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利用周原遗址2014年发掘的凤雏三号基址(F3)和以前的凤雏甲组建筑、云塘—齐镇建筑群、召陈建筑群,从建筑组合的类型学分析,三大建筑群在周原遗址聚落变迁中的位置,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创新等角度出发,论证凤雏甲组的始建年代应为西周早期。指出周人的早期大型建筑基址(凤雏建筑群)应是对商代建筑形式的模仿与学习。结合西周铜器铸造的学习与发展过程,可发现大型建筑也遵循着同样的过程,即西周早期的凤雏建筑群秉承商代建筑特征,中期的召陈建筑群体现周文化特征,晚期的云塘—齐镇建筑群,此后秦马家庄宗庙建筑延续其风格。最终推测凤雏建筑群的设计者的族属为商人,而其使用者身份的为周王或其在周原的代理人。
简介:本文对唐高宗朝《显庆礼》及龙朔至仪凤时期两次格的撰作及其与朝政的关系作了重新探讨和解读,对格的撰作目的和方向进行了论证和推测。指出《显庆礼》在推翻和批判《贞观礼》与永徽律令格式相关法条的同时,是一批贞观顾命大臣的贬逐和覆灭。而龙朔修格也以官名官号的革新作为开始,所修成的格“中本”完成於封禅前夕,是贯彻武则天意志和扩张其权力的产物。但仪凤修成的格“後本”不但以官名官号的全面复旧为标榜,也以对《显庆礼》的明堂祭祀和郊礼批判,明确表达了与此前观念的截然对立,证明了宰相领导的传统派朝臣对武则天参政的反对和抵制。其行动获得皇帝的支持,说明高宗在朝政中维持平衡以及利用宰臣制约武则天的意图。不同时期政治取向的摇摆使礼法的编纂成为朝廷政治运作的工具,而武则天通过礼仪活动不断扩展皇后权威,也演为武周革命的先声。
简介:2016年10月1日,宁夏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宁夏文史馆馆员、中国回族学会常务理事、宁夏回族研究会顾问、本刊编委周瑞海先生因病顺命归真,享年77岁。周瑞海教授1939年生于宁夏同心县,后迁徙至甘肃靖远县。1959年考入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1964年毕业分配至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民族宗教事务处工作。1972年调至宁夏大学政治系,曾任国际共运史教研室主任、政法学院教授、回族研究中心研究员。曾出版《宁夏回族自治史略》《中国回族抗日救亡史稿》多部专著,论文30多篇。《宁夏回族自治史略》是我国首部研究省级地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专著,展示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巨大成就,也回顾了极左时期党的民族宗教政策遭受破坏的惨痛教训,出版之后引起学术界极大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