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7 个结果
  • 简介:1932,随着国民政府正式公布了《中小学课程标准》,2030语文教科书的编写进入了繁荣时期。总结30语文教科书的特点,借鉴其中一些对当今教材编写有意义的经验和启示,实现对30语文教科书研究的现实意义。

  • 标签: 30年代 语文 教科书 启示
  • 简介:在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史上,首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地应用于文学领域,为英国传统的确立开辟新的生长点的是考德威尔。其后,经过汤普森、雷蒙·威廉斯、斯图亚特·霍尔、理查德·霍加特、特里·伊格尔顿、佩里·安德森等理论家的努力,

  • 标签: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英国 20世纪 马克思主义理论 悲剧 文学批评史
  • 简介:17的多恩研究,围绕“才”和“象”这对核心观念,经历了品评、颂扬、反思三个阶段。反思预示着20的理论争鸣,而品评和赞扬则揭示了人们对16末那种典雅、细腻、优美、极富乐感的抒情诗传统的摈弃。17的研究尽管有着强烈的品评性质,但分析较为肤浅,反思也不系统,却反映了当时的英国诗坛的基本走向和一般状况,特别是琼生、卡洛、德莱顿等人的评价,更对后来三百多年的多恩研究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即便在今天,有关多恩研究的选题依据、分析方法和基本走向,连同多恩诗的类别划分和核心概念,都可见到17的影子,甚至研究重点、研究空白、争论焦点、审美关照等,都显示出对17的多恩研究的一种回应、继承与发展。

  • 标签: 多恩研究 17世纪 品评 颂扬 反思
  • 简介:本文探讨了1980以来英美学者关于英美本土18以前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史的研究趋势与特色,认为批评史研究整体上存在两条发展路线:一条路线是资料性著作汇编,成果数量呈抛物线状发展态势;另一条路线是文类研究,成果数量呈直线上升格局。而且,资料性著作的出版直接带来了批评史研究的兴盛,使其成为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18世纪前 女性主义文学 批评史 文类 趋势与特色
  • 简介:现在人们多少将“作家”等同于“小说家”傅小平:十九卷长篇小说编、二十卷散文随笔编及七卷本中短篇小说编的相继出版,读者大致可以藉此触摸到您立体而生动的精神形象.透过这些有着很大体量的作品,我的一个强烈感受是,您是有坚定价值观,有一贯的精神追求,且对此有充分阐释的作家.也因为此,当我试图从中找到一个入口,经由您关于文学、人生的既有思考再往里掘进时,我感觉是一次精神的历练和挑战.我首先想问的是,在您看来,某种恒定的价值观对于一个作家或写作者而言,有何特殊的重要性?您是否经历过思想危机,或怀疑过自己一贯持守的价值和信念?

  • 标签: 批判现实主义 19世纪 谈论 精神形象 中短篇小说 价值观
  • 简介:200012月15日,《北京青年报》以《八大样板戏携手重来》为题报道了12月13、14日晚于北京音乐厅上演的"红色经典现代京剧之夜",并称这是"当年盛极一时的八大样板戏,20后的集体亮相"。这场喧嚣于千禧之年的样板戏"盛宴"或许可以视为是1990样板戏"回归"热潮的一次集结,在此背后所蕴藏的是样板戏在20最后十年所积蓄的巨大能量。

  • 标签: 现代京剧 北京音乐厅 红色经典 《北京青年报》 知识分子群体 《沙家浜》
  • 简介:一、女性文学创作与童话英国女性文学创作兴起于18,到了19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女性小说家,女性文学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简·奥斯丁,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安妮·勃朗特三姐妹,玛丽·雪莱等女性作家及其作品被逐步认可,这些女性作家通过其作品显著地拓展女性主体意识,给女性以智力和性格魅力上的肯定和赞扬,同时传达出确立女性独立的人格呼声。与此同时,在很多作品中,女性作为儿童最早最亲密的启蒙者,也逐渐成为童话故事的传播者。童话作为一个独立的门类,在当时正逐渐地进入人们的视野,也被巧妙地镶嵌在女性作家的内心世界,并在其相应的文学作品中得以完整地诠释。基于此,本文针对英国19女性文学创作中的童话策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对比研究,以求在厘清该时期女性文学创作与童话之间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女性文学创作者在特定历史时期采取的特定童话策略。

