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肥胖者与正常体重者最大耗氧量(V@O2max)的差别,并比较肥胖者减肥前、后V@O2max的变化.方法:对50例肥胖者,20例正常体重的健康者采用自行车功率法,给予一定的负荷让受试者进行踏车运动,直至达到195-年龄的脉搏数,同时监测心率和心电图变化;应用A°strand和Ryhming的列线图法间接测定每个受试者的V@O2max.予肥胖者以减肥茶治疗,1个月后再做踏车运动试验测V@O2max.结果:体重正常的健康者V@O2max男、女分别为3.42±1.04、2.96±0.88L/min,肥胖者的V@O2max男、女分别为2.69±0.97L/min、2.06±0.83L/min,低于正常体重者(P<0.05),肥胖者减肥后V@O2max男、女分别为3.18±0.16、2.64±0.7L/min,有较明显升高(P<0.05),但仍低于正常者(P<0.05).结论:肥胖者的心功能储备差、氧利用率低,通过减肥可以提高肥胖者的综合体力.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心肌耗氧量的监测,为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康复运动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近1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CHF的患者,在正规使用抗心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以6KM/H的速度进行最大运动量的跑台试验,观察并记录康复运动中有意义的运动时间及心肌耗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中当心肌耗氧量增加30%时,受试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当心肌耗氧量增加35%时,部分受试者因不能耐受而退出试验,P值〈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CHF患者在以6KM/H的速度进行康复运动时,心肌耗氧量增加至30%应及时停止活动或给予行为干预,此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运动提供了具体的安全范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指数(HRI)、收缩压比率(SBPR)与峰值氧耗量(peakVO2)的相关性,探讨在无气体分析的情况下,采用运动过程中的HRI和SBPR评测CHF患者运动耐力的可能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横断面研究,选取2007年3月—2018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康复中心行心肺运动试验检测的547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心力衰竭类型、体重指数(BMI)等临床资料和心肺运动试验参数peakVO2、HRI、SBPR。peakVO2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547例完成心肺运动试验的CHF患者中,男性447例(81.7%),年龄63(56,69)岁。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HRI、SBPR与peakVO2呈正相关性(r分别为0.323、0.263,P均<0.001),年龄与peakVO2呈负相关性(r=-0.207,P<0.001),男性peakVO2高于女性(r=-0.229,P<0.001),射血分数减少型心力衰竭(HFrEF)peakVO2低于射血分数中间型心力衰竭(HFmrEF)和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r=0.181,P<0.001),BMI与peakVO2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RI、SBPR与peakVO2呈正相关(t分别为7.68、5.08,P均<0.05),年龄、BMI与peakVO2呈负相关(t分别为-5.43、-0.31,P均<0.05),男性peakVO2高于女性(t=-6.03,P<0.05),HFrEF患者peakVO2低于HFmrEF和HFpEF(t分别为3.17、4.48,P均<0.05),可构建线性方程(F=33.52,调整R2=0.29):peakVO2=10.65(男性)或8.53(女性)+4.26HRI+3.31SBPR-0.07年龄-0.13BMI+0(HFrEF)或1.05(HFmrEF)或1.62(HFpEF)。结论CHF患者HRI、SBPR与peakVO2呈正相关。在无气体分析的情况下,采用运动过程中的HRI和SBPR评测CHF患者运动耐力具有可能性。
简介:目的观察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耗氧量、肌酸磷酸激酶(CK)和心电图变化的影响。方法入组2012年12月-2014年12月于陕西省榆林市星元医院诊断为AMI患者共122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53例)和试验组(69例),所有患者入院后排除溶栓禁忌,对照组患者予支持治疗、静脉注射低分子肝素150万U和口服阿司匹林300g等常规治疗;试验组予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尿激酶,治疗后持续观察心肌耗氧量情况、肌酸磷酸激酶和ST段变化率(ST段在用药后降低的与用药之前的比值)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心电图ST段变化率、血管再通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经治疗后5d,两组血压差异不明显(P〉0.05),试验组心率、心肌耗氧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CK值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开始时几乎无差异(P〉0.05),而在16h、20h、24hCK值分别为23.32±7.73,17.45±7.44和8.47±3.4有显著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CK酶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峰值前移小于16h。结论尿激酶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效果确实可靠。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高血压患者在心电监护拔牙过程中心肌耗氧量及舒张压的监测结果。方法随机纳入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患有高血压的门诊拔牙患者150例为观察组,纳入同期血压正常的拔牙患者50例为对照组,对拔牙过程中的舒张压、心率以及反映心肌耗氧量的心率动脉收缩压乘积进行监测,对比分析拔牙各个阶段的变化。结果观察组麻醉注射即刻、拔牙后即刻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和RPP均较麻醉前10分钟显著增高(P<0.05),在拔牙后5分钟基本恢复,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上述指标的增高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拔牙过程中对心肌耗氧量及舒张压进行监测,并实施有效的控制手段对心肌耗氧量与血压进行控制,以减少拔牙手术的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用于老年骨科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04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全麻,观察组实施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VO2和VCO2水平比较,T1时两组水平差异不大(P>0.05),T2和T3时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苏醒即刻两组MMSE评分相比,差异不大(P>0.05),苏醒7h和苏醒24h观察组MMSE评分相比,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可有效减少氧耗量和二氧化碳产生量,提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鸟巢式-袋鼠式-沐浴-转运护理模式运用于低体温新生儿的效果评估,并分析对耗氧量、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研究抽取新生儿疾病分类为:低体温,随机抽样法分组为:参照组、研究组,2组样本入院时间起于2022年10月,止于2023年10月,总例数为82,各组收纳41例,常规护理用于参照组,鸟巢式-袋鼠式-沐浴-转运护理模式用于研究组,比对康复进程、耗氧量等指标。