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印宗秦汉”思想自元明以来被树立后,“秦汉印”一直是明清篆刻流派乃至现代印人赖以取法的最高典范。但现今印学理论界有一种看法,认为缪篆是谬误的篆书。若以汉印文字为讹误之篆书的观点成立,势必会影响到人们对秦汉印章、篆刻艺术所取得的高度艺术成就的认识,对当今篆刻艺术的发展恐亦有影响。本文力求从缪篆产生的时代,缪篆的性质及与篆书的关系等方面,证明缪篆并非是讹误的篆书,以使我们更好地领悟秦汉印的艺术魅力及其艺术价值。

  • 标签: 汉印 篆书 篆刻艺术 印学 讹误 艺术价值
  • 简介:关于《鸣凤记》的作者,不外有三种说法:一是王世贞;二是无名氏;三是王世贞门人。认为是无名氏的,多依据明代曲论家的记述,因为在他们的多种著述里,大都把《鸣凤记》归入无名氏作品之列。如吕天成《曲品》下卷,把剧作分为"旧传奇"、"新传奇"和"作者姓名有无可考"三类,《鸣凤记》就被列在第

  • 标签: 王世贞 鸣凤 无名氏 杨继盛 王骥德 中国文学史
  • 简介:清圣祖康熙不仅施政有方,善理朝纲,使天下太平,而且还是一位十分注重学习之皇帝。其万机余暇,怡情翰墨,无一日不读书,无一日不练字。他的书法结构严谨宽博,意态浑成,线条通劲有力,兼王羲之之秀,苏、米之犷,造诣极深,自成一家。

  • 标签: 康熙皇帝 书法结构 书法艺术 高士奇
  • 简介:一提及“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世人惯常地会想起王羲之的书法,这已成为了一种思维的定势,似自然而然无可非议。然而真是这样吗?其实不然,“飘若”句最初是形容王氏的容止.即仪表风度的,最早出于《世说新语·容止》,原句为:“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浮云,矫若惊龙”。

  • 标签: 考辨 仪表风度 世说新语 王羲之
  • 简介:日本是东亚以中国为中心的汉字文化圈中一个主要成员国.汉字一直在日本文字中发挥着假名文字所难以取代的作用。那么,汉字是何时、由何人传入日本的?关于这个问题,迄今为止,学界各家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 标签: 汉字文化圈 日本文字 考辨 东传 成员国 假名
  • 简介:本文在具體分析古今人對'隸書'解讀的基礎上,從字源的角度切入討論,認爲'隸書'本應該是'隶書',所謂'隸書'即'徒隸之書'的説法當是東漢時期人們將'隸'字取代'隶'字之後的一種誤解。'隶書'本就是'史書',也就是用筆寫的書,它是相對于銘刻之書的'篆書'而存在的一種簡便易用又有'輔佐'意味的書體。

  • 标签: 隸書 隶書 史書 佐書 名義 考辨
  • 简介:清代许多曲家,其生平事迹往往湮没不彰;其生卒年,在清人的戏曲书录中,也常常失载。而检索近人编纂的一些戏曲专著和工具书,如《古典戏曲存目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中华书局,1996年)、《中国曲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等,相关的记载又或

  • 标签: 清代 曲家 生平事迹 考辨 生卒年 石庞
  • 简介:鉴定专家陈佩秋先生和陈启伟在《名画说疑——陈佩秋谈古画真伪续编》一书中,质疑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马远《踏歌图》的真伪,认为其是一幅冒马远之名的伪作。笔者通过对马远《踏歌图》之构图、人物、柳树、书法印章、古籍文献的使用进行析,以及比对马远《踏歌图》与戴进《临〈踏歌图〉》的异同,从而认证《踏歌图》并非伪作。

  • 标签: 《踏歌图》 真伪 《南阳名画表》 《临〈踏歌图〉》
  • 简介:<正>《味兰簃传奇》包括《侠女记》和《烈女记》两种。今国家图书馆藏有《侠女记》同治刊本和光绪七年刊本,《烈女记》有光绪七年刊本。《侠女记》卷前有作者写于同治辛未十一月望冬的《自序》、卷末有《主人杂记》和作者的题词。全剧共

