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依据2015年邹平县统计年鉴畜禽和农业用地统计数,根据畜禽粪便排泄系数和粪污含量,估测邹平县各镇办畜禽粪污产生量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邹平县2015年畜禽生产的粪便85.82万t,尿48.27万t,其中有机物18.72万t,总氮0.82万t,总磷0.43万t,钾0.52万t。不同畜禽中,牛的粪便排放量最高,占全县畜禽粪便总排放量的35.24%,其次是禽的粪便占29.65%,生猪粪便占25.89%。单位耕地面积畜禽粪便年负荷量平均为14.03t/hm^2,畜禽粪尿成分中N年负荷量平均为134kg/hm^2,P平均为71kg/hm^2,可为邹平县畜禽养殖合理布局和畜禽粪污的治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简介:为了探索狼发情行为的生理基础,2005年12月至2006年4月,在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对参与繁殖的四只雌性狼采用非损伤性方法收集动物粪便。通过粪样激素抽提,利用化学衍生技术,对抽提样品进行衍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成功实现对狼粪样中的类固醇激素进行分离,结果表明:雌狼发情前雌二醇(E2)的含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进入发情后含量会迅速升高至峰值且发情期间在较高的水平波动,这与多数哺乳动物发情期E2出现峰值的现象基本一致,峰值的出现即是雌狼发情的高潮期的来临。发情期E2浓度显著高于非发情期(p〈0.01),P浓度在整个孕期也显著升高(P〈0.01),四只雌狼均成功与配对的雄狼发生交配现象,并在当繁殖季节成功产仔。
简介:探讨1只野生大熊猫和不同年龄段圈养大熊猫粪便菌群的多样性和相似性,并鉴定野生大熊猫圈养之后,其粪便中的优势菌群。对来自3个年龄段9只(3只亚成体、3只成年体、3只老年体)圈养大熊猫及1只野生大熊猫圈养前、后的11份粪便细菌的DNA进行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并利用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优势菌条带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该只野生大熊猫粪便菌群多样性比圈养大熊猫丰富;圈养大熊猫粪便菌群多样性:成年体〉亚成体〉老年体;16srRNA和DERIC-PCR指纹图谱优势条带鉴定的优势菌结果有差异性。结果表明:大熊猫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易受生长环境、年龄因素的影响;其次,不同年龄段的圈养大熊猫,其肠道菌群的相似性与年龄因素不相关;利用ERIC-PCR指纹图谱优势条带鉴定优势菌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