  • 标签: 女性文学创作 童话故事 19世纪 英国 文学作品 女性作家
  • 简介:考察新时期的中国文学,文学反现代意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从更宽泛的范围来看,“现代化与反现代思潮间的冲突正好代表着人性与非人性的冲突,不易消解。近两百年来的文学艺术和哲学上的各种思潮多多少少带有这种冲突的迹象”。[1]

  • 标签: 现代思潮 中国文学 80年代 语境 文学艺术 非人性
  • 简介:“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这是台湾作家三毛《橄榄树》里的一句歌词。它深刻对应着中国大陆八九十年很多人的心理情绪,也揭示出林白两部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花城》一九九四第二期)和《北去来辞》(《十月》二0一二第五、六期,原名《北往》)的价值诉求。甘阳说:“通常所说的‘现代化’,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上讲,无非就是指社会变迁、文化变迁的一种特殊形式,因而也就是心理结构变迁的一种特殊过程。”这种变迁“比之通常的变迁来说是最彻底、最根本、最全面、最深刻的一种变迁。”

  • 标签: 《一个人的战争》 九十年代 林白 社会变迁 出走 心理情绪
  • 简介: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逸文化并不是东方世界的独创,西方的思想文化中也不乏类似的传统。本文拟从梭罗的隐居行为入手,通过分析其隐居的具体背景,进而深入解析西方归隐文化的源流及社会因素,从而对西方归隐文化作初步的认识和解读。

  • 标签: 西方归隐文化 源流 社会因素 梭罗 19世纪美国
  • 简介:萧军、萧红、舒群、罗烽等东北流亡作家重新发现了白俄,并继承了左翼文学的叙事经验与话语规范。然而对于这些东北作家而言,白俄不仅是反革命的符号,也是故乡的印记。这些白俄叙事艰难生长在民族主义话语的破碎之处,并在无产阶级革命话语的间隙侧身前行。东北流亡作家讲述白俄,其实也就是探寻他们如何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表述自己:这些东北作家背负着流亡的苦难,以一种若即若离的“中间状态”漂泊在关内文坛,艰难而隐秘地讲述着自己的流亡痛楚。

  • 标签: 东北流亡作家 白俄 故乡 革命 叙事
  • 简介:我国外国文学批评界习惯于把文学视为对社会现实的形象反映,尤其是在19俄罗斯文学创作的研究中。其实,19俄罗斯经典作家的创作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在很大程度上是超越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文学文本的意义往往滋生于其自身的智能机制之中。文学文本并非是一个静止的被动客体,也不只在传递和记忆信息,还是一个运动的、拥有主体性的生命体,能够通过界限转换、对话机制和时空变化等途径,作用于读者,在读者大脑左右半球的互动中,不断地创造意义。

  • 标签: 19世纪俄罗斯文学 文本 对话 时空体
  • 简介:“21中国现代诗群流派大联展”编者按:本刊连续刊登参加“21中国现代诗群流派大联展”并获得“12家新活力诗群流派”称号的诗群流派代表性诗人的作品,每期推出3家,以集体性地展示不同诗歌团体成员间的艺术风貌。“21中国现代诗群流派大联展”由当代诗评家谭五昌、诗人韩庆成联合策划,在诗歌界引起广泛关注。