  • 标签: 侠女记 《自序》 月望 进士第 云臣 国家图书馆
  • 简介:徐邦达是我国当代著名书画鉴定家、画家和书法家,世人有“华夏画第一人”、“徐半尺”之谓。徐邦达,字孚尹,号李菴:又号心远生,晚号蠖叟,祖籍浙江省海宁县。1911年出生于上海一个儒商家里。父字尧臣,为一家生丝出口公司总经理。经商之余,雅好古玩字画,常购置家中赏玩。徐邦达自幼聪慧好学,耳濡目染,对书画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十几岁时,他拜苏州画家李涛(醉石)为师学习书法绘画。中国传统的学画方法,大凡从临摹入手,“先临仿,次创作,创作中,间以写生”。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徐邦达对历代名家作品进行了大量临摹。他后来回忆说,当时,凡能见到的真迹,不管山水、人物,还是花鸟鱼虫,都潜心描摹,这不仅扩大了自己的眼界,而且对名家笔法,墨法、构图、设色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后来画画、鉴画打下了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

  • 标签: 中国 书画鉴定家 艺术家 徐邦达 人物介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明万历以后,曲坛上形成了两大流派——玉茗堂派和吴江派。两派展开了长期的论争,论争的焦点即在于如何处理剧本内容和戏曲格律的关系。作为吴江派的领袖人物沈璟,他感到戏曲格律的重要性,便在前人的基础上编纂了一部南曲谱——《南九宫十三调曲谱》。尽管沈谱有着较高的价值和积极意义,但它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沈璟在编写之时,往往不尊重原文随意改动,态度不够谨慎,致使失误之处颇多。从另一方面来讲,在当时的戏曲

  • 标签: 冯梦龙 词谱 曲谱 不足之处 戏曲 南词
  • 简介:古代书论经前人和当今一些学者为伪托者,至少已有以下一些篇目:

  • 标签: 考辨 书论 篇目 学者 古代
  • 简介:颜真卿《自书告身墨迹》是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颜真卿唯一的大字楷书墨迹。如为真迹,则其书法艺术价值弥足珍贵固不待言。但于此帖历来存在着颜氏后人、省吏所书及颜真卿自书三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当代学者中又有启功先生及曹宝麟、朱关田等先生相继提出置疑。故笔者认为于此大有深入探究之必要。因为此事不仅关乎作为唐代历史文献的“告身”的时代特征问题,同时也关乎颜真卿楷书艺术成就的评价问题。

  • 标签: 颜真卿 楷书 真迹 书法艺术 书艺 艺术成就
  • 简介:郭尚先是清一代贯穿帖学的著名书法家之一。其八法曾得到嘉庆皇帝的赏识。由于其传世作品较少,鲜有研究者,加上各种史料中郭尚先的字号及生卒年说法不一,故本文对其代表作品稍加研究,并就郭尚先字号、生卒年加以

  • 标签: 郭尚先 书法艺术 字号考 人生观 文化传统
  • 简介:侯阳高腔是婺剧高腔中的一个分支腔种,但关于其命名的涵义问题众说纷纭。难成定论。本文从腔调衍进中的侯阳高腔、“侯阳”腔名既往释义疑、侯阳高腔真实内涵解意、“喉阳”腔名命义人文阐释等四个方面,将“侯阳高腔”置入腔调衍进史的背景之中,对其命名涵义给予概念讨论、学理辨识,进而提出个人新解。笔者认为,当下见诸地方戏文献的所谓“侯阳高腔”其实是“喉阳高腔”的通假,“喉阳高腔”称谓是综合采用“声歌演唱特性”和“艺术风格特征”两个艺术因素给予命名的,高度凝练了此高腔的腔调艺术特征。

  • 标签: 婺剧 侯阳高腔 喉阳高腔 命名意义 辨考
  • 简介:西晋潘岳的《笙赋》中第10句提到了“熟簧”一词。关于潘岳所说"熟簧"的质料,文章的作者从文献记载、考古材料、《文选》注释版本、引文语法结构这四个方面对潘岳《笙赋》中所载"熟簧"进行初步,认为潘岳《笙赋》中所说的“熟簧’’为竹制这一结论。

  • 标签: 潘岳 《笙赋》 熟簧 考辩
  • 简介:《讌乐》是唐太宗时协律郎张文收创作的一部作品,新旧两《唐书》及《通典》、《册府元龟》中均有记载,但其创作年代各书记载有异。孰对孰错?又各为什么?笔者对这个问题做一小考。讌

  • 标签: 两《唐书》 张文收 讌乐 创作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