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亲近大自然,是每个人都或曾有过的体验。或是登上高山之巅遥望旭日从东海喷薄升起;或是赤足在大海之滨俯拾一枚枚玲珑的贝壳、欣赏着惊涛拍岸;或是泛舟平湖秋月,任清风细浪带走身心的疲惫……这所有的日光霞霓、险峰幽谷、花树虫草,带给你的是何等奇妙的乐趣;这所有蓝天碧海、青山绿水、云烟雾霭,引起你的是何等热切的神往。"春山冶艳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洗,冬山惨淡而如睡。"(韩拙)随季节的不同,像貌各异,山就多姿多情。大自然丰富多采又瞬息多变的光芒、色彩、形状、声响都令人赏心悦目,陶醉缠绵……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到名山大川中饱览秀色、吞纳众奇。无数的自然美景无不令人心向往之,情独钟之。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把大自然
简介:<正>由于历史的原因,壮族没有形成统一的宗教,笃信万物有灵、灵魂不灭和信奉多神.纵观其宗教信仰的形态,主要还是由原始的自然崇拜发展而来的,是远古社会原土的历史淀积.自然崇拜作为一种原始宗教形态,是氏族制度的产物.它既盛行于原始社会,又不同程度地残存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社会形态之中,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与生产产生很大影响,并成为壮族宗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份.《国语·鲁语》云:"社稷山川神,皆为功烈于民者也,天之三辰,民所瞻仰也;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非是,不在祀典."其言一语道出了古代先民崇拜诸自然物的真谛:一方
简介:《文心雕龙》“以雕缛成体”说和“自然之道”说的提出,具有整合自然审美理想和文章雕缛传统的特殊意义。考其实践基础,既有汉大赋兴盛以来穷思极想、铺排夸示的艺术倾向,又有山水诗兴起过程中巧构形似的艺术讲求;究其理论背景,一方面是汉魏以来崇尚心智创造的“智术”理念,一方面则是魏晋以降强调感物吟志的“应物”理念。《文心雕龙》因此而历史地形成了具有整合意味的自然雕饰美学观念。《文心雕龙》自然雕饰观念体系的展开方式,表现为“文体”论与“文术”论的并行互补,而其所以互补的机理则在于“成体有术”的文体方法论。作为中国古典自然雕饰美学理论经典的《文心雕龙》,其最大的理论贡献在于提出了“自然”与“雕缛”的整合问题。从“以雕缛成体”悟入“自然之道”,有助于克服长期以来的简单二元对立思维,有助于体会中国传统“以技而进乎道”之“道术”论的深刻内蕴。
简介:游历风景让朱洲平有了良好的色彩感觉,使他在绘画的时候对颜色的把握游刃有余。他的油画既有厚实凝重的色调,又不失鲜亮明快,严谨细腻的刻画和轻快自如的挥洒得心应手,皖南民居的沧桑、江南小镇的婉约,以及乡村田野和树林山川的自如之美,都在他的画布上得到了很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