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智能温控系统通过PLC技术实现温度的智能管控,该系统已经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传统的温室控制技术的可靠性比较差,很难达到苛刻的控制效果,针对市场上温室温度控制产品的现状,本文提出了智能的温室控制理论,通过编程的温室控制器对温室进行控制,其中主要包含温度控制、遮光控制和通风控制等。温室控制系统特别添加了报警设备,以此实现温室的安全控制。利用对温室控制系统的控制和检测,实现远程的操作。本文着重介绍了温室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和结构原理,对设备之间如何实现通讯畅通进行了研究。通过程序设计和系统功能的完善,PLC系统可以实现高效运行,并且操作简便利于维护。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京郊地区温室大棚农业人员自觉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和促进温室农业人员职业健康相关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依据京郊地区主要温室大棚农业区县生产特色和规模,分层随机抽取从事温室182名温室大棚农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一般情况、职业情况和自觉健康状况调查,统计分析自觉健康状况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京郊温室大棚农业人员自觉健康问题检出率为51.6%(94/182),其中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自觉问题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9.1%(53/182)和21.4%(39/182);温室大棚农业人员自觉健康状况在不同户籍、性别、婚姻状况、工龄、混配或喷洒农药、工作场所饮食抽烟行为等变量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混配或喷洒农药、工作场所饮食吸烟等因素均对温室大棚农业人员自觉健康问题的发生风险产生明显影响(P<0.05);混配或喷洒农药、工作场所饮食吸烟是温室大棚农业人员自觉健康问题发生的危险因素(OR=1.055、2.524,95%CI:0.503~2.210、1.107~5.755);男性是温室大棚农业人员自觉健康问题发生的保护因素(OR=0.447,95%CI:0.234~0.852)。结论从源头上减少农药使用,降低其暴露机会,加强职业健康教育,促进良好卫生习惯养成和提高其防护意识,对于保护京郊温室大棚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低温室颤下全胸腔镜再次二尖瓣手术与正中开胸常规再次二尖瓣手术的围手术期结果,探讨全胸腔镜再次二尖瓣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脏大血管外科由同一术者收治的再次二尖瓣手术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低温室颤下全胸腔镜组(全胸腔镜组)和常规正中开胸组(正中开胸组),收集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及围手术期结果,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1例患者符合标准纳入研究,全胸腔镜组25例,正中开胸组66例。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胸腔镜组在二尖瓣成形率(32.0%对7.6%,P=0.008)、输血率(72.0%对98.5%,P<0.001)、机械通气[(19.0±27.8)h对(43.3±58.3)h,P=0.009]、术后胸腔引流量[(489.6±319.1)ml对(913.6±568.4)ml,P=0.001]、胸腔引流管留置[(2.2±1.9)天对(3.7±2.4)天,P=0.004]、术后住院时间[(8.0±2.7)天对(13.9±12.8)天,P=0.026]等方面具有优势。全胸腔镜组具有更长的体外循环[(180.8±41.7)min对(143.2±39.7)min,P<0.001],术中室颤时间为(100.2±42.5)min。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0%对21.2%,P=0.481)和病死率(4.0%对4.5%,P=1.000)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胸腔镜入路相比正中开胸入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低温室颤相比常规阻断升主动脉,简化了升主动脉处操作的同时可减少心肌损伤。低温室颤下全胸腔镜再次二尖瓣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微创技术。
简介:目的:通过生长调节剂打破温室当归苗的休眠状态,并促进其出苗及生长进程。方法:以当归温室苗为材料,设计3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于移栽时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赤霉素(GA3),胺鲜酯(DA-6)和萘乙酸(NAA)混合溶液浸根,于出苗期监测出苗动态,于生长稳定期测量茎叶形态指标并统计抽薹率,于采挖期测量根部形态指标并统计产量。结果:GA3,DA-6和NAA对温室当归苗的出苗率的影响极显著,影响作用的大小顺序为GA3〉DA-6〉NAA;当归温室苗的出苗率、产量均与GA3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但与DA-6和NAA均不相关。结论:GA3,DA-6和NAA药剂组合能有效打破当归温室苗的休眠状态,并显著促进其出苗及生长进程;筛选出的当归温室苗移栽时浸根的最佳药剂组合为96.00mg·L-1GA3,20.26mg·L-1DA-6,53.12mg·L-1NAA,当归温室苗的出苗率达到83.75%,当归产量达到363.22kg·666.7m-2。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功能检测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早期功能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同一医院进行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80例和健康体检者8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El70和罗氏Cobas.c702检测肝功能指标和甲功五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移酶(GGT)、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I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功五项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促甲状腺激素(TSH)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常伴有肝功能损害,因此肝功能检测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早期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只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卒中患者实施脑功能治疗+认知功能训练对其功能恢复效果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研究以2014年03月至2015年10月间进入我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作对象,并且从中选取52例研究,随机分组26例对照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而治疗组26例则联合实施脑功能治疗+认知功能训练,并且对两组治疗前、后改良Barthel分数、MMSE分数以及Fugl-Meyer分数等进行评定与比较。结果实施不同治疗措施后,对照组26例Barthel分数(55.28±10.56)分,治疗组26例为(71.55±13.96)分,(P<0.05);且两组MMSE分数以及Fugl-Meyer分数对比结果同样有差异,(P<0.05)。结论当脑卒中患者接受治疗时,通过联合实施脑功能治疗+认知功能训练,不仅能改善其生活能力,而且还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以及运动功能等,应用价值突出,可推广。
简介:摘要随着近年来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诊断技术的发展,早期胃癌的诊断率逐年上升。虽然根治性手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如何在追求肿瘤根治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胃的正常解剖和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治疗早期胃癌更需关注的问题。功能保留性胃切除术是在保证根治性淋巴结清扫的前提下,通过减少胃切除范围、保留幽门、保留迷走神经等方式充分保留胃功能,具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优势,对治疗早期胃癌具有巨大潜力。但是,目前尚无功能保留性胃切除术后的功能评价标准,临床上多通过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价,具有较高的主观性。通过内镜、血液学检查等客观手段的评估,虽然能够提示功能重建带来的生活质量获益程度,但是循证医学证据等级有限。因此,本文通过探讨功能保留性胃切除术的评价、术后并发症、术后营养状况、辅助检查等项目在胃功能评价的研究现状,对今后本领域研究方向进行分析与展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聋哑儿童执行功能缺陷与脑功能连接间的关系及特征。方法从特殊教育学校招募28名聋哑儿童和27名人口学指标匹配的正常听力健康儿童作为对照。分别选用磁共振基于体素形态学测量(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方法评估聋哑儿童与听力正常儿童在脑灰质体积之间的差异,采用功能磁共振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的方法分析聋哑儿童与正常听力儿童脑执行功能网络内连接的差异,用执行功能测试工具评价聋哑儿童各执行子功能与听力正常儿童的差异。结果聋哑儿童的脑灰质体积在左侧角回(MNI坐标:-48,-72,45;700 voxels)、右侧顶上回(MNI坐标:20,-62,57;594 voxels)和左侧枕中回(MNI坐标:-32,-87,42;782 voxels)较听力正常儿童减小。聋哑儿童在左侧眶部额中回/左侧额下回(MNI坐标:-24,21,3;54 voxels)功能连接较听力正常儿童减弱。在行为学测试结果中,聋哑儿童在转换功能上较正常儿童存在缺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39,P=0.02)。结论聋哑儿童执行功能存在一定缺陷,其神经机制可能与执行功能相关脑区出现功能连接减弱及脑灰质体积减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