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 MM)患者药物反应动力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8例初诊 MM患者的临床资料,最佳反应深度、最佳反应时间( TBR)、最佳反应持续时间( DBR),评估上述指标与 MM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初诊 MM患者的预后与最佳反应深度、 TBR及 DBR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最佳反应深度、 TBR及 DBR是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05)。结论 反应深度、 TBR、 DBR和 MM患者的临床预后相关,可以联合 R-ISS分期及细胞遗传学异常评估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高血压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合理应用情况。 方法:选择 2017 年 9 月 -2019 年 9 月 经相关渠道收集来 的 2000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资料开展研究 ,分析患者使用抗高血压药物不良反应和用药结果。 结果:应用血管紧张素患者人数共计 260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38 % ;钙 离子拮抗药物 286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2.59%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450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2.89% ; 利尿剂 424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4.15% ; β 受体阻滞药物 350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0.86% ; α 1 受体阻滞药物 230 例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简介:摘要干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病因众多,发病机制复杂,病情反复是其主要特点。既往认为泪液渗透压升高及眼表炎症是导致干眼的重要因素,最新的研究提出免疫反应及神经异常也参与了干眼的发病机制。随着对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不断探索,相应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完善。目前主要包括物理、药物、手术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占重要地位。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将治疗干眼的药物分为两大类。其一增加泪液质量,改善泪膜稳定性:包括泪液替代治疗(补充水液成分、黏蛋白成分、脂质成分的人工泪液,以及维生素类制剂、自体血清等),促泌剂(促水液分泌剂以及促黏蛋白分泌剂)及omega-3脂肪酸补充剂;其二针对病因治疗,改善眼表微环境:包括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非甾体类抗炎药、免疫抑制剂、黏附因子抑制剂、其他新型抗炎模式、抗生素、重建微生态平衡、抗氧化剂、神经保护剂等。(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331-339)
简介:摘要目前老视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增强调节能力的副交感神经激动剂如卡巴胆碱、匹罗卡品、PresbiDrops等,可刺激睫状肌收缩,增加睫状肌收缩力;其次是降低晶状体硬度、恢复晶状体弹性的硫辛酸类药物;以及利用光学原理增强患者视近调节能力的Liquid Vision等药物。但这些药物均存在局限性,如仅针对老视发生发展中的单个因素发挥作用,组合性药物机制不清,药物组合的最佳浓度、远期疗效、药物副作用及患者依从性等需进一步探究,且缺乏多中心研究及循证医学证据支撑。是否需根据患者调节力下降程度来调整用药浓度、频率及用药时间也需进一步验证。(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18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