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史料笔记对民俗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晚清史料笔记对民俗的记载而言,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传统民俗的记载,二是保留了近代以来民俗变迁的资料。笔记史料对民俗的记载虽有零散、芜杂等固有的缺陷,但其记载更为丰富多彩、细致生动,同时也更为客观、可靠。
简介:在晚清史研究领域,杨国强先生的名字,大概已经成为一种独特文法的象征.自1987年发表《曾国藩简论》,在后来的近30年中,由曾文正,继而胡文忠、左文襄、李文忠、张文襄,及李越缦、王湘绮……,他沿着“千年徊徨”与“百年嬗蜕”的命题,探讨近世中国的历史变迁.他笔下的百年,是一个“四海变秋气”的百年.中国由“变局”,进于“危局”,至于“残局”;由“衰世”而人“乱世”,以“百年”改变了“二千多年”.在这个过程中,世道与人心,利益、主张与理想,思想状态、政治状态、经济状态经历了多少冲突和动荡.
简介:20世纪末,美国的清史学界发生了一场著名的论辩,导致清史研究出现了所谓的"新清史(NewQingHistory)"流派。新清史成为美国近年来中国史研究最重要的趋势,出现了一批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如欧立德(MarkElliott)及其《满洲之道:八旗制度与清帝国族群认同》,柯娇燕(PamelaCrossley)及其《历史的明镜:清帝国意识形态中的历史与族群认同》,罗友芝(EvelynRawski)及其《最后的帝王:清代皇族社会史》。
简介: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八届晚清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西桂林举行,会议主题为"被卷入世界的晚清中国暨戊戌变法120周年"。
简介:
简介:学者论及和两书的史料价值时,常常认为高于.本文对这一看法提出不同看法,通过对两书七则明显不同的记载进行考订,发现虽存在不少错误,而可信之处亦多;虽存在许多优点,而错误亦存不少.评判两书的史料价值,应当进行具体的考订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简介:“清史研究名家讲座”,由《清史研究》编辑部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共同主办,不定期举行。
简介: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汪立珍,就当今世界有关满族历史、满语、清史等问题,采访了美国著名满学家、清史专家柯娇燕教授。柯娇燕教授认为学习满语很重要,清乾隆时期将满文标准化、简单化,而只有在民间满族人使用的满语才是真正的满语。所以,柯娇燕教授认为目前保护好存留的满语非常重要,她还对满族史和清史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介绍了美国学者的观点。
简介:2009年清史的主体工程包括通纪、典志、传记、史表、图录将进入审改阶段,这是为提高清史质量、统一全书体例的必要步骤。为了做好审改工作,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教授作了关于审改工作的重要讲话,说明了今后四年的工作思路,审改的办法和重要性,权责利的统一,二级项目组的作用等重要问题。希望主体工程的各项目主持人注意研究贯彻执行,如有不同意见请反馈给本刊编辑部。
简介:关于清史的地位:清史不应修成一部个人的学术著作,不应修成教科书或十七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初年的中国史,而应纂成一部全面、系统、完整地记载有清一代王朝的正史,从而超过《清史稿》而接续二十四史。关于清史的纂修体例:纂修清史应以纪传体为主要框架,包括叙论(或曰综论、概论、概述)、本纪、志、表、传五大部件,其中志、表等都应增加类目以便如实反映时代变迁。
简介:1965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遵照周恩来总理和董必武副主席要修清史的倡议,决定成立清史编纂委员会,并拟在中国人民大学建立清史研究所。当时议定的清史编纂委员会由七人组成,他们是郭影秋、关山复、尹达、刘大年、刘导生、佟冬、戴逸,并由郭影秋任编委会主任。郭影秋积极贯彻中央这一决定,及时与学校党委研究部署,着手筹建清史研究所。
简介:标点符号中的专名号、书名号等符号,在标点古籍时尤其显得重要。标示是否准确、恰当,对读者影响很大。如《琐议》(二)所举《梁佩兰传》'佩兰方坐论正平岑牟与摩诘郁轮袍事'就是一例,'岑牟'下不该有专名号,标示专名号就会误导读者以为是人名;而'正平'正是人名,其下又没有标示专名号,读者也容易产生误解。王钟翰标点的《清史列传》这一类问题较多。现仅就《儒林》、《文苑》二传举例讨论。
简介:治清史与治清以前各断代史不同之点,主要有三:第一,清代距今近,而清以前各断代远;近则不怕文献不足而怕材料太多,远则适反是。第二,清代材料多,不特有大量档案文献资料遗留到今,而且第一手原始实物资料(包括地上的和地下的),亦日有新发见。第三,除元史外,从事清史研究的学者也需要具备阅读多种语言文字的能力,越多越好。因为国内少数民族语文,如满、蒙、藏、维、彝、傣、苗、瑶等,均有大量原始资料有待发掘、整理,足资参稽印证;国外如拉丁、法、德、英、日、俄、意、葡萄牙、西班牙等国亦均有不少原著
简介:在国家撰修大清史的引领带动下,2012年的清史研究延续了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气象,不仅在一些具有争议性的课题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同时也在一些新兴的研究领域如城市史、文化史、环境史等方面渐趋成熟。
简介:对照校勘中华书局点校本《清史稿·西藏传》发现其部分内容主要是依据魏源的《圣武记》编写,未加查核即照抄转。根据藏、汉文史料和现代藏学家的科研成果,考证两书均有违史实之误,现加以订正,供历史研究参考。
简介:清史研究作为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数十年来的中国历史研究中,向来是一个在学术创新方面颇为活跃的研究领域。2013年初,刘凤云以《理论和方法的推陈出新:清史研究三十年》(《史学月刊》2013年第1期)为题颇为精准地概括了近三十年来清史研究的这一特色。
简介:~~
史料笔记与民俗研究——以晚清史料笔记的记载为例
晚清史上的“义理”与“事功”——《衰世与西法:晚清中国的旧邦新命和社会脱榫》读后
新清史介绍
被卷入世界的晚清中国暨戊戌变法120周年——第八届晚清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清史研究》稿约
《清史稿》、《清史列传》之《郑成功传》考异七则
戴逸的清史人生
清史研究名家讲座
美国著名满学家、清史专家柯娇燕教授谈满学与清史
关于清史审改工作的意见
关于清史修纂的若干思考
郭影秋与清史编纂
《清史列传》标点琐议(四)
《清实录》与清史研究
2012年清史研究评述
《清史稿·西藏传》正误
2013年清史研究述评
2003年清史论文索引
2009年清史论文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