出现是理解上的语言认知失误,用歧却是语言认知在语言运用上的创造性表现。
简介:本文运用语义指向的方法较为细致地考察了"分别"与"一起"的歧义问题,并比较了二者语义指向的异同,认为"分别"既可以"指前",也可以"指后",还可以同时"指前"和"指后";"一起"一般只能"指前".本文认为,针对这些特殊情况下的歧义研究正是目前的语法研究向纵深发展的需要.
简介:“差点儿没VP”结构歧义的核心观点是“企望”说,然其解释力不足。基于“差点儿”语用预设的趋向性,特别是趋向的主观维度,文章提出用与“企望”相关又独立的“预期”因素辨析“差点儿没VP”的双重解读。基于Nn类“差点儿没VP”对VP非预期的语用限制,提出“没”在Nn类解读中有强调出乎意料性的语用功能,而非附属于“差点儿”的冗余否定标记,是内嵌于“差点儿+VP”结构中的插入语,成分功能近似话语标记语。并从该结构中“没”与体标记“了”的共现、宾语前置时“没”的位置、其重读方式以及“没”与话语标记的特征比较等多方面论证该观点。
简介:句子格式‘别Ⅴ了1”可以表示“否定去除某客体”、“否定主体或客体出现某种状态”和“否定发生某件事”的三个意义,表示这三个不同的意义时“别Ⅴ了1”中的动词具有不同的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及其之间的关系可以推断“别Ⅴ了1”在什么条件下表示什么意义。
简介:文章认为,在共时层面上,歧义双宾句式实现语义分化的策略呈现出南、北方言的差异性:北方方言和普通话大多用“V+给”结构表示“给予”义,而用“v+了”表示“取得”义;南方方言多采取句式策略,即用两种不同语序的句式分别表达“给予”义和“取得”义。这种差异性形成的原因可以理解为汉语双宾句式历史发展的结果。
简介:
简介:歧义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造成歧义现象的因素有很多。本文首先介绍了歧义的定义,然後从语音和句法结构两个层面对英、汉日常生活用语的歧义现象进行描述,以便使我们能够具体而生动地认识语言结构及其运行规律,了解语言各层面之间的关系,并能按照语言的规律去学习语言,从而使我们体会到语言运用的复杂性、重要性以及语言运用的微妙和精确表物达情之难。
简介:文章在对比典型博弈过程和歧义结构产生与消解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结构歧义的博弈论模型。这个模型运用博弈论的思想和方法描述结构歧义产生及其消除过程,为歧义消解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歧义消解的实例表明这种观点对我们理解和分析歧义的消解过程,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简介:利用实验语音学手段可弥补听感的不足,更可使副词的语音分析走向精细化、科学化。对副词"就"与"才"的歧义及其韵律特征(重读)规律的研究对提高语音合成的自然度和语音识别的准确度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难道”的多义性与“难道”句的歧义性
简论英汉社科术语的模糊性、歧义性及其文化意义差异
试论歧义修辞格
妙语双关与词语歧义
怎样辨析和消除歧义句
歧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VP的”歧义指数扩展研究
漫谈俄语中的歧义现象
浅谈英语中的歧义和双关
汉语自动分词中的歧义问题
怎样分化歧义句“他一请就来。”?
歧义、歧解和用歧的认知问题
副词"分别"与"一起"的歧义探讨
Nn类“差点儿没VP”新解——从“差点儿没”的歧义性说起
动词的特征与“别Ⅴ了1”的歧义指数
歧义双宾句式语义分化策略与历时考察
歧义切分与专有名词识别软件研究
英、汉日常生活用语中的歧义现象
“n+n”歧义消解的博弈论模型研究
“就”与“才”的歧义及相关语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