结果:体温复温时间、暖箱治疗时间、住院时间等康复进程指标以研究组有更短的时间值(P<0.05)。护理前耗氧量无差别(P>0.05),护理后研究组有更明白变化幅度(P<0.05)。结论:鸟巢式-袋鼠式-沐浴-转运护理模式辅助低体温新生儿临床工作开展具有显著效果,对于耗氧量、康复进程均有积极影响,可推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氧供耗平衡导向温度管理在小儿心脏手术的应用。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0月至2017年9月115例心脏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采取氧供耗平衡导向温度管理的55例患儿设为管理组,60例进行常规管理的患儿设为常规组。比较两组的心脏复跳情况、手术情况、不同时段的氧供耗平衡、温度管理、术后情况。结果常规组心脏自动复跳率76.67%(46/60),显著低于管理组心脏自动复跳率89.09%(4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循环时间、体循环最大流量、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的VO2、SpO2、SvO2,T1、T2的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组T1、T2的VO2显著高于管理组,T1、T2的SvO2显著低于管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常规组Tn最低温、Tr最低温显著低于管理组,Tn最高温、Tr最高温显著高于管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累计降温时间、累计复温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组住院时间(9.52±1.56)d,与管理组住院时间(9.78±1.58)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病死率5.00%,与管理组病死率3.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供耗平衡导向温度管理可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提高患儿心脏自动复跳率,稳定围手术期的体温与组织灌注及耗氧水平,提高小儿心脏手术的安全性。
简介:摘 要:目的: 讨论小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氧供耗平衡导向温度管理的安全性以及效果。 方法: 以我院在 2014 年 1 月 -2016 年 9 月收治的需要进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 10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患儿使用传统温度管理的方法,观察组患儿在 CDI500 连续血气监测患儿氧供需的状态下进行温度管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总用时、术中输液总量、消毒前体温、 CPB 最低体温。 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的手术总用时、术中输液总量、消毒前体温、 CPB 最低体温方面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观察组对患儿在 CDI500 连续血气监测患儿氧供需的状态下进行温度管理,能够有效的实现对患儿的简化保温护理,通过与氧供耗平衡理论实现对患儿的温度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儿的体温波动引发的不良发应。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在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伴心力衰竭患者氧供-氧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 ICU)2016年1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AMI伴心力衰竭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应用左西孟旦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记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第7天的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肝功能、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asoactive inotropic score, VIS)、GAP[P(v-a)CO2,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和GAP比值[P(v-a)CO2/C(a-v)O2,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动脉与中心静脉氧含量差]等指标。根据计量资料是否服从正态分布,应用t检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或χ2检验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164例患者入选,其中观察组55例,对照组109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NT-proBNP、Scr、VIS评分、ALT、AST、GAP和GAP比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天,两组NT-proBNP、Scr、ALT和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IS评分、GAP和GAP比值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两组ALT和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Scr、VIS评分、GAP和GAP比值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更短(P<0.05);两组28 d病死率和ICU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能改善ICU中AMI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与肾功能,减少正性肌力药物用量,对肝功能影响小;同时在改善患者全身灌注及氧供-氧耗方面起一定作用。虽然左西孟旦能减少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但并不能改善28 d预后和减少ICU住院时间。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对于脑卒中患者给与高压氧治疗前后对于护理量的变化的影响。 方法 样本选取于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本院接收治疗的 100 例脑卒中患者,平均随机分配为各 50 例行常规综合性治疗的对照组与基于对照组基础治疗行高压氧治疗的观察组。最终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第 5d 、第 10d 、第 20d 、第一个月的临床护理量变化。 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 5d 、第 10d 、第 20d 、第一个月的临床护理量都呈现了逐步减少的趋势,而对照组在治疗后第 5d 、第 10d 、第 20d 、第一个月的分别护理量都远远高于观察组的护理量,统计结果之间差异显著, P<0.05 。 结论 经过给与高压氧治疗实验证明,对脑卒中患者有更好的临床效果,且治疗后机体功能恢复情况显著,所需要的护理工作也是有明显的减少,能够更快的促进病情的康复,应当在临床上有广泛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