  • 标签: 21世纪 现代诗 流派 中国 灵魂 遵义
  • 简介:198411月,风华正茂的我调到文山报社工作,当时报纸复刊刚一多。如今,30过去,跟随着报纸前进的步伐,我从血气方刚的青年变成了满头银丝的老报人,成为了文山日报一步步发展壮大的见证人。三十年风雨兼程,三十年喜乐艰辛。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在人生的履历中,三十年岁月漫长。在一个地方工作30,总有些东西值得总结,值得回忆,值得留恋,值得赞美。

  • 标签: 三十年 风雨 地方工作 见证人 文山 报纸
  • 简介:《一个中国人民读了新民主主义论后欢喜的话》是废名写于1949初的一篇长文。当年1月31日,解放军进城,北平宣布"解放",4月1日,废名即完成此文,并托湖北老乡董必武转交当局最高层。事后却没有音讯。文章也一直未正式发表,直至2009收入王风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废名集》中。

  • 标签: 废名 40年代 北京大学出版社 刊文 新民主主义论 1949年
  • 简介:在新历史主义小说解构热潮渐趋平静之后,新世纪以降,历史再次成为不同代际作家共同关注和书写的焦点。像五十出生作家刘醒龙的《圣天门口》、铁凝的《笨花》、阎连科的《受活》《坚硬如水》、莫言的《生死疲劳》、《蛙》、严歌苓的《第九个寡妇》、尤凤伟的《衣钵》、《一九四八》、王安忆《启蒙时代》、贾平凹的《古炉》、范小青的《赤脚医生万泉河》;六十年出生作家格非的《人面桃花》、《山河人梦》、李洱的《花腔》、迟子建的《伪满洲国》、艾伟的《风和日丽》等等,甚至七十年出生的作家也涉足到历史题材,如魏微的《流年》等。

  • 标签: 新历史主义小说 小说创作 立体 《圣天门口》 《坚硬如水》 《生死疲劳》
  • 简介:<正>8月,20028月,我想写点什么了。我翻了翻我以前的书,发现我的最后一篇创作谈写在1999的8月,那是我成为专业作家的第一个月,我在那篇文章里说,我真喜欢这样的生活,太幸福,幸福得说不出话来。我说我在梦里都笑出声来了。我说我要开始写《小妖的网》了。今天再看那些字,却觉得奇怪。我相信再过三,看今天的这篇文章,也会奇怪。很多时候,专业作家的位置会毁了一个作家,因为专业作家太幸福了,专业作家不用坐班,专业作家可以睡懒觉,专业作家被尊敬,专业作家是行政编制,专业作家去布吉旅游,就像领导一样。唯一的不幸福是专业作家经常要开会。可是很多专业作家爱上了开会,没有会开他们就会不自在。

  • 标签: 专业作家 小妖的网 创作谈 行政编制 我自己 我爱
  • 简介:回顾十年来的文学创作,天津文学呈现出总体上升的趋势,不同代际的作家都有着出色的表现,优秀作品不断涌现,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升。不过,创作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问题和隐忧,它们成为天津文学进一步发展的掣肘。作为新世纪十年中国文学版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天津文学的成就与经验、问题与方法超越了其区域界限而具有了标本意义上的启示性。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总结,从城市视角解读新世纪中国文学。

  • 标签: 文学创作 天津 文学书写 城市 扫描 危机
  • 简介:自1990以来,“全球化”已经成为国际学界最显著的话题,有关全球化的研究和言论在汉语学界同样炙热。根据旅美学者刘康的观点,全球化是指冷战结束后跨国资本建立的所谓“世界新秩序”或“世界系统”,同时也指通讯技术以及“信息高速公路”所带来的文化全球化传播。更进一步,可以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四个层面把握其内涵。

  • 标签: 文化政治学 对话主义 21世纪 金惠敏 文化全球化 “信息高速公路”
  • 简介:运笔春秋一瞬间,同龄学会几时闲?回眸茅塞常开日,用字推敲数度谙。歌盛世,选先贤。挥毫伏案醉骚坛。而今已是金丝发,织锦桑榆尚举鞭。

  • 标签: 东坡赤壁 三十年 鹧鸪天 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