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虚拟仿真教学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实践应用过程及取得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名学生采取常规教学方案,试验组40名学生采取虚拟仿真教学方案。比较理论考试成绩、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对教学的满意情况。结果:试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比对照组分高,P<0.05。试验组学生实践操作考核成绩比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满意评分、对课程方法的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开展虚拟仿真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对课程内容及方法满意程度高,学习积极性高,应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虚拟仿真实验在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采用试验对照方法,选取某医学院校2018级和2019级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共30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2018级147名学生设为试验组,采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方式;2019级161名学生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线下教学方式,通过实验项目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评价教学效果,通过秩和检验和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试验组学生在"有机磷食物中毒应急处置"[(9.03±0.47)分比(8.40±0.59)分,P=0.011]、"洪涝灾害卫生应急演练"实验[(9.31±0.56)分比( 8.44±0.50)分,P =0.001]的操作评价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但在"防护服的穿戴"实验的操作评价成绩低于对照组[(8.79±0.41)分比(9.49±0.51)分,P=0.003]。除交互体验感外,试验组学生对实验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如对实验项目的感兴趣程度95.2%(140/147)比55.3%(89/161)],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虚拟仿真实验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的满意度,在不同实验中的应用效果存在差异,建议根据不同实验的特点采用不同教学方式,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优势互补。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入-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bridge-in,objective,pre-assessment,participatory-learning,post-assessment summary,BOPPPS)结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模拟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0年8月进入我院实习轮转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中随机选取2批5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实施BOPPPS结合虚拟仿真技术教学,对照组实施传统模拟培训,培训后对学生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对教学方式的评价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结果试验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79.32±6.20)分比(66.18±10.43)分],气管插管和技能考核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4.93±0.26)分比(4.39±0.74)分,(14.68±0.55)分比(14.11±0.96)分],技能提高程度、授课内容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8.64±1.25)分比(7.75±1.00)分,(97.79±4.36)分比(89.46±9.75)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BOPPPS结合虚拟仿真技术教学效果良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基于虚拟仿真系统的新型评价体系在机能学实验教学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9至2020学年学生学习数据,对比分析在新型教学评价标准下,使用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对教学目标达成的影响;问卷调查学生对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的评价。采用SPSS 22.0进行卡方检验。结果使用新型评价标准的学生虚拟学习成绩优秀比率为75.49%(308/408),而未使用学生的成绩优秀率仅为32.22%(135/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虚拟仿真项目数为4、11、14,对应的学生虚拟仿真系统成绩优秀率分别是99.19%(246/248)、93.14%(380/408)、84.72%(488/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3.8%(348/371)的学生认为虚拟仿真系统的学习可帮助提高实验成功率,93.26%(346/371)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实验课上分析和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结论基于虚拟仿真系统构建的新型评价体系可促进机能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沉浸式虚拟现实(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IVR)结合高仿真化妆技术在灾难现场紧急医学救援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4至12月,以嘉兴学院医学院接受急诊与灾难医学课程"灾难现场紧急医学救援"(以下简称灾难救援)章节教学的201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个班的9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班级抽签方式分为传统教学组49人和IVR教学组48人。传统教学组采用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方式,IVR教学组采用IVR结合高仿真化妆技术教学方式。