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道早期病变(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例)采用消化内镜技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2例,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消化内镜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消化道出血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总时间、不良反应情况、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消化道出血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仅有2例不良反应出现,少于对照组的9例;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2%,高于对照组的68.3%;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早期病变(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例)采用消化内镜技术进行治疗,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缩短治疗时间,大幅度改善生活质量,使治疗总有效率得以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加强临床上对消化道早癌的确诊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和研究在治疗过程中应用消化内镜技术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263例考虑为消化道早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60例患者经过病理活检检查确诊,其中有35例患者治疗方案上选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25例患者在治疗方案上采取传统外科手术,所有确诊的消化道早癌患者并常规进行内窥镜、超声内镜和内镜窄带成像(NBI)内镜检查,比较内镜影像评分对诊断的价值,以及不同的治疗方案患者住院情况对比。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发现,NBI内镜组和常规内镜组相比其在病变形态、胃小凹分型及毛细血管三方面的影像评分均显著占据优势,而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手术组其手术情况和传统手术组相比占据显著优势,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早癌在诊治过程中选取消化内镜技术治疗,其准确性得到显著提高;通过内镜实施黏膜下病灶切除在治疗消化道早癌方案疗效显著,而且创伤比较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简介: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CPP-ACP)源自牛奶,为稳定的钙磷再矿化系统,可用于釉质早期龋的微创治疗。它可以与氟化物联用,产生协同作用,发挥更强的再矿化性能,但也有学者对此协同作用存有疑虑。本文就CPP-ACP的结构、再矿化作用的机制和研究进展、与氟联用的协同作用以及相关争议作一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采用系统护理措施的积极作用。 方法: 选择本院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3 月期间接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100 例,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均有一定护理效果,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 P<0.05 )。 结论: 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采用系统护理措施,能够提升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出血次数,对于改善患者疾病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护理质量管理在消化内镜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于 2019年 3月 10日 -2019年 4月 10日消化内镜感染控制执行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后的 210件内镜器械,将其设为管理组,回顾性分析 2019年 1月 10日 -2019年 2月 10日 210件消化内镜感染控制执行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前的内镜器械,将其分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器械的合格率。结果:经对比后可得知,管理组消化内镜器械检测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通过在消化内镜感染控制中应用护理质量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消化内镜器械的合格率,使器械能够更安全地应用于治疗当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对脾胃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改善作用。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录的80例脾胃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均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对症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研究分析发现①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消化系统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③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脾胃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进行推广与应用。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