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医学科研人员的伦理不当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规范临床研究中的伦理不当行为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9—11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的医学科研人员作为访谈对象,就临床试验中的伦理不当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运用NVivo11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8位访谈对象,其中16人(57.14%)认为医学科研人员是被动接受科研伦理。医学科研人员伦理不当行为的影响因素被归纳为7个二级节点和43个三级节点,包含248个参考点。影响伦理不当行为的环境因素包括伦理监管不佳、科研压力大、受试者与研究者信息不对称以及伦理氛围不足4个二级节点,分别包含了54个、40个、38个和29个参考点;科研人员自身因素包括伦理知识欠缺、伦理意识淡薄、科研人员个体特征3个二级节点,分别包含了48个、21个和18个参考点。结论我国医学科研人员对临床研究伦理的态度和行为整体上处于被动接受到积极遵守的过渡阶段,伦理不当行为的影响因素较多。为进一步规范医学科研人员伦理行为,笔者建议相关部门应改进伦理审查和监管,建立系统化伦理培训,改善科研环境,积极开展临床试验科普。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江苏省某地三甲医院医学科研人员对科研数据管理的认知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提高医院整体科研管理水平以及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调查对象为医务人员、专职科研人员及科研管理人员,书面和电子邮件进行科研数据认知及科研素养问卷调查。采用软件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有效问卷共200份。结果显示,科研人员获取科研数据的主要途径为实验室实验,获取他人原始数据途径主要为图书馆公共数据库。将近70.0%(140人)的人员因未妥善保管科研数据导致数据丢失;142人(71.0%)愿意将数据交由数据管理机构;146人(73.0%)要求项目组及160人(80.0%)鼓励同行交由数据管理机构,其中研究生学历比例高,曾利用过他人原始数据的占57.0%;共160人(80%)愿意及鼓励同行使用数据管理机构提供的他人原始数据,其中研究生学历占比高。结论科研人员数据保存情况较差,愿意共享科研数据,但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医院层面要对科研人员进行相关科研数据管理的培训,提高科研数据保护及共享方面的认知能力;要建立科学数据保存制度,配备数据存储、管理、服务和安全等必要设施,保障科学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推动科研管理创新及改革从而促进医疗科研管理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三级医院科研人员科研诚信认知及周围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电子调查问卷对3家三级医院278名科研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科研诚信认知情况、对待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周围科研人员学术不端发生情况及学术不端行为意向。结果将回收的217名科研人员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被调查者对科研诚信、伪造等相关概念了解率不足20%。不到50%的科研人员选择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劝阻、举报或者认为学术不端论文的所有作者均需得到惩罚。49.31%的调查对象表示周围科研人员至少有过9种学术不端行为中的一种,37.33%的被调查者表示周围科研人员至少有伪造、篡改和剽窃行为中的一种。周围科研人员的学术不端调查及被调查者的学术不端行为意向均显示发生率最高的学术不端行为是不当署名。统计分析显示科研诚信认知与学术不端行为意向呈负相关。结论三级医院科研人员科研诚信知识缺乏,学术不端形势不容乐观,急需采用综合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三级医院新入职科研人员对科研诚信的认知情况及对违反科研诚信行为的态度。方法采用电子调查问卷对某三级医院123名新入职科研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科研人员的基本情况、对科研诚信知识的了解情况和对违反科研诚信行为的态度。结果共回收电子问卷87份。45.98%的被调查者接受过科研诚信教育;被调查者对国家科研诚信相关文件、科研诚信概念以及伪造、篡改、剽窃、一稿多投等严重和常见违反科研诚信行为的知晓率均不足50%;82.76%~90.8%的被调查者认为"伪造"、"篡改"、"剽窃"行为是不当行为;64.37%的科研人员愿意对发现的学术不端行为向相关部门举报;80.46%~81.61%的被调查者赞成对有严重学术不端行为的科研人员在"职称晋升"和"导师资格申请"方面一票否决,58.62%的被调查者赞成"有严重学术不端行为的科研人员应终身禁止从事学术研究"。接受科研诚信教育是对伪造、篡改、剽窃(FFP)认知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某三级医院新入职科研人员接受科研诚信教育比例不高,科研诚信相关知识缺乏,对学术不端的态度需要进一步加强,急需采用多种措施,提高医院科研成员的诚信认知和态度。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儿童专科医院专职科研人员绩效评价体系,调动专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科研产出效率,以科研水平的提升带动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模型为理论依据,结合文献查阅和人才绩效评价管理工作经验初步确定指标库。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采用德尔菲法确定最终的评价指标和权重,通过头脑风暴法对指标进行可量化标准制定,形成儿童专科医院专职科研人员绩效评估模型。选取某研究型儿童专科医院的5名专职科研人员为评估对象,分别采用新构建的模型和该院原有绩效评价方案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组织15位专家开展2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最终构建包括3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与23项三级指标的儿童专科医院专职科研人员绩效评价模型。其中,一级指标科研产出、科研过程和科研投入权重分别为0.507、0.267和0.226。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构建绩效评价模型的考核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更有助于研究团队发现不足。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绩效评价模型可对科研人员起到正向引导与激励作用,推动临床与基础的交叉融合以及促进医院的学科建设和科研人才培养。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现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并探讨相关的科研需求现状。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年7—12月于湖南省某儿童专科医院工作的588名临床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3个部分:第1部分为一般资料;第2部分为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现状调查;第3部分为护理人员科研需求现状调查。共发放问卷588份,实际回收问卷577份,有效回收率为98.13%。结果科研能力现状调查得分较高的3项分别是经常通过互联网搜索专业的相关资料(3.255±0.491)分、能进行统计描述(2.931±0.572)分以及能使用中文数据库(2.894±0.429)分。科研能力需求率较高的3项分别是申报课题80.94%(467/577)、撰写论文76.95%(444/577)以及专题讲座71.92%(415/577),较低的3项分别是继续深造46.10%(266/577)、检索文献40.90%(236/577)以及小组座谈会38.30%(211/544)。结论护理人员信息检索的基础统计的能力相对较高,但论文写作方面的能力则相对较差。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可概括为统计分析能力、信息检索/文献阅读能力、科研选题能力以及论文撰写能力4个方面,应重点关注科研能力薄弱的环节是否存在较高的科研需求,有目的地开展护理科研指导和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