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和对IVR教学组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教学效果评价;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3.6%(44/47)的学生认同IVR结合高仿真化妆技术的教学方式对灾难现场有较好的环境体验,83.0%(39/47)的学生认同感官体验良好,83.0%(39/47)的学生认同该教学方式对学习有较好的促进作用。IVR教学组期末考试灾难救援相关试题的成绩高于传统教学组[(9.10±2.36)分比(7.11±1.6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IVR结合高仿真化妆技术能提升学生对灾难救援现场的环境体验和感官体验,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提高了教学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腔闭式引流虚拟仿真系统用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8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学生90名为实验目标。按照不同教学方法分成虚拟仿真组(45名)与传统组(45名)。两组学生均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教学;虚拟仿真组采用虚拟仿真系统;传统组采用传统方法。观察两组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教学效果、教师满意度、学生满意度以及学生对教学过程的认可度。结果:虚拟仿真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教学效果、教师满意度、学生满意度评分均高于传统组;虚拟仿真组认为虚拟仿真系统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加深胸腔闭式引流护理的认识、提高护理能力、锻炼创新思维、拓展知识面占比高于传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教学中,对于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应用虚拟仿真系统,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均明显提高,教师与学生对该教学方法满意度高,教学效果良好,建议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病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实施医学虚拟仿真系统教学的价值。方法 以120名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实施传统的数码显微互动系统进行教学,研究组则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实施传统的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基础上,应用医学虚拟仿真系统教学,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研究组教学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9月龄婴儿屈光状态及其胎婴儿期的影响因素,为屈光异常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监测数据的回顾性研究。根据上海市闵行区妇幼保健院2012年至2019年积累的屈光筛查记录,纳入16 746名9月龄婴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儿保体检记录和问卷调查资料采集9月龄前的影响因素,对屈光状态进行描述。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胎婴儿期因素与各类可能屈光异常的关联。结果:9月龄婴儿球镜度P5~P95为+0.50~+3.00 D,柱镜度P5为-2.50 D。屈光可能偏近视、屈光可能偏远视、可能散光及可能屈光参差的检出率分别为13.46%、11.13%、25.58%和8.29%。在控制性别和遗传因素后,冬季出生、经常看电子产品与较高的屈光可能偏近视发生风险有关(调整OR=1.35、1.55);夏季及秋季出生、早产、9月龄体格百分位数≥P80与较高的屈光可能偏远视发生风险有关(调整OR=1.67、1.62、1.80、1.22);夏季出生、9月龄体格百分位数≥P80、9月龄采用人工喂养与较高的可能散光发生风险有关(调整OR=1.92、1.42、1.19)。每日户外活动时长>0.5 h与较低的各类可能屈光异常发生风险有关(调整OR=0.71~0.80)。结论:9月龄婴儿各种可能屈光问题的检出率为8%~25%,散光比较突出。具有早产、父母屈光异常、较大体格等高危因素的婴幼儿应作为屈光筛查和随访的重点。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结果为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的混合教学模式在呼吸系统人体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2017级和2019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参加机能学实验教学的56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2019级312名学生设为试验组,2017级250名学生设为对照组。对照组参加线下呼吸系统动物实验,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试验组除线下呼吸系统动物实验外,新增呼吸系统人体虚拟仿真实验,采用基于OBE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通过考试成绩和对试验组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评价教学效果,采用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试验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13.6±1.6)分比(12.2±2.5)分,P<0.001]和总成绩[(12.0±0.6)分比(11.5±0.9)分,P<0.001]均高于对照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对基于OBE的人体虚拟仿真实验在提高学习兴趣[(4.1±0.7)分比(3.5±0.5)分]和学习效率[(4.0±0.8)分比(3.7±0.8)分],增加主动参与程度[(4.2±0.7)分比(3.6±0.8)分]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基于OBE混合教学模式的人体虚拟仿真实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呼吸系统实验学习效果、提高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学生认可。
简介:摘要原发于婴儿心脏的恶性肿瘤极为罕见,该文报道1例发生于婴儿心脏的CIC重排肉瘤。患儿女,11个月,因纳差12 d,气短3 d、加重1 d入院。影像学检查示右心室占位、心包积液;手术大部分切除肿瘤。镜下肿瘤细胞呈巢片状分布,由圆形、卵圆形细胞及少量胖梭形细胞构成,胞质透亮或嗜酸性,核形不规则,部分核仁突出,核分裂象易见,伴地图状坏死;免疫组织化学CD99斑块状阳性,Fli1、WT1弥漫阳性;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示CIC断裂重排,EWSR1未见重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